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传奇--1931年燕京大学论文中的唐山陶瓷(原创)

工业传奇--1931年燕京大学论文中的唐山陶瓷(原创)黄志强

燕京大学成立于1919年,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美国传教士、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是该校首任校长。

null

司徒雷登(左二) 与燕京大学的同事(资料图片)

null

吴雷川(资料图片)

清末翰林、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吴雷川是该校首位华人校长。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英国教育家林迈可、中国社会学家雷洁琼等都曾执教于燕京大学。现在的北京大学主校园“燕园”就是昔日燕京大学的校址。

燕京大学经济学系在近代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系主任戴乐仁(J.B.Tayler)教授,英国传教士,1901年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获化学硕士学位,是燕京大学经济学系的奠基人。

戴乐仁教授主张燕京大学应当为中国建设培养人才。在燕京大学三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经济学系培养出了费景汉、熊正文、滕茂桐等众多著名学者。该系师生编辑出版的关于中国经济研究方面的论著,非常具有代表性。时至今日,其历史影响依然深远。

null

《河北省之陶业》单行本 (黄志强藏品)

笔者珍藏有一本民国二十年十一月(1931年11月)燕京大学经济学系出版的《河北省之陶业》论文单行本。封面上印有“燕京大学经济学系中国经济研究丛刊第一种,河北省之陶业,吴雷川题”的字样,未页印有“燕京大学经济学系中国经济研究丛刊第一号,河北省之陶业,中华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出版,每册定价大洋一角,编辑者燕京大学经济学系,发行者燕京大学经济学系”的字样。

null

书的封面和内页有“宁夏师范学院图书馆藏书”的印记。

在经济学系陈其田教授撰写的序言了解到《河北省之陶业》是戴乐仁教授根据该系毕业生李善陈搜集的材料,研究整理撰写的论文,并在《中国社会政治评论季报》发表,原稿为英文。其中文译稿为经济学系侯树彤教授所译,发表在1931年6月15日实业部出版的《工商半月刊》上,文章题目为《调查河北省之陶业》。因为此文没有作者“燕京大学经济学系”的署名,同年11月续印了若干册单行本,作为燕京大学经济学系中国经济研究丛刊的第一种、第一号论文。

《河北省之陶业》论文共分导言,彭城旧式陶业之情状,唐山陶业之近代化,结论等四个部分。作者详细论述了彭城、唐山两地陶瓷工业发展状况,并对唐山陶瓷工业化的发展成就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论文首先在“导言”中列举了江西、广东、福建、江苏、东三省、河北、湖南及其他各省的陶器(陶瓷)产额(产值)比较表。据此表,作者有以下的论述:“观上表,可知河北省陶器产额不及他省甚远,此不但数量为然,即品质亦视他省陋劣。若就河北一省言,制造粗陶器地方虽所在多有,然语其大者,陶业中心点实不外两地:一为彭城,占全省出品百分之六十;一为唐山,占全省出品百分之四十。一则纯旧,一则崭新,恰成为有趣之对此。彭城位于平汉铁路西数英里地方,居本省极西南部,毗近河南,属磁县。前当隋时(西历纪元前五八七—六一七年)制磁工业即发现于此地。下逮有宋,尤为著名。”

“唐山居河北省东北部,北宁铁路经过其地,近年始见繁盛。明时朝鲜人即有从事陶业于此地者。惟销路狭窄,只限当地一隅。直待铁路经过唐山后,市场逐渐扩大,近自启新洋灰公司制磁部开办以来,当地陶业颇受新法影响,情形为之一变。”

由此可见,彭城、唐山是当时河北省的两大制瓷中心。彭城属磁州窑,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古代的磁州窑陶瓷以粗犷、豪放、潇洒的艺术风格而独树一帜,创造了宋、金、元时期中国民窑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到了近代,彭城的陶瓷生产以日用粗瓷为主,由于工艺陈旧,产品粗俗不堪,失去了磁州窑以往的风采。

唐山陶瓷生产始于明代,缸窑是唐山陶瓷的发祥地,以生产大缸等粗瓷产品为主,从业者多为山西及山东移民。论文导言中,关于唐山“明时朝鲜人即有从事陶业于此地者”之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到了近代,唐山陶瓷在开滦煤矿,启新水泥,铁路运输的带动下,发展迅速。特别是启新洋灰公司制磁部(厂名:启新磁厂,唐山陶瓷厂的前身)引进德国陶瓷机械设备、注浆贴花工艺,实现了陶瓷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之后,唐山其他陶瓷企业纷纷仿效,使唐山陶瓷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

