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话经典”之一:随园食单·火候须知趣味解读

《随园食单·火候须知》——清·袁枚

null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 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 蚶蛤之类是也。肉起迟则红色变黑,鱼起迟则活肉变死。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 火熄再烧,则走油而味失。道人以丹成九转为仙,儒家以无过、不及为中。司厨 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鱼临食时,色白如玉,凝而不散者,活肉也; 色白如粉,不相胶粘者,死肉也。明明鲜鱼,而使之不鲜,可恨已极。”

白话来说:“烹饪调和及蒸煮的方法和灵魂,最关键的是要掌握火候。有的菜肴必须使用猛火,如煎、炒等菜肴;如果火力不足,菜肴就会疲沓脱水失色。有的菜肴必须要使用小微火甚至是文火,如煨、煮等菜肴;火候如果太猛烈,菜肴或食物就会枯干形硬。有的菜肴需要保留汤汁,先用猛火然后再用慢火;如果没有耐心而性急就会使表皮焦糊而里面未熟。有些菜肴越煮越嫩的,如猪腰、鸡蛋一类的食物。有些食材只要稍煮肉质就会变老而嚼不动,如新鲜的鱼和蚶蛤之类。烹煮肉类,起锅迟了,肉色就会由红变黑;烹煮鱼类,起锅迟了,鱼肉就会由鲜肉变成死肉了。烹煮时如果不断揭开锅盖,菜肴就会泡沫多而香味少。熄火再烧烹,菜肴也会走油失味。道家炼丹,都需要九转提炼才能成为仙丹;儒家呢,是以无过无不及的‘中和之道’为标准。每位厨师如果能够正确的掌握火候且小心掌控,那就基本上掌握了烹调技术。活鱼肴上桌时,如果颜色洁白如玉,凝儿不散,保持鲜色美味;如果鱼肉色白如粉,肉质还松散,则似死鱼。明明用鲜鱼来烹饪制作的,出品却似死鱼,这样的厨师实属可恨至极。”

null

袁枚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烹饪学家和美食家。他所著的《随园食单》一书是清代一部系统地论述中国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其实,袁枚不仅仅在烹饪上讲究火候,在茶道茶艺上也是很讲究火候的。他认为,好茶必须收藏得法才能保存长久,而要泡出一壶好茶,除了要有好的泉水之外,对于火候的控制亦是一门极重要的学问。对此他也有一段精彩的描叙:“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人家中何能置驿而办。然天泉水、雪水力能藏之,水新则味辣,陈则味甘。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然入贡尚不能多,况民间乎!”他以为要泡出好茶,需先有好水,在此他再度推崇武夷山所产的茶为天下第一。

袁枚对烹饪和吃的观点和哲学,集中在几个“点”上:新鲜的食材、最优的烹饪之法、最合理的搭配、最具灵魂的五味调和、最大限度激发食材味道、最艺术的装盘点缀,可见其在饮食之道上的高深造诣。

null

简而言之,“火候=用火时间+用火大小+食材老嫩”。

也就是说,火候,是烹制风味特色菜肴美食的关键之一。然而火候瞬息万变,没有多年烹饪经验是很难做到恰到好处的。所以,掌握适度火候是中国厨师的一门绝技。中国厨师可以精确鉴别旺火、中火、微火、文火等不同火力,熟悉了解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熟练控制用火时间,善于掌握传热物质(油、水、气等)的性能,还能依照原材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厚薄等,决定下锅的顺序,加以灵活运用,令烹制出来的菜肴,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烂就烂。

早在远古时代,厨师(庖人、厨子、伙夫、煮夫)就对火候有所研究。那时候,他们就对火候有过精辟的论述,而且还阐明了火候变化规律及掌握要点。《吕氏春秋·本味篇》里,伊尹曾说道:“五味三材,九沸九变,必以其胜,无失其理。”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酒食篇》里曾说:“贞元中,有一将军家出饭食,每说物无不堪喫,唯在火候,善均五味。”北宋大诗人苏轼既是著名美食家,还是一位烹调家,他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东坡肉”,还将这些经验写成了炖肉诗:“……慢着火,少着水,火候到时自然美……。”后人根据他的经验,采用密封微火焖煮熟法,烧出的肉原汁原味,油润鲜红,烂而不碎,糯而不腻,酥软如同豆腐,适口而风味突出。

null

火候,想要掌握只能靠悟性。正如老子在《道德经》开篇明义里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于火候来说确实是不可说不能名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火候,只能凭厨师个人自己去体会、去摸索、去总结,如此,才能更好的去掌握。毕竟火候是烹调中最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最难把握和说明的事,真的是不能言说的。而一位烹饪者能否成为名厨,掌握火候乃是最重要的基础技能和关键。因此中国饮食中的烹饪者在操作时,要积一生的经验、悟己身之灵性,充分发挥自己细微的观察体会与丰富的想象力,来进行饮食艺术的创造。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得失寸心知”了。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