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习总书记寄语意大利青年学子——马可•波罗如何影响世界史

马可•波罗及其《游记》中所“开辟”的“丝绸之路”,是真正影响后世欧洲人的探险之路。它们与当今所倡议的

马可•波罗及其《游记》中所“开辟”的“丝绸之路”,是真正影响后世欧洲人的探险之路。它们与当今所倡议的“一带一路”的真正的两大丝绸之路:“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密切相联。

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年度首次出访选择了欧洲,而第一站则选择意大利。这对中欧、中意关系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是此次访问的一个重要的议题。3月20日,在对意大利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意大利媒体发表题为《东西交往传佳话 中意友谊续新篇》的署名文章。习近平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愿同意方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两国‘一带一路’合作的历史、文化、区位等优势,把‘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同意大利‘北方港口建设计划’、‘投资意大利计划’等对接,在海上、陆地、航空、航天、文化等多个维度打造新时期的‘一带一路’。”

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6周年,也是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的重要年份。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和意大利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天经地义。中意要以签署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契机,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投资意大利计划”对接,要以2020年两国互办文化旅游年为契机,推动两国世界遗产地结好,加强博物馆、地方、民间、体育等交流合作。

马可·波罗及其《游记》

首先让我们看看马可•波罗。本来,作为一个普通的商人,若无后来的这本游记,他绝不会如此名闻后世。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9.15-1324.1.8)是意大利人,但是出生于今天的克罗地亚(考尔楚拉岛),据后世整理“复原”: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叔叔从威尼斯启程,途径地中海沿岸的阿迦城、亚美尼亚,穿越两河流域,横跨波斯全境,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疏勒、沙州,沿古老的“陆上丝路”到达元朝大都。20年后,37岁的马可·波罗奉命护送元朝公主阔阔真远嫁海外,这次是从“海上丝路”横渡印度洋抵达波斯。此时,他因为思念家乡,随即自两河流域、君士坦丁堡回国。最终,他后来因为参加海上战争,战败后被俘入狱,狱中口述自己见闻,同狱的文学家鲁斯蒂切诺(Rustichello da Pisa)根据他的见闻成就了《马可·波罗游记》。

其次,我们再看看《马可·波罗游记》(Il Milione)。此著始终被视为“名著”,原因在于它的流行和流传之广:此书一经出版,随即名声大噪,洛阳为之纸贵,被广为传播,数个世纪内即被译成各民族的语言文本。随后,这部书极大地刺激了西方人探索东方的欲望,甚至有人认为,世界历史就此而改写,因为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起,激发西方列强殖民探险、征服世界的欲望就是源自这部书的刺激:追求满地的黄金和财富。

本书的意义重大,涉及到各个领域,无论是科学探索还是实地探险。《马可·波罗游记》出版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被视为欧洲人的《天方夜谭》。其一,《游记》使欧洲人的地理知识和其他科学知识得以丰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许逐步破除了神学至上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它在骤然之间破除了中古时期欧洲神权对民众精神世界掌控的局面,而欧洲人传统意义上的“天圆地方”说也由此破产。其二,《游记》对近代以来欧洲的航海探险事业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我们后来所熟知的哥伦布、达·伽马、鄂本笃、安东尼·詹金森和约翰逊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也是在看过《游记》后,纷纷“东来西去”,其目标就是抵达印度、寻访中国。其三,本书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马可•波罗及其《游记》(即便是虚构的人和书)却使欧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再次,“游记”所引发、体现的两大亮点是:肯定论和怀疑论。当然,我们在此自然讨论一下后者。这一观点指出,《马可•波罗游记》所提及的大多数事物是不真实的——他本人则被视为一个“满嘴谎言之人”。这是为何?因为关于他的最大争议——马可•波罗对于中国经历的“华丽描述”,无论是在中国后来的史学界还是在西方的史学领域,都引发了巨大而持续性的争议(所谓“五大疑点”“八大疑点”等等),甚至于,持有完全不同立场的中外研究家们均无法证明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譬如,2011年8月10日英国媒体引述意大利一组考古学家的调查,马可•波罗从来没有真正到过中国,而《马可•波罗游记》完全是道听途说的汇集:《每日邮报》指出,若此理论正确,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探险家之一的马可•波罗就是一个“骗子”。也就是说,《马可•波罗游记》完全是马可·波罗本人或者另外一个人“自编自演自导”的虚构故事。这才是极具讽刺意味乃至令人瞠目结舌的历史大剧。

