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的秘密捷径,就是选阶级

上周说是不写吉诺比利了,可在马刺连续22年挺进季后赛之际,还得写写马刺,还得写马刺文化。要写马刺文化

上周说是不写吉诺比利了,可在马刺连续22年挺进季后赛之际,还得写写马刺,还得写马刺文化。要写马刺文化,还得从吉诺比利开始说。

说马刺文化,就得说马刺文化的内核是什么?就是20多年始终如一的集体性。你要强调集体性,就是得压抑自我,平衡个体和整体。那就是得牺牲。说到牺牲,我在写吉诺比利的最后一篇里说了,GDP三人组,吉诺比利是最大的天才,却做出了最大的牺牲。邓肯在盛年时代一直是球队核心,进攻以内为主,内外结合,围绕着他打,他的能力都体现出来了;帕克的核心后卫突击作用,也基本全体现出来了。所以马刺五个总冠军,邓肯三个总决赛MVP,帕克一个,2014年莱昂纳德一个,唯独吉诺比利没拿过(2005年总决赛是最大争议,可最后还是给了邓肯)。吉诺比利凭什么做出这么大牺牲?人家凭什么有核心不去当?凭什么有大钱不挣去?就愿意在你这儿当替补?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当然,马刺的环境对他有影响。这不用说,可首先这取决于他的性格。

也不光是性格,还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习惯。

上周有一天,我和杨健聊这事儿。我们俩呀,太能聊一块儿去了。都这岁数了,都当爸爸了,都有儿子。杨健说,以前没孩子的时候不觉得,也不会想这么多。你有了孩子,你看着他一天天长大,看着他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个性和习惯,你就知道,一个家庭,就是所谓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习惯的形成是决定性的。一个人成长后能接受牺牲,他从小的家庭生活肯定是幸福的。他的父母、家庭给他的那种爱,肯定是让这个人的生长里充满了安全感。就是他不需要再用钱,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来反复证明和给自己赋予安全感,他就一生能获得比较自在,自然。

谁不知道钱是好东西啊,谁不想多挣钱啊,但从小有安全感,衣食无忧的人,对这就没有执念。不是说有多少我非得挣到最大化,足够我花,让我有幸福感就行了。而且从小比较幸福和富足的家庭生活,能给他一种借鉴和标尺,就是什么样的环境是好的。他明白好是什么样,他也清楚这种环境,不是你轻易能得到的。所以得到就得珍惜。吉诺比利最终能做出那么大牺牲,在整个职业生涯里仍然充满了幸福感,一定是他原生家庭的影响给他赋予的特质。

哎呀,怎么那么有道理。我就想起,我媳妇洪老师,也教育过我这么一句话:从幸福家庭走出来的人,用童年修复一生;从不幸家庭走出来的人,用一生修复童年。

因此,从这个逻辑往下说,马刺其实从来不是去改变谁。当一名运动员进入职业队,最小19岁,他的性格、习惯,早已经形成了。你根本改变不了他。马刺能做的,就是从一开始就选择性格和习惯符合马刺文化的人。你挑选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实际上你选的就是他的原生家庭和生长背景。

在这儿,我得用这么一个词儿:阶级。你选择家庭,就是选择阶级。

可能很多朋友天生对这个词儿感到不适。按从小政治课教的,咱们都是无产阶级,一提资产阶级,肯定没好人。而且课本上说了,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自动消亡。反正呢,咱们是还没到共产主义社会。只要您是个成年人,一定能听懂我说的,阶级无处不在,阶级对一个人的生长和塑造的影响,无处不在。

有一回,有一个咱们国家顶级优势项目的国家队教练(咱们就不透露项目和姓名了啊),跟我们闲聊天儿。聊高兴了,说到他选择运动员的标准,从小怎么看这个运动员将来行不行。他说,除了基本身体天赋,你必须得有,按我的经验,我就是看他们家,我得看他们家人什么样儿。特别有钱的家庭的孩子,我不要。为什么呢?第一,他往往从小比较宠溺,吃不了苦;第二,他得到什么东西太容易,这孩子很难为什么事儿去尽全力。

可是特别穷的家庭的孩子,我也不要。从特别贫困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第一他往往是自卑的,你要用漫长时间去建立他的自信,可常常还是弥补不了他性格里的某种缺陷;第二,他往往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他的得失心就特别重,他最好什么都是他的。他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感到安全。这种人在集体里很难做牺牲;第三,这种孩子往往特别脆弱,经不起失败,承受不了压力,情绪不稳定,容易崩溃。他如果有了成绩,有了钱以后,又容易迷失自我。

那太有钱的不行,太穷的也不行,那要什么家庭的呢?就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中产家庭,没有大富大贵,但第一,孩子从小衣食无忧;第二,孩子能得到比较好的家庭教育和爱。这种孩子,他能吃苦,能为一个目标去奋斗。他是充满自信心的,你从他脸上的笑容就能看出来。他一旦遭遇什么大挫折,他能承受,他能自我修复,不会轻易崩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性格比较平和,也常常充满了幽默感。幽默,是一个人解压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教练说,不信,我一个个给你数。他手底下闻名遐迩的世界冠军,全部来自中产阶级家庭。

