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要养蚕学科学,并不科学

每年,一到三、四月份,杭州一群小学生又要开始养蚕了。这其中有乐趣,也有烦恼,对家长来说,找桑叶的经历

每年,一到三、四月份,杭州一群小学生又要开始养蚕了。这其中有乐趣,也有烦恼,对家长来说,找桑叶的经历也是一言难尽……有家长爆料称:盒马鲜生上看到一款预售产品——新鲜桑叶,20克售价9.9元,一斤桑叶卖250元……(3月27日《都市快报》)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没有学校老师的要求,估计也不会有家长主动为孩子抓蝌蚪,让他们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因为按照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的专家的说法,现在蝌蚪既不好抓,抓来的其实很多是蟾蜍(癞蛤蟆),而且也很难养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抓蝌蚪来做科学观察,既不符合科学规律,也很是折腾家长。

无独有偶,每年春暖花开,杭州两万多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都会被一个叫“蚕宝宝”的小动物抓狂,因为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有一项规定动作就是要孩子们养蚕,观察蚕的一生。这项作业对家长的难度就是要在全城搜索蚕宝宝的口粮“桑叶”。2016年年5月14日《钱江晚报》就以“杭州2万多家长忙着找桑叶”为切入点,对“学校让孩子来养蚕,写观察日记,实际上是给家长制造大麻烦”这件事进行了深度报道。报道认为,除了到处找桑叶,甚至连桑树的嫩叶都被摧残了之外,照顾蚕宝宝的任务,也几乎是落在了家长肩上,任务艰巨,所以家长们普遍认为,让孩子通过养蚕培养能力,实际并没太大效果,也没有这个必要。

科学课规定要孩子们养蚕、观察蚕的一生,其本意是要孩子们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培养爱护生命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体物观察的学习能力,确实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的教学中,最需要的就是能够脱离书本,引领孩子进入到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但是,要孩子们养蚕,不等于说要每一个孩子都养蚕,一是很多家庭没有养蚕的条件,比如找不到桑叶,为一把桑叶跑遍全城或者到处网上搜寻哪里有桑叶,对于家长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干扰。有些成年女性对于蚕宝宝的样子有恐惧心理,如果孩子在家里养蚕,也很不合适。二是每个孩子都养蚕也没有这个必要。学校完全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在学校里轮流养蚕,既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这个过程,也不会造成桑叶资源的紧张,也可以避免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养蚕而被弄得筋疲力尽,甚至于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养蚕或者养蝌蚪,看似小事情,却暴露出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的“惰性思维”,将学习任务简单化,不假思索,统统一股脑推给孩子,实际上也就是推给家长,造成家长有苦不敢说,不利于和谐家校关系的形成。减负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2016年1月公布的《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已经明确指出:“学校要加强作业管理,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尤其是课外作业时,千万要长个心眼,仔细分析一下,这个作业是否真的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是否真的是科学合理的。少让家长为了一个孩子的作业奔波劳累,少给家长安排一些本来不必要的任务,就是很人性化的减负措施。

文/朱小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