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截然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视角 | “withness”的视角和“aboutness”的视角

关注 两种截然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视角  “withness”的视角和“aboutness”的视角  文

两种截然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视角 

“withness”的视角和“aboutness”的视角

 文 | Joy Liu

hello亲爱的你,

从今天开始Joy将跟你分享一系列的小短文。

这些小短文的篇幅可能会比以往我写的文章要更短。想要写这些小短文主要用以下几个考虑:

1. 好多朋友跟我抱怨文章太长,又烧脑

2. 还有好多朋友跟我说更新太慢,要等好久

3. 最后听到的一个抱怨就是没有延续性,总觉得没读够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暂时找到了一个“解决之道”。我会经常写一些篇幅比较短,然后又非常非常触动我的东西,跟大家做一场持续的对话

你可以把每次的文章,看成是一个对话的邀请,看看这些文字是否能召唤出你的一些想法和感受,是否可以跟你的日常生活有连接,甚至这些文字是否能在你那里引发新的创造,让你可以把我们在这里的对话,延续到日常生活当中。

下面进入到我们今天的主题:

今天想邀请你一起探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视角。

最近我经常提到一个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的名字叫John Shotter(以下简称Shotter)。

在阅读Shotter的过程中,最最触动我的,就是他提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看待世界的视角—“withness thinking”(又叫做thinking with,就是“同在”的思考)“aboutness thinking”(一种“关于”的思考)

啥意思呢?请给我一点时间来做个阐述。

“Withness”, 顾名思义,with这个英文单词就是”跟……在一起”的意思。而“Abouness”,就像英文里about是关于的意思,aboutness thinking这种思维方式,更像是我们传统和主流的“科学视角”里,想要看“客观看待世界”的方式。

为了能让你更好的理解它们两个的区别,在这里我想用几个比喻来说明。

想象一下你去一个城市旅游,你是怎么去认识和了解这个城市的呢?

如果你看“关于”这个城市的信息,比如它这个季节的温度是多少,这个城市现在都有哪些花开放,这个城市有怎样的历史,人口有多少,这个城市的名胜古迹都有哪些……在这个过程里,你并没有跟这个城市互动,你看到的,都是“关于”这个城市的东西而已。换句话说,你没有参与到这个城市中,你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东西”来研究,就像你通过看城市地图去研究它的道路一样。这就是 “aboutness” 的方式

那么 “withness” 的方式是怎样的呢?你真正走进这个城市的街道,你真正去感受这个城市的温度,阳光,它的建筑,和住在那里的人们。你让这个城市的建筑,艺术,自然环境来跟你互动,在你们的互动中,去感受这个城市是什么样子的。然后通过行走在这个城市的街道里,通过品尝当地的美食,通过过跟当地人一样的生活方式,去了解这个城市是什么样子。换句话说,你并不是置身事外地去“观察”,“研究”它,你在跟它互动,你在跟它“同在”的方式里去理解它。这就是“withness”的方式

我们对人的了解也是如此。我们是怎么去认识一个人的呢?

用“aboutness”的方式去认识一个人,就是我们现在主流心理学在做的事情。我们先把人的心智(intelligence)肢解成很多不同的东西,比如想法,感受,信念,动机,情绪,等等。

我们觉得可以把它们从一个人身上剥离出来,也从情境中剥离去独立研究,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模式”,并从这些模式中找到一个理论来解释和分析人。而这些解释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去预测和控制别人未来的行为。我们关心的不是如何对我们所“研究”的人做回应,而是我们是否能够“发现”一些“固定不变”的规律,我们是否能够发现一套解释别人的理论。

这就是“aboutness”的方式,也是现在很多人习惯并且熟悉的方式。

它当然是非常危险的,等下我也会邀你一起看看,它到底危险在哪里。

在此之前,也许你还想知道,“withness”去了解人的方式,会是怎样的呢?

