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人的不是保险,骗人的,是一些被利欲熏心的人。

案例回顾

A的母亲今年53周岁,她接到了熟悉的保险业务员的电话,称保险公司组织给客户免费体检,机会非常难得,A的母亲故而前去。

一到了现场,就播放了某年金险(年交1万,缴10年,等投保人80岁之后才可取出存入的10万元及利息。)的宣传视频,并强调了保险的重要性。

会上有一位老师在现场进行了演算,称该款产品利率比银行高,高达4%+,并且提出现场购买可以抽奖得到各种钱币的纪念套装。

A的母亲听到存十年比在银行利率高,与保险业务员反复确认过,十年后就可以连本带利一起取出。

A的母亲在会场直接刷卡,签了一个单页纸,没有看到保险内容,但真的收了一套纪念币。

半个月过去后,保险代理人开始向家里要银行卡、身份证的复印件。

A的母亲开始犹豫了,代理人告知她退保的损失,权衡之下就把资料给了代理人。

最后,因为买了这个年金险,全家都走上了维权之路,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吗?

骗人的不是保险,骗人的,是一些被利欲熏心的人。

案例解析

保险业务员从最开始用体检引导老人去保险产品推荐会,就属于不善的欺骗。

在上述案例中,投保人与保险业务员反复确认是否能够在10年后取出自己的本金与利息,保险业务员并没有纠正投保人对该项保险认识的明显错误,其实投保人所购买的年金险要在投保人80周岁之后才能取出,今年A的母亲才53周岁,也就是说她还要再等上27年。

A的母亲是在单页纸上签了字,并没有在保险合同上签字,我们可以这么设想,或许那张单页纸就是保险合同上需要签字的一张纸,A的母亲本人并没有看到保险合同,这算不算哄骗签单呢?

在整个过程中,保险代理人都没有和投保人详细地解说过保险合同,没有告知投保人保险存在犹豫期,甚至在返本金及利息的年限上还撒了谎。

总结

综上,在这个案例中,保险业务员的行为属于误导销售,在协商过后,若是没有得到相应的赔偿,以下四种方法可以帮助你解决:①到对方公司直接处理;②到当地保监局处理;③让媒体出面;④法律途径。

其实,在这个案例中,A的母亲对保险知识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以至于在过程中遇到一些明显的错误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学习好保险知识,对防范小人还是很有用的!

但大家也放心,并不是所有的保险代理人都是这样子,大多数的代理人还是很贴心、很专业的,他们会设身处地为投保人着想,根据消费者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保险方案。

骗人的不是保险,骗人的,是一些被利欲熏心的人。



与保险有关的问题,汇全保很乐意为您解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