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童年:饥饿,撒野,饥渴阅读丨王小波逝世22周年

编者按:2019年4月11日是王小波逝世22周年纪念日。他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思考持续感染着无数后辈青年,22年来,阅读王小波从一种喜好变成一种现象。本文摘自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小波传》,记叙了童年时期的王小波,他的早慧、聪颖和时代赋予他的敏锐,早在孩提时期就显露征兆。

王小波出生于1952年5月13日,北京人,他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底下还有一个弟弟。在家里的男孩子中,王小波排行第二,所以小说里他常把自己叫作王二。王小波似乎懒得去想主人公名字,一部中篇小说集《黄金时代》,里面的主人公全叫王二,后来在《白银时代》里,他的舅舅也叫王二,以至于现在有不少读者就用王二来代指王小波。
王小波的父亲名叫王方名,是一个四川老地下党员,一个逻辑学家。王方名本身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在学校里的时候,组织过各种社团,很多工作往往都是由他主持的。王方名后来没有读大学,因一腔爱国热情,他投身于革命事业了,但是他自学成才,最终成为大学教授、著名逻辑学家。
受限于当时严酷的客观条件,尽管王方名对学术充满了热爱,却并没有从中体会到任何乐趣。在老年时,他对王小波说,他一生的学术经历,就如一部恐怖电影。王方名曾有志写出一部“人类思维史”的皇皇巨著,后来却因环境所迫不得不把厚达34厘米的手稿付之一炬,让人感到十分痛心和惋惜!王小波偶尔会在作品里面提到他的父亲,在小说和杂文中都有写到。在王小波的笔下,父亲的形象并不好,通常他是以一个暴君的姿态出现的,写来写去情节只有一个,那就是把王小波暴揍一顿。王小波不挨揍,父亲是不会出现的,但是只要王小波一挨揍,他就立马出现了。王小波小时候没少挨他父亲打,在书里面他曾写道,父亲揪着他的耳朵,把他拎得离了地,以至于他到医院看耳朵的时候,那医生惊叹说,这根本就不是耳朵,是起重机的吊钩!
看到这样的情节,我们总以为是荒诞的、夸张的,却不知道,其实这件事是真的。在现实生活中,王小波的耳朵真的曾经被他父亲拉得成了吊钩。有一次他去理发的时候,理发师见到他的耳朵,就是这样感叹的。同样,王小波小说里面的很多情节,看似荒诞,其实也是真的。那跳楼的贺先生、司机班的凤师傅,甚至是被一脚踢成龟头血肿以至于贴出大字报一论再论的李先生,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故,都是真的。他的故事并不荒诞,荒诞的是那时候的生活本身!
在《黄金时代》的后记里面,王小波写道:“20世纪初,有一位印象派画家画了一批伦敦的风景画,在伦敦展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他的画作之中,天空是红色的。有人认为,他这是在故意标新立异,但当他们走出画廊,抬头看天时,发现因为污染,天空的确呈现出一片砖红色!”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当它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总以为故事是荒诞的,却没有发现,生活原本就是荒诞的,只不过一直被我们忽略了而已。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
王小波的母亲名叫宋华,胶东半岛烟台牟平县(现牟平区)人,国家教委干部。在十几岁的时候,她的家乡就被日军占领了,小小年纪的她在那时就加入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天天背着一杆日本三八式步枪和四颗手榴弹。当时她上过小学,还有些文化,成了妇救会会长,到处作宣传,以至于日本人和汉奸全在抓她,但是都没抓住。后来她到胶东抗大学习,在那里认识了王小波的父亲王方名。
据王小波的姐姐王小芹回忆,宋华非常节俭,在教育部大院里面,她的节俭是出了名的。这一点王小芹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她妈妈还逼她写过节约用水的心得呢。在家里面,每次晚餐只要是宋华操手,那么菜式永远是相同的,就是一锅水,然后把饭和菜全倒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我们,一种是他们。王小波在写作之路上所作出的选择,其实正是“我们”和“他们”的分水岭。进去,煮熟即可。