然而,与这一切争论、批评甚至责难相比,马可•波罗及其《游记》在当时及随后的巨大影响是有目共睹,其真正的意义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即便是在今天,它实际上的影响、在中意关系和中欧关系的作用依然巨大。

影响乃至改变历史进程的伟大游记

同样是意大利人、出生于西北部热那亚商业共和国的哥伦布自幼就阅读了马可•波罗的游记,可以想见当时的小哥伦布对中华文明以及印度的独特文明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此外,马可·波罗及其《游记》还提及东方的日本盛产黄金,“其数无限, 地铺金砖”,也许对后来长大成人的哥伦布具有更大的刺激和影响,正是这一点激发了他以及其他志同道合者开启了通往真正的“世界之旅”。

1480年,在一封致意大利学者托斯加内里的“发鸿愿,立大志,期于得达产香料之国”的信函里,哥伦布表达了这种强烈的愿望。当然,这位学者总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他认真对马可•波罗所记述的细节进行分析,同时对哥伦布加以引导和鼓励,最终成就了哥伦布1492年的首次大探险,当然,他当时的目标是寻求通往中国和日本:黄金。他在《航行日记》写道:“为了不坐失时机,我要向前行驶去寻找日本岛。”他把自己抵达的萨尔瓦多视为“可汗的大船”到达之地,同时致函给资助他探险的西班牙国王:“无论如何,我是要去大陆的。我要到杭州去把陛下的国书呈给大汗,并取得复书回家。”后来,他费尽心机地组织携带护照、国书和礼品的正式使团,兴致勃勃地要去朝见元朝的忽必烈大汗,期间依据对日月星辰的定位及观测,信誓旦旦地说抵达了亚洲大陆亦即中国和印度(实乃古巴)。最终,当哥伦布1502年最后一次(第四次)期待发现通往元朝的海峡航路之时,最后在次年致函其主子费迪南和伊萨拜拉说:“我于5月13日 到达蛮子省,那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因此,最初哥伦布的意图实际上就是“‘简简单单地就是要到印度去’,‘通过交换,或者通过征服,取得黄金、珍珠和香料’。而他所谓‘印度’,就是马可•波罗所说的中国和日本”。当然,他最终抵达和宣称发现的不是“印度”,而是美洲,不过,这种终其一生、目标毫不动摇的地理大发现却改变了欧洲和世界的历史。

马可•波罗及其游记的影响何止哥伦布一人,它在随后殖民探险活动的影响和激励是持续性的,也具有滚动性的效应。于是乎,如此一本在今天看来完全不切实际的游记,导致了西欧各国的强烈兴趣。13世纪末,作为已经是风靡整个欧洲的畅销书,当时可谓是洛阳为之纸贵,人们争相传阅,疯狂翻印。欧洲近代史早期的一些著名航海家从中得到了巨大的鼓舞,他们的系列的探险活动造就了欧洲的未来。

不仅是哥伦布,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以及其他航海家均是游记的忠实读者。当然,毫无疑问,“黄金梦”的利益驱动才是最大的动力:大批航海家在几个主要列强的赞助和支持下开启了大洋彼岸的征程。他们的殖民探险自然为随后数个世纪的全球性征服铺垫了坚实的道路。众所周知,在游记出版之前,欧洲人也有到达过中国的,不过期影响远不如马可•波罗,因为西方世界对东方包括印度和中国的“全面”了解而真切感知,皆是从他和它而来。新航路开辟和新世界大发现之前,所有进行过新航路开辟及探险的那些探险家们,可以说没有人不读《马可•波罗游记》。而且,这些重要人物每到一处新的发现地,始终要把《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述的城市、地区或国家加以对比,于是乎,这本游记就是当时的唯一的工具书和字典,也是殖民探险和地理大发现期间关于寻找东方世界的真正的“百科全书”。

