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切忌叶公好龙,牛市来了,请相信牛市!

股市的真相: (一) 刚开始投资股市的时候,我就发现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大多公司,绝大多数年份,经

股市的真相:

(一)

刚开始投资股市的时候,我就发现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大多公司,绝大多数年份,经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每年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往往相差很多,有时相差一倍以上。对于股市的波动性,也就有了基本的认识。

(二)

后来经历了牛熊。知道牛市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叫着死了都不卖;而熊市也有一个说法,叫着十八层地狱下面还有十八层。所以,知道牛市最基本的操作就是不操作,叫着躺着睡觉醒来瞎叫;所以,也知道一旦熊市来了,有多快就跑多快,跑完了就不再回头看。

这两个操作的好处是,牛市吃饱,熊市逃跑。

(三)

中国的股市总是大起大落,像一部好莱坞大片。记得07年写过一篇文章:对于朝生暮死的虫子而言,一天就是一生;对于500年为春,500年为秋的古怪的树而言,一年只是一瞬。庄子的《逍遥游》,非常辩证的告诉我们,时间是个相对的概念,长短因生物而异。

如果以股市翻一倍作为一个长期,那么,美国也许要5年,但中国,就是5个月。中国的大牛市,5个月就是一个长期的概念,100个交易日,你可以见证一个股票从冷落、挖掘、吸筹、拉升、盘整、巨幅波动……生生死死的过程,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煞是可观。但正如好莱坞的片子一样,看多了,大抵一开始就知道:喜剧片男女主角不会死,大坏蛋们屡次要干掉好人,但最终被干掉的是他们,虽然,大坏蛋往往不会一次死干净。

中国股市的大多股票,也是如此。所以,一只股票,一旦真正开始上涨,意味着春天来了,秋天还很远。

(四)

但是,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市场总是如此呢?所以虽然知道得很早,我却渐渐的不相信牛市熊市。我一切的买入和卖出,都不是根据市场的情绪,也不是根据市场的判断,我依据的,只是股票贵了还是便宜了这个简单的逻辑。

便宜了,买;贵了,卖。

(五)

但牛市或者熊市的现象,还是可以给人启示的。

这个启示就是,股票也许会沉眠许久,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可能是几年。

但苏醒后,就会回归价值。也许,几年的沉眠几个月的上涨就回归到均值上。

因此,一旦股票上涨,那么,在回到价值之前,就安安心心的耐心等待就好了。

(六)

摩根大通有一个统计,如果一名投资者在1993年到2013年保持满仓投资标普500指数的状态,那么原本可以拿到9.2%的年化回报率;但是,如果这名投资者仅仅只是错过了这一时间段里10个最好的交易日,那么其年化回报率就会下降至5.4%。所以,不仅仅是不能错过几个月,甚至,有些时候,有些天错过了,投资收益也会差很多。但那几天,几个月,都有暴跌的可能。

暴跌了怎么办?那也只能里焦外嫩,因为闪电的时候在场,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暴雨过去,总是会有晴天。如果知道价格会回到价值,那么,开走的车开过去还是会再开回来。

(七)

有些人上涨的时候,股票拿不住,那是因为没有“锚”。不知道价值在哪里。

有些人上涨的时候,股票没拿住,那是因为想做来回多赚几次,那是贪小便宜。

还有的人上涨的时候,股票没拿住,那是因为叶公好龙,不知道龙长什么样子。不知道股票一旦上涨,有一种可能,就是狂飙突进,一去不回头。

(八)

如果认为自己持有的股票便宜,持有的仓位合理。那么,就口头上大惊小怪,内心里波澜不惊。相信历史只是再一次的重复罢了。

重复多的,那就是规律。我们遵循的无非是简单的规律罢了。

低买,然后合理的价格或者高一些的价格卖。

如此而已,简简单单

筹码分布图怎么看?

