孙云晓:弑亲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是亲职教育缺失

3月19日江苏省建湖县公安局发布通报称,因不服母亲杨某的管教,13岁男孩邵某于18日上午8时许将杨某杀害。这是近半年来发生的第三起少年弑亲事件。

弑亲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业界对亲职教育的反思。实际上,司法界也在探索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发现,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有不少观点认为要开展强制性亲职教育。

那么,我国的亲职教育处于什么阶段,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让亲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健康家庭的养成?新京报为此专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

亲职教育缺失可能是弑亲主因


新京报: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尤其是弑亲事件较多。你认为这与亲职教育开展不多有多大关联性?

孙云晓:弑亲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可能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而不能简单地将弑亲行为归结到社会有问题或学校有问题。

在一个亲子关系很好的家庭里,没有一个孩子会做出弑亲行为。也就是说,因为亲职教育严重失败,出现了亲子矛盾难以调和,比如父母对子女过度冷漠或过度控制,才会发生这样的极端惨案。

新京报:亲职教育指的是如何做好父亲、母亲,但在现实中,存在一些孩子由祖辈抚养的现象,比如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我们能否理解为这也是一种亲职教育的有益补充?

孙云晓:社会对亲职教育的认识有些混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前两年做了一个这方面的调研,就是家庭教育中的祖辈参与研究。调研发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以父母为主,然后祖辈适当的参与。这样的模式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最有利的。在我国城市中,70%以上的儿童都存在祖辈参与的现象。

但如果倒过来,即父母基本不管,或很少管,以祖辈管为主,这就容易出现问题。父母的责任,其实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而且,祖辈带孙辈也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比方说祖辈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不了解,在与孩子沟通中经常存在困难,就会出现溺爱、放纵现象。

调研也发现,完全靠祖辈带好孩子成功的比例并不高。所以说这也是导致教育孩子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普遍,尤其是在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省份。

有一个数据,在全国的留守儿童调查中发现,在留守儿童中存在36万孩童是无人监护的。这部分留守儿童就特别容易出问题。

新京报:有一种观点,说这些人是定时炸弹。你怎么看?

孙云晓:不能把留守儿童刻板地视为问题儿童,多数留守儿童的发展是健康的,但有些留守儿童确实存在隐患。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就可能会缺乏安全感、幸福感,人格上会存在一定缺陷,存在某些发展的危险性,因为童年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很多人的性格问题,心理问题,实际上都与他(她)的童年经历有着很大关系。当然,不是每一个留守儿童都会成为“定时炸弹”,甚至可以说多数不会。因为他多多少少也能受到各种各样的照顾和教育,而且自身还有强大的生命力。

“只生不养近乎一种犯罪”


新京报:司法界一直在呼吁建立“强制性亲职教育”。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悦群再次提出了这个观点。您对此如何看,应该如何建立这个“强制性亲职教育”?

孙云晓:在一个文明社会、法治社会,强制父母履行好监护责任,这是必要的,也是正常的。如果只生不养,我认为就是严重的失职,如果说尖锐一点,这就近乎犯罪行为。因为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一个孩子没有成年人的陪伴和教育,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

这一点已经是全世界的共识。而且有法律保障,联合国有《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些法律法规都要求父母必须履行抚养孩子的责任。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要求尤其严格。

新京报:尽管有相关法律规定,但怎么“落地”呢?

孙云晓:其实有很多方法的。比方说在欧洲一些国家,如果父母打孩子,或者忽视孩子,邻居就可以举报。相关组织一旦查实之后,就会剥夺这些父母的监护权。同时也会有制度性的监护措施跟进,比如有的国家会招募有爱心的家庭来领养有这样遭遇的孩子。也就是说由法院来指定,为孩子选择一个有能力和责任心的监护人。同时,也会有一些补贴费用,还有大概15个家庭之上有一个专员进行巡回检查,目的就是要知道新的监护人到底是不是负责的“父母”。

