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治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向

null

高雅

提起社会治理,人们更多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理解,认为是指政府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进程等问题的管理,主要关注价值、政策和制度等“大事”。

这种认知使我们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笼统的社会治理模式,造成了管理浮于表面,基层工作不到位,政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无法得到预期的治理效果。

而从群众的体验来说,“办证难”“看病难”这类日常生活问题带来的感受远深刻于对“提高关税”“GDP增长”的感受,因为一个普通群众往往更关注于身边的事、自己的事是否得到解决。

因此,政府应当立足微观,更加关注群众的“小事”。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那样: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那么,什么叫“微治理”?为什么要注重“微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才真正地确立和发展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治理。此后,政府一直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并逐步提出了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理念,“微治理”就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一种实现路径。它打破了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让多元主体参与进来;杜绝了“一刀切”的衡量标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聚焦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务。

“微治理”多以社区、楼栋、院落等“微组织”为单位,对涉及其中成员或特定群体利益的事务进行治理,弥补了传统的行政区划因地域范围大,人口多且复杂带来的治理成本高、政策贯彻不彻底的问题。“微治理”关注于群众日常生活一类的“微事务”,将社会治理的任务落小落细,将政府管理部门、社会服务组织等多元组织协调起来,调动微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

目前,已有一些城市和乡镇都开始尝试“微治理”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江苏省泰州市在多个政府部门的共同牵头下开展了“微治理”项目申报活动。每个社区、每条街道或以楼栋为单位,或以小区为单位,群众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身边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最终汇总、讨论,作为项目申报。项目获批后,就会在市政府的牵领下,由各个部门协调具体落实、解决。例如,某小区,由于建成时间长,基础设施老化、安全隐患较多,一直缺乏资金进行整修,居民汇总意见后由街道上报,很快就得到了解决,不仅安全隐患逐一排除,还专门建了新的文娱活动场地。

还有一些乡镇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搭建了“微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专业APP等,收集群众的“微心愿”,并将这些“微心愿”分类整理,再请专家和有关部门评议、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为“当下可实现”“近期可努力实现”“未来有望实现”等不同的类别,并逐一落实。

“微治理”不仅可以帮助完善基层组织的建设,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防治基层工作中的“微腐败”的问题。基层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政治任务。众所周知,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小苍蝇”也会成为“大老虎”。“微治理”的模式将权力运行轨迹事先公开,运行过程留痕,并在整个治理过程中不间断与群众交流沟通,使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从源头上杜绝“微腐败”。

“微治理”的模式恰恰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的,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责任编辑:马蓉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