“withness”的方式跟“aboutness”的方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关心的东西。它关心的是另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怎样去解释,分析,预测,和控制这个人。

在“withness”的方式中,我们更加关心的是,在跟“我”的互动中,“你”看到了什么从前你没有看到的可能性,你是否在我们的互动和对话中,知道了接下来可以“怎么继续走下去”。

换句话说,我们在“withness”的方式里关心的,是“你”,我们接受充满不确定性的对话,我们不想要去控制“你”,也不想要去预测“你”,而是想跟你一起到你想要去的地方看看,或者看看这个过程里,我们是否还能发现你从前没有发现的可能。

说到这里,我想进一步说说“aboutness”这种看世界的视角的危险性。

我想起从前刚开始学心理学的时候,就有一个特别有名的开玩笑似的问题:如果你被关在精神病院里,怎样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呢?

实际上你是“证明”不了的。一个点赞最多的回答,就是先装疯卖傻,然后渐渐表演自己“好起来”的过程。

这个事情就是“aboutness”看人的方式中,特别讽刺的部分:作为一个心理学“砖家”,我有权力“告诉”你,你所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实”

也就是说,你觉得自己没病,你觉得自己并不是焦虑型的依恋类型,你觉得自己并不是“受虐型人格”,不好意思,你对自己说了不算,“砖家”对你的分析,观察和判断,才是“正确”的。

说到这里,你大概已经开始对于“aboutness”方式的危险性有了一些觉察。

接下来我想说另一个危险。John Shotter也曾经说过,任何脱离了一个人说话的情境,去分析一个人的事情,都是危险的。这种危险就在于,我们已经不在那个情境中,我们也并不了解这个人在那个情境里说的话,对她个人来说是什么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对他人的指责和评判,大多数源自于这种“aboutness”的看世界的视角。怎么说呢?

比如,我们听到别人说一个人特别自私,这是一个非常概括化的说法。我们并不知道“自私”这个词指的是哪个情境,是哪些行为,是透过谁的视角,是怎样的解读,是什么故事脉络,在这个情境里,“自私”这个词,对当时说它的人来说,又是什么含义。这些我们通通都不知道。我们就像是用一个概括化的说法,去总结,分析和判断一个人。

现在我已经几乎放弃了对心理学理论书籍的阅读。

那些个概括化的,把人分类的,说这个人是吸血鬼型人格,那个人是受虐型人格,这个人经历了童年创伤,那个人又还在口欲期,等等的这些说法,都还是活在一种“aboutness”的看世界的视角里

我们不仅仅用物化了的,脱离情境的,概括化的说法去评判,指责,分析,预测和控制别人;我们也在用同样的,死的,没有生气的方式,来概念化我们自己—我们说自己是爱无能的,是没有安全的,是懦弱的,是神经质的,是没自信的……

不,亲爱的你,你是活生生的,这不是什么鸡汤。

就像拥有丰厚历史和可能性的一座城市一般,你在每一场对话中,你在每一次与他人和世界的过程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语言在你身上被使用的时候,也应该是流动的,而不是一个“死”的意思。它是一个活生生的意思,它的意思仅仅在某个特定的,独一无二的情境里,在使用中有它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当下情境里所产生的意思。随着情境的变化,这个词的意义也在变化,你也在变化。

“withness”看待世界的方式,给到我的最大的启发,就是始终保持一种警惕和觉察:

既然“aboutness”的看世界的方式从笛卡尔时代就已经在西方也渐渐在东方的文化里根深蒂固,我就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所以为的,真的是我以为的那样吗?

我到底是想要真正去了解别人,还是想要预测和控制别人?

我到底是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去认识一个人,还是把别人框进我所学的理论里?

我在这个情境里没有看到的是什么?

别人的宇宙里,想要去邀请我去看的,我必须突破自己的框框才能看到的,又是什么?

在一次对话中,我到底是想要别人按照我期待的样子走下去,还是我在跟对方一起,开放地探索和创造新的可能性?

突然发现小短文已经写成了小长文,今天Joy就跟你分享到这里。

请你,

转过身,

开启一个与他人共创和同在的,不一样的世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