在“彭城旧式陶业之情状”的论述中,作者对彭城、唐山两地传统陶瓷工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彭城与唐山两地旧式陶业之情状,每多相同。举例言之,如两地陶业之原料,皆取于附近地带。而两地陶器之制法,亦皆由经验中得来,非具有科学上研究者,即此种旧式工业特点之一也。”

“彭城唐山旧式陶业之第二特点,为此种窑业与当地农业及居民经济生活时间上之配合,唐山陶业昔日原为农民副业,当农作暇日,每年冬季每窑烧磁两次,余时则概置而不用。”

“彭城唐山旧式工业之第三特点:为两地磁器产类虽多,而各窑店营业规模则甚为狭小。经营窑业者,其组织之大小,多随窑之大小为转移。”

论文中,作者还对彭城的“制磁程序、窑厂之职工、工资制度、劳资关系及罢工、贩卖及销路、金融状况、成本与货价、新近改良各事”进行了详细论述。

此外,作者还论述了唐山陶瓷工业化发展对彭城传统陶瓷工业的影响:“最近河北省立工业试验所及唐山启新洋灰公司,俱用新法制磁。予彭城陶业不少维新影响,如“印花”一法,既于前年一九二九年仿行矣。”

“印花”一法即陶瓷贴花工艺,启新洋灰公司制磁部(启新磁厂)使用德国进口的花纸及贴花工艺,生产出了中国最早的贴花瓷器。1991年编印的《唐山陶瓷厂厂志》中记载:“贴花装饰于30年代初由汉斯•昆德(德国人,启新磁厂经理)从德国引进,以后在唐山各瓷厂推广应用”。

《河北省之陶业》关于“印花”一法的论述,证明20世纪20年代启新磁厂已经开始使用陶瓷贴花工艺,1929年彭城开始仿效使用。这一论述改写了《唐山陶瓷厂厂志》记载的启新磁厂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使用贴花工艺的历史。

null

作者在“唐山陶业之近代化”部分,对启新洋灰公司制磁部(启新磁厂)陶瓷工业化生产的成就,以及工业化对唐山传统陶瓷工业的影响进行详细的论述:

“唐山陶业位于唐山市三英里地方,距今三十年前,窑数不过二三十座。尔后年有增加。今则窑数不下百座,有窑店四十家经营之。近年兵匪为灾,彭城陶业大受不良影响,而唐山陶业则仍有长足之发展。自铁路通行以来,唐山瓷器市场日形扩大,大量出品,年销售于东三省,北且远及哈尔滨焉。其在他处,则经过张家口,销路运及西北各地,沿津浦铁路南抵德州,沿平汉铁路直逮保定云。”

null

启新洋灰公司总技师、启新磁厂经理、德国人——汉斯·昆德(资料图片)

“盖近自启新洋灰公司制磁部开办以来,一般旧窑店对于新机器之购用,新方法之仿行,皆以次第实行矣。启新附设之制磁部,为一完全新式瓷业,居一德人(汉斯·昆德)领导之下。所用碾土磨光各种机器,全属最新式者。轮盘则以电力推动之。窑之建造、设计亦最新颖,非但节省燃料(有时节省至百分之五十之多),且等是一窑,烧窑之次数,亦速而且多。所用原料,有一部分采自国外,与本地原料搅合,以制造较细之瓷器。产品种类新颖,凡洋式厨房饭桌各项用具及卫生用品、电力用品悉在制造之列。”

null

启新磁厂烧成车间 (资料图片)

null

20世纪30年代唐山启新磁厂出品总目 (黄志强藏品)

null

唐山启新磁厂出品总目中的卫生陶瓷图片 (黄志强藏品)

null

启新磁厂卫生陶瓷出窑的情景 (资料图片)

null

启新磁厂产品陈列室 (资料图片)

“唐山共有窑店四十家,内五六家已设置新式机器,担任数部分工作。合泥之磙子,以机器代之。此类机器共有两种:一种以十马力油机推动之;一种以十二马力推动之。凡用此种机器合泥者,其原料(黏土)可无庸过筛。以自动机推动之轮盘,亦有安设者,其推动机为二马力。据调查同一之工作,因使用机器之故,其生产费较之用人工者,约低贱一半。”

“以石膏作模型,有数种器皿之制造需用之,是为唐山陶业第三种技术之改良。”

