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世界 | 国民党的格局,成也抗日,败也抗日

导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国民政府面对着多少内部纠结? 日本入侵对于中华民族视野的打开与

导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国民政府面对着多少内部纠结?

日本入侵对于中华民族视野的打开与压制,国民政府又面对着多少外部困惑?

节选自《枢纽》第六章“进行中的第四轮历史大循环:现代平民社会”第三节“民族主义的外与内”。

null

排满主义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个口号简洁明了,可以构建起清晰的身份认同和动员机制,易于动员起革命。对应地,较为激进的革命派对于革命后国家的想象,就是以内地十八行省(也有说二十二行省者)为基础的,武昌革命军所用的旗帜也是“十八星旗”,以象征内地十八行省。

null

▲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开端

武昌革命军的首义成功有着很大的偶然性,仅凭其军事实力并不足以对大清构成实质威胁;在袁世凯重掌朝枢之后,北洋军队很快对革命军形成巨大压力,汉阳遂失守。

武昌革命军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通过其奋起,激起了所有对清廷立宪改革已经绝望之人的反抗之心,各地起义一时风起云涌,其中很重要的一波是长三角的立宪派所建立的江浙联军。近乎在汉阳失守的同时,江浙联军攻克了南京,革命的重心就此转到了立宪派实力雄厚的江浙地区。

null

立宪派更倾向于杨度式的政治国族主义,故而革命的整体基调不再是激进的“驱除鞑虏”,而开始转向“五族共和”。于是,江浙联军所采用的旗帜“五色旗”被南京临时参议院选定为中华民国国旗。

null

▲ 五色旗: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

作为激进革命派的孙中山也认识到了立宪派对于革命形势的主导,于是接受了五族共和的主张,并在1912年元旦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强调: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岐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中华民族的理念遂从以中原汉地为基础的汉民族主义转为以大清疆域为基础的中华民族主义,看起来是杨度的理念战胜了章太炎。

null

但是困境也随之浮现。中华民族主义应该是超越于汉满蒙回藏、统合多元要素的理念,由于不再有君主作为超越于多元之上的统合性象征,因此需要一种足够好的理念建构,才能吸收现实当中的多元身份标识。但这样一种理念建构并未实现。北洋时期继承了清末以来的地方分裂倾向,军阀割据当中根本无人有兴趣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国民党改组之后,意在通过统一的政党组织作为领导,来建设统一的国家,这就必须有清晰的理论表达以便作为政党的意识形态指导。

null

▲ 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演讲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之后花了半年时间做了十几场演讲,系统表达了其三民主义理念。

中山先生谈到了他对于民族的认知,认为民族的来源有五大基础,分别是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就中国的民族说,总数是四万万人,当中参杂的不过是几百万蒙古人,百多万满洲人,几百万西藏人,百几十万回教之突厥人。外来的总数不过一千万人。所以就大多数说,四万万中国人,可以说完全是汉人。同一血统、同一言语文字、同一宗教、同一风俗习惯,完全是一个民族”。

这样一种表述,是在中华民族主义的名义下,采纳了汉族中心主义的立场。杨度在表面上战胜了章太炎,但章太炎暗度陈仓,又在实际中塑造了民族叙事。

null

抗日战争对国民政府的民族视野带来一个巨大变化。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国民政府的核心活动区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沿海,政府中的主要人物也多来自这个地区,边疆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存在。

null

▲ 九一八事变

虽然自1927年国民政府就开始酝酿西北建设,但1931年之后才开始进入具体的实施操作阶段。

1932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为西京,并在嗣后的若干年中修建了相当数量的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建设。

到了1935年后,随着中央军尾随长征红军而进,川滇黔也纳入国民政府治下,西南遂与西北并重,蒋介石与龙云谈话时曾提到:“对倭应以长江以南与平汉线以西地区为主要阵线,而以川黔陕三省为核心,甘滇为后方。”

但这些工作更多是出于对日战争的军事地理考虑,对西南与西北的建设仍是一种工具性的安排,并未引发对于民族问题的认真反思。

null

▲ 国民政府从南京迁都重庆

抗战迫使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西南与西北成为国民政府的统治重心。此时,边疆与少数民族对于国民政府开始成为具象的存在,“五族共和”的口号由此才开始走出抽象状态。此间一个最具象征性的事件是成吉思汗陵西迁。

null

日本在内蒙古策动德王成立了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之后,兵锋直逼包头,离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陵(衣冠冢)仅有咫尺之遥了。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族的至高精神象征,日本意图将成陵迁到自己的控制区,以便更有效地控制蒙古族地区。

null

▲ 成吉思汗陵

护陵的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盟长兼成陵主祭沙克都尔札布(沙王)遂在1939年初前往重庆,向国民政府提出将成陵西迁至安全地区的申请。国民政府极为重视,不仅细致安排了迁陵路线,还安排了沿线的军政长官迎送致祭,妥善保护。

1939年6月开始迁陵,沿路每到一个城市,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大典,国民党陕西省党部还印发了纪念册《中华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称“其雄才大略可为我中华民族生辉,秦皇汉武唐太宗之后一人而已”。

国民政府和护送迁陵的蒙古族同胞都将元代远征日本之事与当下的抗日战争联系起来,将成吉思汗塑造成对日作战的先驱。护送的蒙古族同胞对于沿途汉族地区的盛大祭祀大为感动,发誓要拥护中央,抗战到底,复兴中华民族;途径黄帝陵时,又主动提出“黄帝为我蒙汉共同之始祖,今日机缘巧合,拟往拜谒”。

到7月1日成陵停于甘肃兴隆山,蒋介石亲赴兴隆山举行大祭。祭词起首便言道:“致祭于我元太祖成吉思汗之灵。”

null

在嗣后直到1949年成陵停于兴隆山期间,每年国民政府都会派人前去祭祀,而且每次都是先用政府所定祭礼祭祀一番,再用蒙古传统祭礼祭祀一番。如此,则既将成吉思汗定位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又承认了其蒙古族身份,中华民族与内部族群的二阶结构,在这样一种祭祀安排当中获得了表达。

null

▲ 成吉思汗

国民政府超越汉族之上的国族视野打开了,其政治实践对于后世也有重要启发。

此一国族视野进一步打开了一个超越于中原的内亚视角,它需要有一个更大的对于欧亚大陆秩序乃至世界秩序的想象力,其打开的视野才能转化为一种匹配得上中国的体量格局的秩序安排,形成对于东南海洋秩序与西北大陆秩序的整合性秩序。

想象得是否靠谱是另一个问题,首先是想象的格局不能自我设限。但是,国民政府对民族主义(即便是中华民族主义)的坚持,让它难以获得足够大的格局。在日本的压力下,国民政府被动地打开了内亚视角;但日本的压力也让国民政府丧失了更广大的世界性视野。这样一种矛盾性的后果,构成了国民政府整合国家方面的一个隐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