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历程| 长影旧址博物馆里偶遇“达吉”

长春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

《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从1945年至今,70余载芳华,几代人“演艺”,一部部影片镌刻着中国电影发展的印记。

长影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电影人才,并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为新中国电影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博物馆里偶遇“达吉”

红旗街1118号,长春最繁华的红旗街和湖西路交会处,有一处三层小楼为主体的日式建筑群落,这就是老长影所在,2014年辟为长影旧址博物馆。它承载着这座电影城的银幕记忆和时代情结。

4月9日,推开博物馆厚重的大门,在一条长长的走廊上,一片片时光的碎片,带我们进入了电影情节,让我们有一种“穿越”感,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那些年代。

博物馆里散落着一些游客,有上了岁数的中老年人,也有年轻人,都是一些电影的爱好者,聚精会神地参观着、讨论着,不时地拍照留念。

在人群中,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阿姨,一边走着一边为游客热情地讲解,看样子她知道很多关于这些老电影的故事。过去一问,才知道她竟是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的主演陈学洁。

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看上去要比同龄人年轻20岁,身穿一件蓝色的夹衣,脖子上系着一条丝巾,还涂了口红。60年过去了,从老人的脸上还能看出当年的那个“达吉”。

最难忘那抹丁香花香

听说大家是来了解长影的,老人颇有兴致,主动当起了“讲解员”。

讲解就从博物馆墙上那些承载了许多电影人记忆的老照片说起。

“这里就是厂区,这是上世纪50年代的,这是上世纪60年代的,这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我来的时候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最早进门的这个地方两旁都是丁香花,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改种了很多松树。”

1959年,16岁的陈学洁考入长影前,这个围墙上都是电网的大院对她而言格外神秘。当年,她是如花般的年纪。几十年过去了,长影门前的丁香花香,始终都是她内心深处难以抹去的记忆。

陈学洁说,退休后,她也经常参加厂里的活动,只要厂里一声召唤,她就立马跑步过来。因此,这里的一草一木,她就算闭上眼睛也能找得到。

长影为什么是“摇篮”?

陈学洁一边走着一边介绍着,娓娓道来,直到走到一面合影墙前停下了脚步。

“这些都是长影学员班的成员。”陈学洁指着第二期学员班合影照中最前排右数第二位:“这个,就是我!” 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女孩的身上,不禁赞叹:“年轻时的陈学洁,真是漂亮!”

据陈学洁介绍,长影厂在建厂之后,先后举办了四期培训班,培养了大批的新人,包括一大批艺术人员和技术人员,后来有一大批人才都输送到全国各地,成为国家电影事业的栋梁。这也使得长影有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这一美誉。

而之所以成为“摇篮”,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长影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中国电影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第一部多集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

“一寸胶片一寸金”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影片展示区,其中就展示着让她一生都感到荣耀的一部电影。

“那是1960年,我进长影当学员才半年,就演了一部戏,《达吉和她的父亲》,在里面演女主角。”

这部影片是由峨嵋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讲述的是发生在四川凉山彝族区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那一天,我正在球场上打篮球,一个‘老头’主动找我聊天。”陈学洁当时并不知道,这个“老头”就是这部影片的导演王家乙。

“后来试了有十几个镜头,我感觉导演挺满意的。”试镜一周之后,陈学洁被通知跟着一起去看样片儿。“镜头在小礼堂里一出来,全场‘哇——’的一声!我也被自己看呆了。”陈学洁说,她从前也没在大银幕上见过自己演戏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很激动,“也跟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有些飘飘然了。”

这部电影是从1960年开始拍摄的,拍摄的地点就在临江四道沟。“那时候不像现在,一部电影几个月就能拍摄完成,那时候拍电影用胶片,需要洗、冲,拍一部电影都要用上一两年的时间。”

陈学洁说,在当时,胶片是很金贵的,可以说是“一寸胶片一寸金”,一部戏用多少胶片是有要求的,因此演员要先反复排练,导演反复打磨,有把握了再开机拍摄,大多数镜头都是一次就过。