要知道, 王小波对做菜的要求是很高的,常抱怨菜里面有花生油味、酱油味什么的,因此很多普通食品他都不爱吃,吃他妈妈做的菜简直是要他的命。不过在这件事上,王小波和他姐姐王小芹早就已经鸣金收兵,放弃斗争了。
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曾说,他们在文学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大多是受他父亲的影响,他母亲是非常现实的,不会有那么多的空想,不会幻想什么东西。当初王小波主动辞去人民大学教职,打算做一名自由撰稿人的时候,他妈妈就不太同意,觉得凭微薄的稿费难以维持生活,并且还会担风险。
王小波最终还是选择了写作这条路,他从来不太听话,尽管妈妈的话和李银河的话他会听,但是在选择写作这件事上,他还是遵从了自己的想法。意大利独立纪录片制作人安德烈来中国的时候,曾采访过王小波,问他:“要成为一个作家,得具备什么样的因素?”王小波回答说:“维持生活。”
王小波觉得,在中国,做一个作家,应该能够维持生活,换句话说,就是能养活自己。然而他的做法似乎与他的说法矛盾,任教于人民大学,才能养活自己,选择写作并不能养活自己,只能饿死自己。王小波的确后来遭遇了这个问题,由于他写的书在当时一点都不热门,所以非但挣不了钱,有时候还要倒贴一点钱进去。由此王小波感慨地说:“所谓严肃作家的‘严肃’二字,就该作此理解。”这也就是说,严肃作家们多半潦倒度日。
但是,王小波最终还是选择了写作,因为他热爱写作,他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才能,所以他要去写作。因为热爱和自信,他就断去了自己的后路,很多人对此仍旧是难以理解的,不过,也有很多人懂得他。王小波曾多次在小说中写到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我们,一种是他们。王小波在写作之路上所作出的选择,其实正是“我们”和“他们”的分水岭。
吃猪食和练身体
王小波七八岁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那时,报纸上天天登文章说,粮食产量屡创新高。一开始说的是亩产几千斤,后来达到了上万斤,再后来甚至说达到了30万斤!
在当时,确实有不少人相信粮食的产量有这么高,不过现实是大家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王小波家还算是书香门第,家中的收入也不算低,但是吃的东西却非常差,他们甚至吃起了白薯藤。这种东西原本是用来喂猪的,现在却成了他们的口粮。这在那时候已经很好了,有的地方连这种猪食都没有,只能吃树根和草皮。
一直到了中年,王小波还对这些事还记忆犹新,在杂文中多次提及。说起自己的经历时,王小波说,饥饿能使小孩子变成白蚁。在当时他自己就变成了一只白蚁,上小学的时候,他常常把自己学习用品给吃了。只有那根笔芯他没有吃,一来是他还要用那支笔,二来是笔芯的成分是铅,吃下去要中毒。在困难时期之前,一大帮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发生打架事件。为了增强自己的武力,他们还整日锻炼。到了后来,他们不再打架了,因为大家都饿成一团,谁也没有力气打了。
即便到了那种地步,当时还是有不少人相信亩产30万斤粮食这种事,因为当时一些科学家也这么说,谁也没怀疑那是假的。倒是王小波的姥姥,一个没什么文化的老太太,对亩产30万斤粮食的说法抵死不信。
在当时,王小波和他的哥哥王小平都认为,姥姥的看法是错误的,但时隔多年以后,他们发现他们的姥姥才是智者。因此,王小波进一步确信,凡不可信的东西就不信,比如他姥姥对待亩产30万斤粮食的态度,那就叫有理性。假使我们说话要守信义,办事要有始有终,那么健全的理性是必不可少的。
王小波停笔十年的原因
王小波和他哥哥王小平是非常投契的,在王小波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出,他受哥哥影响很大。王小平也十分具有文学才华,出于种种原因,他未走这条路。后来他投到逻辑学界泰斗沈有鼎门下当了研究生,偶尔也会写一点东西。2012年,他出版了一本关于王小波的书,此外他还写过很多诗歌,古代诗和现代诗都写了不少。
王小平的诗路和王小波似乎有点相似,王小波写过“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而阴茎倒挂下来”之句,王小平的诗里面也有“乳房浆汁喷涌”这种类似的句子。王小平对诗是非常喜爱的,王小波也喜欢诗,或许就是受到了王小平的影响。王小波小时候,王小平曾给他读过查良铮先生翻译的普希金的《青铜骑士》,这对王小波影响很大。
