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新种!网友却纷纷@萧敬腾,怎么回事?

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新种! 网友却纷纷@萧敬腾 怎么回事? 原来这新种的名字很有诗意 ——雨神角蟾 说

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新种!

网友却纷纷@萧敬腾

怎么回事?

原来这新种的名字很有诗意

——雨神角蟾

说起取名的由来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官方微博回复网友

小编大概翻译一下

取名源于

该物种在暴雨期间和之后特别活跃

但是网友讨论起这个新种名字的时候

都在说...

关于萧敬腾

大家都知道的

一直以来

被网友戏称为“行走的雨神”

哈哈哈

这届网友有点皮

好啦,来说正事——

 新种雨神角蟾的表型特征

5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发现广义角蟾属一新种——雨神角蟾。

该新种的发现源自南京林业大学外籍教授Kevin R. Messenger等人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科研活动时的意外发现,此后经过连续两年的搜寻和标本采集,最终鉴定得名,并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ZOOTAXA》。广义角蟾属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角蟾科,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以及印度东北部、东南亚等地,是角蟾科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且近年来陆续有新种被发现,目前已有84个物种。    

武夷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发现新种提供了条件。当地最近一次发现的新种是1964年发现的湍蛙属新种——武夷湍蛙。

新闻多看点雨神角蟾怎么被发现的?

凯文(Kevin R. Messenger)是世界两栖爬行类研究领域建树颇多的“达人”,几乎跑遍我国东部主要的自然保护区,对武夷山情有独钟。

2018年11月9日至10日,武夷山国家公园2018年生态学学术交流会在武夷山市召开。在交流会上,凯文首次公布了自己在武夷山的一个重要发现——疑似角蟾新种。在凯文PPT上展示的“角蟾”,有别于已经命名的挂墩角蟾、淡肩角蟾,其头部棱角分明,身体呈红褐色,叫声如同鸟鸣,形态与鸣声非常独特。

凯文介绍,第一次发现是在2013年6月,当时他不太在意,只是顺便拍个照。第二次是2014年6月,同一地域发现4只,在潺潺溪流声中,传来阵阵如同鸟鸣般的叫声,非常奇特,引起他极大兴趣,由此开始有意识地研究此品种。2015年5月,他又在相同区域发现20只相同个体样本。

对于这个不知名的两栖类动物,凯文给它取了个新潮的中文名字——雨神角蟾。

经过几年来大量对比研究,发现其在个体形态特征、鸣叫声音和DNA遗传特性等三个方面与世界上现有的角蟾显著不同。对此发现,凯文写就论文,投稿到某国际专业刊物。

科普时间到

日前,南京林业大学Kevin R. Messenger(凯文)等人在《ZOOTAXA》杂志上发表了广义角蟾属一新种—— 雨神角蟾 (Megophrys ombrophila) [1],该新种发现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1)。研究团队从形态、分子以及声学数据上对该新种进行了描述。

图1. 图中红色五星标记为新种雨神角蟾的模式产地武夷山,黑色圆点标记为其近缘种黑石顶角蟾的分布地,黑色矩形标记为未定种8和未定种9(来自于Liu et al. (2018))的分布地

广义角蟾属 (Megophrys sensu lato) 隶属于两栖纲 (Amphibia) 无尾目 (Anura) 角蟾科 (Megophryidae)。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喜山、印度东北部、东南亚及巽他陆架和菲律宾等地,是角蟾科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且近年来陆续有新种被发现,目前已有84个物种。

该新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体型小(雄性体长27.4-34.5 mm;雌性体长32.8-35.0 mm),身体圆胖,头长与头宽相当,吻棱发达,鼓膜大而明显,犁骨齿缺失,舌边缘平滑,舌后部无缺刻,左右跟部不相遇,趾端具微蹼,背部皮肤多为光滑,散布颗粒及脊状突起,背外侧经常具两条不连续的脊,颞褶发达。该新种与淡肩角蟾Megophrys boettgeri及挂墩角蟾Megophrys kuatunensis同域分布。

基于12S和16S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新种是一个独立的进化单元;在系统发育关系上,该新种与来自广东省西南部的黑石顶角蟾Megophrys obesa关系最近(图2)。

图2. 基于线粒体12S和16S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节点上方数字为BI支持率,下方为ML支持率。

另外,通过比较该新种与其同域分布物种及近缘种的求偶鸣叫特征,发现该新种叫声急促,似口哨声,并在叫声时长、音节组成、音节数量以及音节间隔等方面都区分于其它物种(图3)。

图3. 新种雨神角蟾的求偶鸣叫波形图

来源:福建日报微信  综合 福建日报记者张辉 、黄雪梅、通讯员 黄海 、中国两栖类(AmphibiaChina)

树木传奇向您约稿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

从3月12日植树节开始,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学会、亚太森林组织联合启动“树木传奇·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公益传播活动,向树致敬,感恩那些赐福中国的树木。

每一种树木,都是一本活的史书、一部美的传奇。古往今来,在中国人的生存繁衍、民俗风情、社会经济、民族性格乃至文明演进、国家发展中,树木的影响总是无处不在。

“树木传奇·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公益传播活动,通过专家、媒体与公众互动,从生态、经济、社会、历史、审美、人文等方面,揭示一种或一类树木的独特价值,及其对中国和中国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向公众传播树木知识,弘扬森林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绿色时报》特开辟《树木传奇·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大型专题栏目,全年面向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科普作者和热心公众特约征稿,并将适时推出“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公众排行榜网络投票活动,结集出版面向公众的树木科学与森林文化读本。

同时,为用影像记录树木之美,传播树木科学与森林文化,揭示树木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学会、亚太森林组织从3月21日国际森林日起,推出“树木传奇·美丽中国”全国摄影大赛,作为“树木传奇·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公益传播系列活动之一,现面向全国广大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有奖征集优秀摄影作品。

现邀请摄影爱好者和树木爱好者们用镜头发现四季树木的自然形态之美,用影像记录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与传奇杰作。无论专业摄影师,还是摄影爱好者,人人都可报名参赛,只要你所聚焦的树木有颜值担当,深受国民喜爱,所拍摄的图片角度特别,精美抢眼。相机、手机、航拍器摄影作品均可。

了解“树木传奇·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公益传播系列活动,可关注“生态话题”微信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也可致电编辑部咨询,电话:010-84238477、84238571。

树木传奇专题栏目投稿邮箱:smcqmlzg@126.com

树木传奇摄影大赛投稿邮箱:smcqsyds@126.com

树木传奇·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

↓点击标题 别有洞天↓

银杏,穿越时间的永恒

黄帝手植柏:民族根华夏魂

国之瑰宝 降香黄檀

白桦,穿越冰川期的白衣少年

金叶榆,中国的“金枝玉叶”

中国鸽子树,绿色的和平使者

毛白杨,质朴伟岸的生命

香樟树,东方佳木寄乡愁

竹子,民族文化的代表元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