与此同时,对那些被剥夺监护权的父母也会组织他们学习,让他们进行反省。如果表现好,也可以再申请恢复监护权。

中国亲职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新京报:作为一个从德国引进的“舶来品”,你认为国内亲职教育目前处于一个什么阶段,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孙云晓:在我国,亲职教育是越来越受重视的,但仍属于起步阶段。

亲职教育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很多父母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根据教育部2018年8月发布的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数分别是1361.51万、1835.74万和1389.74万人。在这些家庭里,有不少父母是尽心尽力教育孩子的,但也有很多父母存在亲职教育缺失问题。许多城市父母也同样存在失职问题,例如离婚后不管孩子的现象比比皆是。

同时,即便在有条件开展亲职教育的家庭,也存在认识误区。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种培训班对亲职教育产生了一种误导,让忙于打拼的父母会简单把亲职教育(家庭教育)等同于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班,培训班。而许多课外班本身就是泥沙俱下,既加重了孩子的学业负担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亲职教育不该异化成知识教育”

新京报:有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在亲职教育方面的意识在不断提升。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即显示,有76.4%的家长认为自己需要接受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因此,有观点称,亲职教育是一个背靠了万亿元的大市场,因此不少资本集团都介入了亲职教育,比如新东方、腾讯等。你对此如何看?你认为政府、社会资本在其间各自应该如何扮好自己的角色?

孙云晓:现在国家对家庭教育是空前的重视。过去主要是妇联系统在牵头组织相关的亲职教育活动。现在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教育部也在开始启动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比如,最近正在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为什么要编写这么一本手册呢?因为家庭教育指导其实也是门专业,需要科学性和专业化的指导。

一些大学、研究机构也在组织各种课题研究和相关研讨、培训活动。亲职教育也在走向一个比较科学、规范化的新阶段,依托学校、社区在积极推进之中。关于亲职教育的各种产品,如书籍、网络产品、音频产品,也正在多起来。

在家庭教育迅速发展的现实之下,政府就要扮演好“裁判”的角色。不能让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培训机构误导了亲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一些培训机构就是抓住家长的望子成龙心理,输在起跑线的焦虑,只以赚钱为目的,比如各种各样功利化的培训班,现在是充斥社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让社会混淆亲职教育认知。

因为各种急功近利的培训班的存在,会让许多父母以为把孩子送去培训班就行了。但孩子最需要的,是一种家庭的正常生活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不是“课外班”。家庭教育的本质,它是一种生活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当下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亲职教育被异化为一种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这看上去好像管用,但是一个没有正常生活,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孩子,他是难以健康成长的。

所以,我们需要回归正道,需要认真考虑——什么是亲职教育(家庭教育),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最有利于孩子成长。而政府应该履行教育的主导责任,需要从中(社会与家庭)进行引领和规范。

最好的亲职教育是父母联盟


新京报:从德、美、日等国家的情况来看,您认为国内要办好亲职教育,可从中借鉴哪些经验教训?

孙云晓:我对外国的家庭教育研究不多,但在跟一些专家交流中发现,国外有一些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日本规定母亲有一个抚养期,用各种政策支持母亲把孩子带到12岁后,她可以接着继续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其相应的资格。

在瑞典有《父亲法》,规定父亲有权利享受带孩子的假期,这就是鼓励父亲也多陪陪孩子。

为什么要提父亲对孩子的陪伴呢?因为在我国,60%以上的家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父教缺失问题。实际上,父教缺失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好的,因为给孩子的爱必须是父母双方给予。

按照哈佛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人生下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亲密性,一个是独立性。母亲的优势是培养孩子的亲密性,比如温柔、善良、细心,父亲的优势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比如顽强、勇敢、负责任、有担当。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联盟。因为一个人既要有温柔、善良的一面,同时也要顽强、有担当。

研究发现,父教缺失往往会让一个孩子变得软弱,或者蛮横。有父亲陪伴的孩子,社会适应能力会更强一些,人格相对会更健康,甚至学业也会更好一些。

注: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著有《好好做父亲》《男孩危机》《习惯养成有方法》等书籍。

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校对 何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