后来,王小平在一本书上看到一篇小说,图尼埃尔的《少女与死亡》,他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对此他的形容是,好像有一股电流通过胸口似的。第二天他就把这篇小说推荐给了王小波,王小波看了也大受震动,后来他说,就是从这篇小说开始,他才明白,现代小说是多么精美!对于读者来说,阅读这样的小说,心中无疑会充满狂喜,但是对于作者来说,这种书却让人感到害怕。《少女与死亡》只是一系列惊讶的开始,之后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法官和他的刽子手》以及法国作家杜拉斯的《情人》,都曾让他惊讶。
因为这个,王小波几乎放弃了写作,足足有10年时间都在干别的事。直到40岁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那些作家尽管有的作品成了永世的经典,但他们的作品不是部部都这么好。这就是说,现代小说家并不是一群超人,他们也有拙劣之作,王小波因此才重拾信心,回到了写作之路上。后来他写出了一部自己比较满意的小说,即他的成名作《黄金时代》。这本小说字数不多,和《少女与死亡》以及《情人》类似,属于中篇小说,尽管远没达到他希望的水准,但他还是非常满意的,他曾对别人说,《黄金时代》是他的宠儿。
在王小波看来,他哥哥的才智胜他10倍。王小波和王小平对文学都有极大的热爱,不过他们两人在爱好方面是不同的。王小波更喜欢幽默调侃的东西,像马克·吐温和萧伯纳,而王小平则更喜欢带有圣徒色彩的东西,像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东西他就很喜欢。除了文学方面的才能之外,王小平在动手操作方面也极具天赋,金属加工是一项,他还捣鼓过无线电收音机,等等。王小波在《白银时代》中写主人公捣鼓这些东西,其实就是以他哥哥为原型的。
据王小平说,小时候他还制造过一支手枪,是用硬木、铁管、钨丝和黑火药等东西制作出来的,看起来非常有模有样。在王小波笔下,他作品中的主人公李靖曾制造出一台开平方机器,这机器摇一下可以,摇两下三下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能摇第四下,否则机器就会哗啦一下垮掉。王小平制造出来的手枪也是如此,他试射了一枪,不仅没发生意外,威力还很大,试射第二枪的时候手枪就爆炸了,还差点伤了人。但是他能把手枪做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把书读成了一堆碎纸
后来,政治气氛渐渐宽松了,文化开始解禁,几兄弟在父亲的带领下直奔书店,在那里买了不少书。对于任何一个写作者来说,看书都是必不可少的,可能我们看书的时候并没有想从中找出些对写作有用的东西,但它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杜甫曾在诗里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显然是他的经验之谈,书读得多了之后,其中句子的构造和语言自然会影响我们。
对于那些自己喜爱的书,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更是会受到它们的影响。这对自己文风的发展和设定,都是至关重要的。王小波曾反复看马克·吐温的书,直至把书读成了一堆碎纸,所以在王小波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马克·吐温的影子。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王小波终于把自己想读的书都读得 差不多了,那是个内容丰富的书单,从罗素先生的《西方哲学史》一直到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小说。王小波在思想上,受罗素影响很大,他特别喜欢引证罗素,在他的杂文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罗素说”、“智者罗素说”、“大贤罗素说”。
在语言风格上,特别是那些调侃的东西,多半来自马克·吐温和萧伯纳。在想象力上,王小波可能受到了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影响,他自己也说,这位作家的书是他百看不厌的。文字方面,王小波主要得益于查良铮和王道乾等著名翻译家。在小说技巧方面,他可能受到了杜拉斯的影响,从他后面的那几部长篇,便能看出这种影响是很明显的。
王小波看书极快,据他自己测算,他看书的速度是常人的7倍。在文化解禁那年,他和父亲等人在书店选了一大堆书回来,雨果、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拉伯雷、莎士比亚、大仲马等,全被他们搬到了家里。坐在这些经典名著旁边,大口大口地咀嚼精神大餐,这种感觉是多么美妙!
本文摘选自《王小波传》,乐文城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