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型大改革”耕好“第一块试验田”


游客与桃山旅游萌宠互动。


游客在桃源湖景区体验冬捕乐趣。

□文/摄田凤娇本报记者马少忠

2018年9月7日,双丰、铁力、桃山、朗乡“南四局”公司挂牌成立;2018年10月21日,伊春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2019年2月26日,伊春市13个“政企合一”林业局公司挂牌成立。这昭示着伊春国有林区延续半个世纪的“政企合一”体制彻底破冰!

破冰之举改革先行

伊春森工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政企合一”体制中,“政企不分、管办不分、权责不清、动力不足”的弊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日益凸显。

如何把党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落地落实?如何把顶层设计和伊春林区实际有机结合?伊春市委市政府坚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政治嘱托,坚决落实中央6号文件“四分开”的改革部署,坚决落实省委对伊春“大转型、大改革”的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伊春森工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和动能转换,推动林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伊春森工集团作为伊春国有林区深化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能否取得成功,不仅关系到伊春国有林区“四分开”的成效,更关系到伊春国有林区改革的成败。那么,如何才能组建、运营和发展好伊春森工集团呢?

伊春市委书记赵万山掷地有声地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重大任务和迫切要求,以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林区改革深化,国有林区改革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伊春森工集团才能更有活力、更有市场竞争力。”

思想一变天地宽,改革一活全盘活。至此,伊春森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忠培,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和清带领集团上下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调研之风,大兴落实之风,迅速建立起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确保森工改革方向顺利实现。

发展生态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伊春森工人将紧紧盯住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主责主业,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着力构建组团经营、集群开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着力把森工集团打造成国有林区的‘旗舰型’企业,成为伊春绿色转型发展的‘战斗集群’。”伊春森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忠培在伊春森工集团对接推进落实工作会议上强调。

如今,伊春林区各林业局公司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的大潮,如同滚滚洪流奔涌向前,一浪高过一浪。

在铁力林业局公司小兴安岭林农产品贸易中心,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每天都有二三十辆大大小小的货车,将这里优质的生态有机森林食品发往全国各地。目前,该贸易中心已经形成集北药种植养殖、农林产品初加工、包装、展览、销售、仓储、运输一体化的林农产品销售体系,力争搭建从田间地头到交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为做优做大贸易中心,一方面,在卖方市场上下功夫,引导和鼓励职工群众“抱团取暖”,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0家,极大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买方市场上动脑筋,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建立电商营销平台,目前已发展至600余种农林产品,累计销售4000余件。同时,依托电商团队孵化电商企业,通过托管企业线上销售、创新直播销售模式等业务,现在电商产业园孵化电商企业5家,帮扶托管企业14家,达成合作企业超过30家,极大地激发了林业局公司发展活力。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悬羊峰赏秋、小东沟探险、玉温泉泡汤、狩猎场狩猎……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备受宠爱,“旅游+”产业融合多元化发展,全面展示出桃山林业局公司全域旅游的建设成果。据统计:2018年9月至今,桃山景区接待游客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80多万元,同比增长15.4%和13.7%。桃山紧紧依托生态资源和产业基础,扬绿水青山之长、借冰天雪地之势,大力推进“全景桃山、全域旅游”建设,目前,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条,为林区改革、转型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在桃山新兴林场,下岗职工贺大姐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家里的收入就是种地,冬天就猫冬了。现在林业局公司大力发展旅游业,林区传统的民俗民宿文化吸引来不少南方人。一来二去的我们大伙都跟着场领导干起了‘家庭宾馆’,南方人喜欢住咱的火炕、吃咱包的饺子,看他们吃得高兴,咱们也开心,腰包也鼓了。”

每到傍晚,华灯初上时,在金山屯林业局公司金西湖广场上,随着音乐响起,忙碌一天的林区人便跳起了快乐舞步,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广场中央是一群滑轮滑的孩子,他们蹬着风火轮穿梭在广场上,周围围满了观看的人们;广场上LED大屏幕,每天播放时事新闻和爱国主义影片……金西湖广场之夜是沸腾的、热闹的、欢乐的,这里的人们过得如此幸福安康、舒心快乐。

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改革并没有让林区人停滞不前,他们的脚步反而更快更稳健!“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共和国首任林业部长梁希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中国林业未来远景,正是伊春林区人民的初心使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