世事无绝对啊,各位也别非要对号入座。寒门也出过贵子。有些经济贫困家庭,父母不一定没有见识,也能够给孩子尽量营造精神富足的环境。咱们不抬杠,也不扣帽子。但在大概率上,这是有道理的。我讲述的这种贵与贫,不一定和成长后的成就有关,更多决定了他的个性和与人相处的方式。

大学生活,常常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真正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变化,不同阶层的人群真正相处。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同学,我的确遇到过。他比班上任何人更节俭,你清晰地能看到他的家庭条件;他比任何人更刻苦,常常能考全班第一。但他很计较,很难与人分享任何事物,很难成为任何一次集体行动的队友。他很难接受任何失败,如果有一次没考到第一,他会非常痛苦。可在我们这个专业——体育新闻的实际操作上,他很难真正完成工作。因为他无法与人平等地交流,他在说话时习惯性地不能正视对方的眼睛。

很遗憾,我们在四年大学里没能成为朋友,仿佛也没人能和他成为朋友。在本质上,我内心很害怕和这样的人相处。他们看上去冰冷,但内心炙热地想成功。谁都想成功,但他们的热情是那种恶狠狠的。我曾经写过,恶狠狠地想成功。我写的那个人,是雷吉·杰克逊——哈登离去之后,雷霆的第六人,用和威少几乎相同的方式打球。我们常常开玩笑,每天早上起来照镜子,先跟自己说一百遍:我是威少。

在一场罕见的杜威二少双双失常的季后赛鏖战里,雷吉临危出战,砍下32分,率领雷霆逆转灰熊。终场哨响的时候,雷吉独自站在中圈里,泪流满面,痛哭不止,仰天长啸。这个场景,我记忆犹新。最初看上去,很励志。可当你仔细琢磨他的表达,不禁脊背发凉。他的目光里是对生活的痛恨,是对他认为的不公的恨意,是咬牙切齿要对世界反击的宣泄。那时候我就知道,雷吉不会在雷霆留下去。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走。可无论去哪儿,他都很难真正打好。一个恶狠狠的想成功的核心后卫,很难成为一个让队友都喜欢他的领袖。

我并不了解雷吉。但你仍然能看到,他的家庭和生长留在他身上的印记。

在美国职业篮球的运动员里(冰球运动员基本均为白人运动员;棒球和橄榄球运动员的家庭收入也相对较高),这是非常主要的一个族群,也是非常经典的美国梦的展现——来自贫民窟家庭的黑孩子,拥有超群的身体天赋,在社会的最底层,一筹莫展。只有通过职业体育,他们才能改写自己的命运,改写整个家族的生活状况。他们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重担和期待,他们内心的自我熊熊燃烧。他们看重技术统计,看中一切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他们对生活反击,拥有挡我者死的意志。

请注意,当我这样叙述的时候,我完全没有任何贬义和恶意。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搏杀,用的是自己最习惯的方式。这无可厚非。

只是,如果一支球队的主将们都是这样背景的运动员,他们就不可能是一个无私的整体。

好,终于说回来了。在讲述了这么多之后,让我们回头看看马刺的选人捷径——他们盛年时代所有的那些主将和主要替补,邓肯,帕克,吉诺比利,邦纳,迪奥,格林,莱昂纳德,以及像内斯特洛维奇,奥伯托这样的国际球员,无不来自具有一定生活水准,家教较好的中产家庭——他们从不选择,来自贫民窟家庭的超级天赋。马刺的运动员,普遍具有这么几个特征:第一,比较有耐心,能接受教练指导,在体系里生长,不急于求成,不迫切要求立刻证明自我;第二,全力追求成功,也能面对失败,甚至能笑对失败。马刺共夺取五冠,也有很多次,他们与胜利擦肩而过,失败令人心碎,但他们能平静地面对,卷土重来;第三,大多数人拥有幽默感,能讲出有趣的故事,能苦中作乐;第四,普遍有生活的品味,除了打篮球,还追求品味和生活质量。波波维奇喜欢红酒;邓肯喜欢玩汽车;帕克很浪漫;另一个法国人迪奥喜欢摄影,给国家地理杂志拍照片;吉诺比利对一切充满好奇,喜欢旅游,常常全家游历于青山绿水之间。

朋友们,品味啊。品味是生活里最能区分阶级和人群的标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看看其他球队的头牌们都喜欢什么?你有没有见过马刺的主将们特别喜欢逛夜店,喜欢腰部以下特别宽大的妹子的新闻?

所以为什么总是说,马刺队就像家庭一般——其实也没有那么玄乎。成为家人,你首先得成为朋友;成为朋友,你首先得兴趣相投,你首先得能玩到一块儿。马刺的队员和其他球队的队员最简单的不同,就是首先他们能玩到一块儿,而且他们玩的有品位,也有趣味。于是当他们站在球场上,他们才能真正去学习,才能被波波维奇捏合成他想要的样子。

最终,这就是我想说的,马刺选人的秘密。波波维奇和总经理布福德说,我们首先选择合适的性格。我今天告诉你的就是,所谓合适的性格,究竟出自哪里。

选人,就是选阶级。天底下都一个道理。

马刺的哲学,21年一以贯之

这就是他们成功的终极原因

回顾1997年以来的曼妙往事

《永远21》你值得拥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