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红军墓

null

□梁洪峰   

  这是一部尘封的历史,这是一段流逝的记忆,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共和国开国将军生前的嘱托。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30年代。1934年11月中旬,贺龙、肖克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为调动湘鄂两省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敌人到湘西,以策应中央红军长征,指挥我红二、六军团主力向沅水流域发动进攻。这一战略进攻,史称“红二、六军团东征”。1934年12月初,红军在取得浯溪河大战后,相机占领陬市、河洑和桃源县城,12月17日开始包围常德。守城敌军为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十四旅和本地保安团。两天后,一个寒冷的晚上,时任红二军团第六师政委的廖汉生将军从部队里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一个加强排,对常德西门进行试探性进攻。突击排几十名红军战士乘着夜色从龙港巷方向进攻到大西门城墙下,激战到半夜,勇士们全部牺牲。几十个鲜活的年轻生命永远倒在护城河边,连遗体也没能抢回。12月中旬,蒋介石被迫调动原本追剿和堵截中央红军的十余个师,回援常德。由于吸引敌人,策应中央红军的目的已经按预期完成,根据中央军委指示,12月20日,红二、六军团主力主动撤离常德外围,开始了新的征程。廖汉生将军也随部队离开,而几十个年轻的红军战士却永远长眠在常德的土地上。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2005年清明节前夕,原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的秘书冯卫国因要回湖南桃源老家探亲,临行前,去看望了重病住院的老将军廖汉生。廖老紧紧拉着冯卫国的手,深情地回忆起几十年前发生在常德城下的那场战斗,几十个牺牲战士的身影在他心中永远挥之不去,这是将军魂牵梦绕的思念。他嘱托冯卫国回常德后寻找红军墓,找到后祭奠烈士,顺便拍几张照片回来,了却他几十年的心愿。面对将军的重托,冯卫国欣然接受了任务。

    又是一年沅江绿,这年清明节后的一个上午,冯卫国不知从哪个渠道得到消息,这些红军烈士的遗骸辗转反复,最终被安葬在德山山麓。这天,他和常德市委原副书记、老中共地下党员张让伯带领我们3个晚辈去德山寻找红军墓。春天的德山,花红草绿,蜂鸣蝶舞,满目青翠。我们沿着孤峰塔前的林荫小道拾级而上,不一会就到达了山顶。从山上往下走没有路,我们只好搀扶着两位老人,开始了艰难的寻找。清明节刚过,山上满是遗落的纸钱、蜡烛、招魂幡。一些晚到的祭奠者未烧尽的香烛还散发出阵阵刺鼻的香味,让后人不忘对逝者的追思。我们从山顶转到山腰,再到山脚,一座坟,一座墓,仔细辨认。山野间灌木丛中的荆棘,挡住了小道,划破了我们的手脚。大家却浑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尽快找到红军墓。太阳慢慢地移动,不知不觉已到晌午。虽然还是春季,树荫下凉风习习,但汗水早已浸湿了我们的衣服。山上大大小小的墓地,我们仔仔细细地搜索了一遍,除了有几十座散葬的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的墓地外,没有这些红军烈士的踪迹,大家失望了。坐在沅水旁边的山坡上,两位老前辈满脸惆怅,冯卫国拍着大腿,不停地念叨:“我回去后如何向将军交待啊。”

    艳阳当空,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山顶。站在孤峰塔下,隔沅江远眺,英雄的常德城在阳光下显得分外的耀眼。自1927年大革命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把鲜血洒在了沅澧大地上。刘泽远、詹乐平、游玉圃,校场街上牺牲的七位女英烈,他们的名字早已被记入了常德英烈的史册,供后人怀念、景仰,而这些无名的红军烈士,却鲜为人知。

    然而,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常德人民更不会忘记他们。2018年9月30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少先队员来到位于白鹤山的常德烈士陵园,举行了空前的公祭活动。青山为伴,思念永恒。雄壮的国歌在山间久久地回绕,六百万常德人民永远缅怀无数革命先烈,包括这些不知名的红军战士为新中国、为常德的解放和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英勇的红军烈士们,虽然不知道你们的遗骸葬在了何处,但是,你们的忠魂早已融入了武陵大地的山山水水。它化作了一座屹立在常德人民心中的丰碑,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砥励前行,把你们用鲜血换来的这片沃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以告慰先烈的在天之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