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第四课。

导语 让大家久等了,我们前面讲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一直到现在才讲文化振兴,是因文化作为一

导语

让大家久等了,我们前面讲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一直到现在才讲文化振兴,是因文化作为一个形而上的词汇很难一下子说清楚。

文化是一种雄性力量的表达和延伸,只有文化才是最持久的,最有力量的,而它却有时候不那么的显而易见,“怀才就像是怀孕,只有久了才看的出来”,我们的文化就是具备了这种属性。

首先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说明一个观点,过去四十年的城镇化,乡村产业崩塌,人才外流,组织溃散,生态破坏都是现实,文化也随之岌岌可危,我们赖以自豪的熟人社会,道德约束越来越弱了,乡村约束的维度由乡村道德走向了“一切向钱看”。

好在今天有乡村振兴战略,及时刹车,及时止损,及时生态修复,及时产业重构,及时吸引人才回流,及时组织振兴,及时文化复兴。

我们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说起,纵观全文四万多字,在文化振兴上并未出现“淫祀”的词汇,在涉及非华夏传统文化方面有非遗,民俗,少数民族文化等字样,说明当前对乡村文化的认识还是比较客观的。对于普通的人民群众来说生活过得好不好才是根本,甘美安乐是最高追求,他们从来不管哪些是“淫祀”,哪些是“祭祀”,寻找的心灵依托也越来越乱七八糟的。

所谓淫祀,即“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所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这才是未来乡村文化振兴的主旋律,那些说村里一定要建道观佛堂的是误解了乡村文化的本意,不是说存在的就一定是合理的,未来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一、乡村文化核心是什么,农耕文明。

1、农耕文明。

我们小时候家里都有黄历,每天老人父母都交流老黄历,这个估计大家都不陌生,什么时候该种地了,什么时候该收割了,黄历就是一年的农业生产时间周期表,基本上不会差太多,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有了老黄历再结合当时的天气就可以指导种地了。黄历只是简化了历法,在家家有本黄历以前比这要复杂的多。这就得说清楚我们的农耕文明。

农耕是什么,观象,授时,种地。什么意思呢,种地需要懂得种地的时间,要想知道时间就得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转,这就是观察天象,观象;只有知道了日月星辰的运转,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种,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收,什么时候藏,这就叫授以时间,授时。农耕文明就是指种地的学问。所以农耕文明来自天文。

天文指导人文,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只要日月星辰不变,只要太阳一直在那里,那么万物生长靠太阳,中国的文化就不会变。

种地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本能。乡村是孕育这种文化本能的母体。只有中国人懂这套东西。所以你会看到辜鸿铭、梁漱溟的书里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一开始就是成熟了的。

种地和农耕是狭隘的说乡村的,实际上乡村手工业,乡村纺织,乡村酿造,乡村养殖等等的一些内容都是农耕文明的内容,农耕文明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圈,是一产二产三产融合的一个生态系统,我们今天定义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多数对于这样一个小社会来说是画蛇添足,当然过去农耕是没有大机器的,是很难实现量产的,正因为如此农耕才保留了“温度”这个维度的内容。

2、安土重迁。

因为我们的生产资料都集中在土地上,生活都在村里,生产和生活在一起完成,不受外部信息的干扰自己自足,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不会去选择流动性,根本不需要迁移,如果不是遇到天灾或者战争侵袭是不需要移动到别的地方生活的。像《闯关东》就是典型的没有吃的,不得已逃荒,主体是逃荒,客体叫支边。因为我们乡村是一个自循环的生态系统,产业自己自足,根本不需要额外的去向外寻找解决路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安土的,就地的,生活化的。

3、熟人社会。

因为安土重迁,所以周边聚集的都是熟人,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家庭伦理的内容就非常的丰富,我们就会形成家国,家天下的模式,一个大家庭里有一个理性的有见识的说的算的,就赶得上人人投票来的更合理。在熟人社会你每天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没有秘密,一切几乎都是透明的。也慢慢的形成了以伦理关系道德约束为主体的社会裙带。

二、文化修复工程师,从乡村做起。

你可以翻一翻最新的教科书,现在翻译英文God不能用上帝这个词汇了,因为上帝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词汇。

《尚书》:"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尚书·汤誓》:"王曰:"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诗经》:"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诗·大雅·大明》:"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墨子·非攻下》:"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帝山川鬼神。"

《礼记》:"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描绘基督教的那本畅销书也不能叫“圣经”,因为圣人也是中国特有的,圣经是圣人的经典,例如《道德经》、《论语》、《孟子》、《荀子》、《孙子兵法》、《商君书》、《鬼谷子》等等这些都是圣经的范畴。

其中,孔子和《论语》我们最为熟悉,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孔子的《论语》是描绘孔子和学生讲学的对话内容,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实际上他们最重要的是论道,研讨的是大道之学,孔子继承的是周文王和周公旦的学问,是如何辅佐君主,如何修复大道,他继承的主要是周礼,大凡内容便是仁义礼智信,孝悌廉耻,而不是老子所谓的道德之学或者帝王之学。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描绘和预测了王官之学,下逮庶民。