此外,《马可•波罗游记》所开启的新航路和地理大发现,从理论上可以说是解放了当时欧洲人思想。依据这本游记所载,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17年,到达了、访问了距今接近于750年的许多城市和乡村,甚至远达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和东南地区沿海地区的福建。其所记述的那种“东方的富有”和繁华大大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这种影响对后世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探险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

当然,由此激发和持续不断的新航路开辟也有多种原因:其一是欧洲人对东方贸易的需要,其二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后对东西方通商要道的隔断,因为宗教信仰导致的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因此而中断,其三是传播基督教也是推动欧洲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在这些综合因素之下,欧洲人加紧了这种探险活动。譬如,16世纪以前,欧洲所需要的保存肉类食品腐烂变质的香料就来自东南亚,而之前通过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转运而来的商品比12世纪初增长10倍,其中主要是香料(丁香、肉桂、胡椒等)、樟脑、檀香、丝绸、宝石、布匹等。这些在欧洲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商品由于商路隔断,价格数次易手后一再抬高,这使得从事对东方贸易的商人获利极大。于是,欧洲商人渴望另外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既然陆地及海上的丝绸之路被阻断,那么,寻求其他道路也是事所必然。

马可•波罗及其游记最终实现了西方列强的黄金梦、致富梦,也完成了他们在近代以来的全球性征服。譬如,日不落帝国——英国在19世纪不仅掌控了世界局势,也最终征服了印度,将南亚次大陆变成自己的殖民地,随即也叩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不计其数的黄金白银和奇珍异宝流入不列颠和大英博物馆。

现实与未来:“机遇之路”与“文化之桥”

2018年9月,意大利副总理路易吉·迪马约表示,意大利愿意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就“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签署谅解备忘录的G7国家。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丝路之上”,意大利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也是必经的转运站。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让远隔万里的中国和古罗马联系在一起。汉朝曾派使者甘英寻找‘大秦’。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地理学家庞波尼乌斯多次提到‘丝绸之国’。”

因此,正是由于马可•波罗及其《游记》所呈现出的两大丝绸之路——“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在随后几个世纪的实际上的影响,才有了近代由于贸易和战争带来的一系列客观的推动。因此,马可·波罗及其《游记》的两大“机遇之路”才是实际意义上的“文化之桥”,也是真正的“文化之桥”。它在正在当今以及也必然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9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5年,也是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的重要年份,而明年也就是2020年则是两国建交50周年,以此为全新的起点,中国与意大利之间、中国与欧盟之间要全面贯彻和实施加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更紧密的伙伴关系。为此,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可以充分借助于这一“机遇之路”、“文化之桥”为各国发展启动了“机遇之车”,从而为中国与欧盟乃至全球各国的深入交流打开“机遇之门”。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意大利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深入人心,意大利各级政府充分挖掘自身港口优势,着力打造“特别经济区”和铁路、公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大力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渴望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深度对接,从而带动本国经济乃至整个地中海海洋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意大利作为欧洲和欧盟主要大国及主要的经济体之一,必将会在中意文化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此,与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的意大利总理孔特表示,意中两国有着上千年(实际上了,加上罗马帝国时期,已经有两千的历史)交往史,两个古老文明相互交织,经贸、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为双方友好合作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意方愿同中方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拓展经贸、投资、能源、农业、文化、旅游、航空等合作。意大利很高兴参加共建“一带一路”,坚信这将有助于充分挖掘意中合作潜力。

未来,中意人文交流方兴未艾,中国在全球的形象塑造也更需要增进了解、发展友谊的“文化之桥”——这座桥梁早已在两千年之前架设,而真正发挥作用则是基于马可•波罗及其《游记》中的描绘及其影响,近代以来也逐步得以实现。 未来,改革开放以来的越来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方案”兼具“视野之远”、“包容性之大”、“文化亲和力之强”三大特点,值得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各国学习借鉴。意大利地处地中海心脏地带,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良好,意中共建“一带一路”将为双方带来更大市场、更多投资和更大规模就业。未来意方应以更加开放务实的姿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加强沟通协调,共促务实合作,为拓展意中关系贡献力量。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