当时陈学洁只有17岁,还是个孩子,拍电影的一年中不断的长高变胖,以至于拍摄中穿的衣服还要不断地改大。

周总理接见时被点名

1961年影片开始在全国发行。影片上映后很轰动,据当年统计观看电影的人数仅次于《白毛女》(田华主演)。而陈学洁也从一位不知名的小姑娘一下子红了。“我去剧场看电影,经常能看见不少人冲我点头,我也傻傻的冲他们点头。”

也是在那一年,周恩来总理到吉林视察,陈学洁跟着厂里老演员和厂领导来到南湖宾馆,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那一天去了很多文艺界人士,总理站在台上看了一下,问:‘演《达吉和她的父亲》的演员陈学洁来了没有?’当时我就蒙了,不知道这是咋回事。总理怎么还知道我的名字呢?这时,身后的老演员提醒我说:‘总理说你呢!’于是,大家就把我推到了总理面前。总理关心地问我今年多大了?我回答说:‘18岁。’总理说:‘好年龄啊,要多向老演员们学习,深入到工农兵当中去,塑造出更多更好的形象,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我心中深深地扎根了。”说到这里,老人的眼里闪出了激动的泪花。

到农村去体验挑水、喂猪

后来陈学洁又先后参演了《两家人》《路考》《特快列车》《艳阳天》等40余部影片,并在其中一些影片中饰演主角、重要角色。1974年她进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1976年毕业回到长影,从事副导演、导演工作。在《血沃中华》《排球之花》《沙漠的春天》《元帅与士兵》《西施泪》中担任副导演,并在《相约在风尾竹下》《发家路上》《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怪侠》及电视剧《等一下》中亲执导筒。

陈学洁说,在她这一生中,无论是演戏也好,导戏也好,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文艺战士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当演员期间,为了演好角色,她经常要到农村、山区、军营去体验生活。

在《两家人》这部戏中,她演的是一名农村的女性,导演要求一些农活要演员亲自去干,“不仅会干,还要干得有模有样。”

挑水要学走路时怎么才能悠起来,喂猪要学怎么叫猪,刨地要学会怎么拿镐头,陈学洁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有段时间,我每天早上挑着两个水桶,从长影一宿舍一直走到宽平大路再走回来,这样练了一个多月。”

陈学洁说,其实演员并不像大家看着那么光鲜,还是挺辛苦的,“演一个角色时,就要把自己锻炼成所演的那个人物的形象、气质,才能把人物演好。”

不仅她如此,长影的一些老艺术家们都是这样的,“当时就连上影和北影的人都承认,拍工农兵的戏,长影人拍得最像”。

永不磨灭的长影精神

不怕苦、不怕累,勤勤恳恳,精益求精,是那一代长影人身上共同的特征。“后来当导演的时候也特别忙,为了拍戏常常连轴转,24小时不休息,最忙的时候连吃饭都是食堂的工作人员推着饭车送到摄影棚里。”陈学洁说。

当年的长影人如今已经分散到全国各地,但陈学洁相信,不管在何地何地,长影人的这种精神永远不会变。

陈学洁说,她把60年的人生岁月都留在了长影,可以说,电影就是她的命。她现在还经常会回到厂里来,每次回来,过去的一幕幕还会浮现在眼前。

她也会经常走进电影院去看现在的影片,每次都觉得格外亲切。她说,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影片跟过去有了很大的差异,人的精神面貌也都不一样了。“有时我能跟上年轻人的心理状态,有时跟不上。”

她说,历史在不断变化着,长影的发展也是起起落落,但是长影人的精神却会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我们的祖国正在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我相信,我们长影还会拍出更多现实题材的电影,来反映我们蒸蒸日上的祖国,反映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他们美丽的中国梦。”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艾灵

摄影记者:张秋磊 摄像记者:李昊洋

(文中老照片由长影提供)

记者手记:

蹲点采访的过程中,随着老人的讲述,记者一次次被带回那段峥嵘岁月中,一次次被感染着、感动着。过去70年的历史,是由每一位中国人共同书写的,陈学洁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身上,凝聚着每一位中国人身上都具有的中国精神。就像老人所说的,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管长影如何起伏,长影人的精神永不磨灭。只要精神永在,代代相传,我们就能够预见更加美好的长影、更加美丽的吉林、更加富强的中国向我们走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