孔子说:礼失求诸野。礼崩乐坏,求诸野。所以孔子是文化修复工程师,要修复的是王官之学,天下没有人可以修复,他来修复王官之学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他讨论的都是如何天下再像以前一样,“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所以要写文化是什么得回到春秋战国以前那个宏观背景下,“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每天都是人头翻滚和战乱,并不是文化繁荣,恰恰是文化崩塌,礼崩乐坏,文化操作系统出现了漏洞,需要孔子来打补丁。

礼失求诸法,法失而妄佞邪僻生。现在的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就是这么粗鄙邪僻妄佞,从城市到乡村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的文化需要修复了,在乡村中文化修复的很重要的一步是经济基础,所以我们把产业振兴定义成乡村振兴的第一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是最终的根本性结果,只要这个根没有彻底的毁掉就可以修复。

在这里也回答那些对文化修复文化复兴失去信心的人们,我们在这里要大写文化,就是告诉大家只有从乡村角度入手进行的文化修复才可能,只有从大局上确定方向,乡村作为文化承载才有的放矢。

三、美学,是中国人的文化本能。

中国人的美学本能是淳朴天真。中国人的美学本能是来自自然,最高级的美是自然朴素的,天人合一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就是自然朴素之美。

天人两分之后的美,开始有了规训,也就是儒家的美,儒雅的美,温润的美。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就是温润之美,儒雅之美。

春秋以后,道裂为百,人伦社会进入权伦社会,儒家的美,转向了法家的美,威严的美,壮丽的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高大的构筑物面前会肃然起敬,这是法家的美,这也是为什么景观造园中运用雕塑屡试不爽。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后来,美退化成了一种灾难,在审美的牢笼里作茧自缚。

今天人喜欢拿极简主义、少即是多来表达建筑、构筑物的美,其实还是中国文化渊源的变形,我们叫合道,他暗合了中国道家的美,儒家的美和法家的美。

 为了避免一场场灾难,我们要学会美的自救。

因为美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文化本能。

审美是凭借工具和设施进行传递和表达的。因为乡村的生产资料和现代互联网信息的剥离导致了乡村的相对落后。落后仅仅是相对的。所以乡村需要拿起现代武器。

四、乡村文化是要与现代工具结合的。


“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同理“没有工具再好的乡村也没有人问知”。乡村文化振兴是要用好互联网、道路体系和政策服务等等的现代工具。所以我说乡村振兴必要的全面贯通的三大基础设施: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和政策一站式服务。信息高速公路对文化振兴显得尤其重要。

物质的基础设施和网络的基础设施都是基本条件。物流通畅和信息通畅是做流动的大前提。尤其是互联网是打破信息封闭和不对称格局的大钥匙,互联网就是一个基础设施,没有人对他过份敏感了!因为“透过互联网一切都有可能,理论是可以共享的,你不必成为多个学位的教授,想法才会受到重视的。互联网是没有偏见的地方,长相、年龄、性别都不重要,你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在过去走了很多的弯路,现在和以后政府主要是服务导向,是在于解决群众的问题,提供基础的信息服务和政策服务,便于群众对接信息和政策,而不是制造“茧房”和封闭。


五、文化振兴振兴什么

文化振兴的内容是要从两个方面去看,大文化是世界主导权的问题,这个要交给国家交给政治机器,小文化是在地的,只有解决大文化方向问题,小文化成长才会健康顺利。所谓小文化就是在地文化,当地的民俗风俗乡规民约,当地的道德建设水平,当地的祠堂房屋家谱,当地的乡贤文化,当地的节庆,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地的手工技艺,建筑,非遗,当地的文艺宣传等等的。

这里既要有当地本土在地化的文化振兴与挖掘,还要有外来元素的融合,外来不一定是文化但会构成在地文化要素的一部分。就像农民要接受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工具,现代化的审美是必要的。

文化振兴无怪乎围绕这些内容,但唯一不同点就是过去的内容和生产方式要换上今天的表达方式。可能是老物件放到新民宿做成了装饰品,可能是要加上抖音微信营销节庆活动,当然思维要有现在的互联网思维、平台思维、轻资产思维、众筹思维、跨界思维、消费升降级思维等等。

文化是一种雄性力量的表达,只有一种文化的优越性明显于其他文化别人才会察觉和选择性认同。而培植这种力量需要土壤和大环境,所以我们要认同文化自信这个前提,要协同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才会有文化振兴。那种根植于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血液是时候从乡村振兴中迸发出来了。

今天我们要以乡村振兴为荣,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己任,只有文化生存、文化发展、文化振兴才有国家精神,才有世界主导权。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与庄子所说的蜩、学鸠、井底之蛙没有什么分别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