唐山陶瓷工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促进了企业在工人工作生活环境,企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改善,使产品销售、资金运转等方面都得以良性发展。

对此,论文作者有这样的论述:“唐山自采用机器后,劳工生活因亦改进。盖前此之时,唐山瓷业工人无论工作、休息、饮食、住宿,悉居一室。其生活状况,较之彭城殆尤龌龊。今则情形改良甚多,居室之空气阳光,皆视前为考究。地板用洋灰制成,对于室内温度,亦加以相当之调和。凡各种工作,皆有特设之房屋备用。”

“唐山今有窑店一,关于工人之组织及管理,其原则与寻常迥不相同。如彭城各窑店,如唐山各旧式窑店,有所谓‘轮工’, 隶于‘轮工’ 各工人,地位较为独立,颇不易于控驭。今此窑店尽革此种旧习,只雇用工头一人,使当管理督率工人及学徒之任。店主自任经理,亲自经济买卖各事,对外并为一店代表。”

“薪资而外,店主为各工人及学徒备办伙食。此种工资非但较彭城一般工人所得为优厚,实则视唐山其他各窑亦称独丰。推究其故,自经济立场观之,只可归功于劳工之组织及管理功效特著耳。”

“唐山各窑店金融上类能独立,无待外方援助。夷考其故,此或为已往营业,经过长期繁盛时代之结果。此诚幸事。盖唐山一地,寻常利率,即须高至年利三分也。今唐山窑店非但不似彭城窑店时向贩瓷客商告贷,且时时赊货与天津、关东各地客商接济之。关东客商多为粮商,来唐山时,将粮食来。临去则复运瓷货而归。通常赊欠期限为三月或六月,由唐山商店戓粮商行会担保。天津客商多出天津各银行支票付款,票为见票迟期三日付款之票,率由窑主讬唐山瓷商持往天津代为兑款。盖以此辈瓷商时常住来天津也。”

始建于1914年的启新磁厂,率先实现了我国手工作坊式陶瓷生产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变。生产出中国第一件卫生瓷、第一块彩色陶瓷铺地砖和釉面砖,以及各种新型日用陶瓷、工业陶瓷制品;注册了中国最早的陶瓷商标。从而带动了唐山陶瓷的工业化生产的大发展。

论文作者关于“唐山陶业之近代化”的论述,为笔者提出的“唐山是中国陶瓷工业化的发祥地”这一论断,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论文在“结论”中,对中国陶瓷进行工业化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虽然,此种大规模改革计划,只可徐徐图其实现。惟今之计,应先著眼于磨碎、碾细各机器之裝置,电推盘输之裝置,新式省煤窑洞之建造,及其他种种新法,如石膏模型等类技术之仿行。至若用科学方法以配合原料及关于运输上一切改良事宜,则可据此徐徐图之。”“按吾人所以对河北省陶业为简单之讨论者,实欲藉此唤起一般人之注意,使知中国最著名之工业有亟待改良之必要”。

上述建议,作者预见了唐山陶瓷工业化发展成就所起到的示范作用。笔者收藏的当年在中国最有影响的上海英文报纸《字林报》1937年出版的行名簿上,启新磁厂刊登的英文简介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启新磁厂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卫生洁具、铺地瓷砖、工业电瓷制造商,在天津、北平、上海、青岛、烟台等地设有销售处。销售经理赫伯特、舒尔茨为外籍雇员。启新磁厂,是字林报行名簿上出现的唯一的一家中国陶瓷企业。

到了20世纪60年代,唐山陶瓷工业进一步得到发展。1960年6月,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参观团在唐山进行了为期10的参观学习。1963年11月,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局再次组织陶瓷工业参观学习代表团,先后到唐山陶瓷公司所属裕丰瓷厂、德顺隆陶瓷厂参观学习。唐山作为中国陶瓷工业化的发祥地,后来者居上,曾让千年瓷都景德镇为之折服。

在结论中,关于“中国素以出产美术品著称,今后瓷业之改良,应致力于美术品之制造。盖是等出品,无论于国内或海外,皆不难推广其销路也。”的论述,是作者提出的论点之一。这种论点,对当代唐山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由燕京大学吴雷川校长亲笔题写书名的《河北省之陶业》单行本,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关于唐山陶瓷工业化发展研究的珍贵历史文献。它是燕京大学经济学系师生在河北陶瓷工业发展研究方面,留下的一份内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地加以研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