在 移动成本分布图上主要包含三种颜色的线条,白线、黄线和蓝线。其中白线表示在当前股价下处于亏损状态的筹码(即交易者的买入价高于光标锁定日的收盘价), 黄线显示当前股价处于盈利状态的筹码(即交易者的买入价低于光标锁定日的收盘价)。蓝色线是市场所有持仓筹码的平均成本。

移动成本分布主要包括单峰密集和多峰密集两中形态:单峰密集是移动成本分布所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密集峰形,它表明该股票的流通筹码在某一特定的价格区域充分集中。

单峰密集对于行情的研判有三个方面的实战意义:

1)当主力为买方散户为卖方时,所形成的单峰密集意味着上攻行情的爆发。

2)当散户为买方主力为卖方时,所形成的单峰密集意味着下跌行情的开始。

3)当主力和散户混合买入时,这种单峰密集将持续到趋势明朗。

单峰密集往往是由于股价长时间围绕某一价格波动,前期在上方套牢的筹码基本在该价位割肉,而前期盈利的筹码也已基本在该价位卖出。使当前所有持仓者的成本集中在该价位附近。在图形上形成一个单一的峰形。是筹码转换后的结果。

如华电国际:既没有出现大幅的上涨,也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跌,主要围绕7.6元一线波动。经过长时间的换手后形成了单密集峰的形态。

多密集峰形态:

股票筹码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价位区域,分布形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密集峰形;上方的密集峰称为上密集峰;下方的密集峰称为下密集峰;中间的密集峰成为中密集峰。

根据多密集峰的形态种类又可分为下跌多峰和上涨多峰:

下跌多峰是股票下跌过程中,由上密集峰下行,在下密集峰处获得支撑,而上密集峰依然存在。然后再跌破支撑下行,再在下一密集峰上获得支撑,如此反复,在图形上形成了多个峰形的密集峰形态。

上涨多峰是股票上涨过程中,由下密集峰上行,在上密集峰处横盘整理震荡形成一个以上的上密集峰。

上涨多峰往往是由于主力资金资金在低位大量建仓后,然后不断对倒拉升,在遇到阻力后让股价横盘整理,使其他交易者的持仓成本上移。然后再拉升、再横盘整理,在图形上形成多个密集峰。

如北京银行:即是上涨多峰的形态。在去年快速杀跌至6元上方,买方主力开始大量买入,DDX三线在去年9月份上穿0轴后一直在上方运行,显示主力连续建仓买入,建仓完毕后开始不断拉升,拉升过程中出现了多次的横盘整理。而在图形上也形成上涨多峰的多峰密集形态。

如 建设银行:从图上看,该股在经过2008年的大跌后长时间筑底,在4.7元以下形成了明显的上升三角形趋势。但由于主力资金始终压制价格低位买入,股价未 能形成向上突破。在上升三角形整理进入末端的时候,成本分布上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低位单密集峰支撑,蓄势非常充分。在6月1日DDX出现大红柱,三线开始金 叉上行后,股价终于迎来了爆发的时机。

此外,还可以用移动成本分布进行断弦的压力位和支撑位分析。在当前价格下方有较为明显的密集峰支撑时,股价下跌的概率就相对较小,可能的下跌空间也相对有限。而当前价上方有较重的密集峰时,短线上涨后就会遇到较重的压力。上涨步伐将减慢。

如深发展:出现了连续5根小实体K线的横盘走势。原因正是在经过三天的大反弹后已经遇到了上密集峰的压力。横盘正是为了消化压力出现的结果。需要筹码转换,耐不住盘整震荡的人会抛掉筹码。


真理并非不为人所知,而是不为人所喜。

一、化变数为定数

数学里经常用到“先定型,后定法”、“先化简,后求解”的解题方法。交易中的操作也可以运用这一原理。充满变数的东西是无法把握的,在变数中炒股和赌博没有多少差别。但炒股毕竟和赌博有所区别,就算赌博也有各种技术、千术,股市操作自然也有规则可循。

投机还是投资,在变数中赌博就是投机,在定数中操作就是投资。把投机化为投资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化变数为定数。

