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压剧”为何成为卫视黄金档的新宠儿?

null

作者:朝明

网播向来是积压剧的出口,但近段时间,多部积压剧冲进了卫视黄金档。根据最新的各大卫视定档排播信息,在4月已经或者即将上档的新剧中,不少是已经积压多年的剧集。 

null

比如由罗晋、王丽坤主演的古装神话剧《封神演义》在湖南卫视播出,这是一部积压了三年左右的电视剧;由刘诗诗、佟大为领衔主演的《如果可以这样爱》,这部曾因出品方青雨传媒与湖南卫视一场官司而导致被挤压“三年”的都市爱情剧于4月9日登陆湖南卫视。  

null

“积压”,一般而言是指产能过剩导致未能及时卖出的某件商品或某个事物。在影视行业,每年未能及时卖出、成为压箱底的作品被称为“积压剧”。一部剧作积压时间过久,观众的热情会不会消耗殆尽?剧集的审美和制作会不会已经过时?这些剧还能重新点燃观众的热情吗? 

积压剧为何成卫视新宠?  

积压剧占据多家卫视黄金档,究其原因,似乎要与当下的剧集市场环境有关。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电视剧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1万5千集,但其中能够播出的只有9千集左右,这意味着积压剧在整体国产剧的产量中占比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

在播出平台有限的情况下,积压剧越积越多,产能过剩的矛盾也愈发明显。此外,不少积压剧的产生,与市场环境、主创突发负面新闻、制作公司版权纠纷等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2019年,影视行业迎来“转型”的一年,数据打假、税收整改等行业一系列新举措正在实施,演员片酬降低引起的电视剧项目开机率低也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生态。在此市场下,观众过往喜爱的“大古装”、“大制作”也都只能就此作罢,“大剧”产出不够,卫视平台又急于上新剧,积压剧则成为性价比较高的选择,既有一些一线演员加盟,又能及时为影视公司去库存。 

null

对于播出平台而言,时下热门的题材与大众喜爱的演员成为电视剧的两道保险。一则题材可以保底,即便不够出彩,但中规中矩的卖相也不至于令人失望;二则演员可以引发热度,从而借助演员人气带动电视剧人气。 

null

不同于以往播出的积压剧,4月份在播以及待播的积压剧名单中,“人气演员”成为积压剧的“吸睛点”。比如王丽坤、罗晋、邓伦主演的《封神演义》;刘诗诗、佟大为主演的《如果可以这样爱》。   

null

此外,还有李幼斌、李小冉、张丰毅、石天琦等主演的《因法之名》;还有陈晓、景甜主演的《一场遇见爱情的旅行》,张云龙、乔欣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剧《趁我们还年轻》等。可以说,“人气演员”的话题度与人气让积压剧保持了一定的热度。

积压剧重见天日,服化道成软肋 

积压剧即便最后等来了网播或上星机会,其市场反馈往往也不尽如意。积压剧主要还是剧集质量不够硬,时间一拖,往往显得“过时”。 

这种过时,一方面是服化道,场景搭置以及后期调色都比较过时;另一方面是情感、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过时,这也是为什么积压剧只给观众留下“土”的印象。

比如《封神演义》播出后剧情被不少网友吐槽,因为剧中,苏妲己与杨戬上演了一段“兄妹恋”。由于审美变化,当初流行的阿宝色现在也被打上了“low”的标签。 

对作品本身来说,积压越久价值越小,对影视制作机构来说,积压剧堪比烫手山芋,会给公司带来收益甚至口碑上的损失。收益上,一部剧的制作成本已经消耗,假设迟迟无法卖出或是卖出无法开播都会影响公司的营收,严重者甚至面临资金困难、公司倒闭的境地;口碑上,大多数积压剧开播时往往与市场追求所脱节,或内容俗套,或卖相欠佳,导致收视低迷,间接损害影视公司形象,口碑也会受到影响。

“狼多肉少”,如何避免被积压?

卫视上新的“积压剧”,有实力派演员背书,再加上过硬的制作班底,以及迎合市场需求的题材,也许能为各大平台争夺一定的收视份额。但“积压剧”成为爆款的可能性非常小,一方面,剧情节奏、服化道、观众喜好、演员热度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电视台选择“积压剧”也是无奈之举。

另一方面,大多数剧集剧情雷同、注水严重,普遍缺乏竞争力,精品剧集更是稀缺,再加上网剧、网大、短视频当道,更是挤压了电视剧原有的空间。

种种因素让不少国产剧迫不得已被积压,但是沦入积压命运的剧集就只能坐以待毙吗?答案是否定的。避免剧集“积压”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制作精品化,不求量而重质,用心打磨剧本,讲好故事,拒绝注水的低质产品,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电视剧是快消品,淘汰速度非常快,“积压剧”不是最坏的结局,“粗糙剧”才难以翻身。对于电视剧制作方来说,打造优质内容、保证剧集质量、紧跟时代脉搏,才是预防电视剧被积压的真正出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