这是入门最重要的理念,是决定能否稳定盈利的关键。理念错了,一切努力都会付诸东流。理念对了,就走进了正确的门,只要坚持努力终有成功之时。

二,化技术为本能

如同神枪手,不用瞄准,抬手即发,发之即中。

操盘的最高境界是:不用思考、分析和预测,直接操作,做了就对。

三、不疯魔不成活

超凡脱俗的本领永远不是普通人能学会的,凡夫俗子不管多么出色的老师怎么教都是学不出什么境界的。

人如果不是历经磨难,苦大仇深,是出不了狠劲的;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是下不了决心的;如果不是痴心于一,忘我拼搏,是开不了智慧的。没有被残酷的环境逼得发疯、变态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戏剧般的起伏是开不了眼界,做不了大事的。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就必须多一些为自己喜欢的事着魔的人。

四、操盘是功夫而非技巧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点石成金的技巧,如果存在,也只有两种结果,要么知道的人谁也不会外传,要么所有人都能知道从而失去存在的价值。

功夫是通过长时间的千锤百炼、日积月累形成的。没有功力的支持,任何技术都是浮云。

功夫就没有捷径,就不可能投机取巧,唯有耐耐心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才能功到自然成。真理并非不为人所知,而是不为人所喜。

功夫是上下求索的过程,是点点滴滴磨练和感悟的日积月累,最终的状态只是一个结果。状态是静止的,对没有达致彼岸的人来说,最终的状态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有心学习的人,请重视这个功夫积累的过程。

请有心者记住:操盘是功夫而非技巧。

五、检视自己的内心

有人喜欢问:下单如此准确用的是什么信号,能不能把这套信号系统告诉他。

并非什么信号,一切都只是凭的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里本就包含了信号、技术、模型、操作、分析、预测和心态等一切要素,只是这一切要素都化为了直觉而已。

一切技术要素都是死的,没有灵魂,技术的灵魂是人的感觉。只有一切技术内化成了感觉,不期其然而然,这中直觉才能成为真功夫。只有直觉才能成为真功夫,一切理论、技术都不算,理论、技术都只是纸上谈兵。

直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千锤百炼形成的,是不断检视自己的内心,用正确的心理程序替换原先错误的心理程序,程序稳定之后内化成了本能就形成了直觉。

心理程序都是外界来的,但不分真假是非,顽固地执行着自己的程序,这是一个人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的原因,明明知道不好,但就是改不掉。

修改内心的程序,是一个自我否定与重建的过程。人往往执着于一个“我”,而这个“我”只是一种心理程序,心理程序都是外来的,并非真的自己。人要升华自己,就必须不断斩掉旧我,生发新我。

检视自己的内心程序最为重要,看看自己内心顽固地让自己坚守的那个程序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程序不找出来加以修改,就算一套很好的技术放在面前也是无法运用的,你的程序会让你本能地排斥一切不符合自己程序的东西。

不能修心,就不能进步。所以,检视自己的内心,是修炼功夫的入门第一步。

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无知是要突破的第一障碍。止损的突破是高技术,比造原子弹的技术还高得多、

循序渐进的成长方式,第一步就是突破无知。

功夫的获得不仅仅需要学习,更需要钻研。学习其实解决不了问题,如果别人的东西可以通过学习变为自己的有用的东西,那也太容易了。需要钻研,把没有的东西变为有,这就是发现和发明。

钻研的过程,需要高强度的学习、思考、探索,进而实验、测试以期望有所发现,最终积累自己的诸多发现,发明出一个体系来。这个过程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钻研不仅仅是做到知道就可以了,而是要将功夫练到身上来。两千多年前,范蠡就通过“待乏”原理来进行交易,并在越国当政其间主张稻谷价钱低于30就买进存入国库,高于80就卖出国库存货。这样不仅可以平抑粮价、农末俱利(农民和商人都获得好处),而且能够为国家挣到一笔可观的钱。范蠡后来做生意也就是用的这套“道者,反之动”、“天道好还”的原理。但至今,讲起这些原理,基本没有人不知道的,但放眼人类几千人,做到的又有几人。

知道而做不到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本能化。

学过武的人,都知道攻防的基本技巧,但实战中基本都无法运用。因为临战时,大脑一片空白,根本来不及思考,因而犹犹豫豫,不知所措。而高手,反应和动作形成了自动化,不仅不用思考,甚至看都不看就能打败对手。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种忘我钻研精神本身比知识要有意义的多。

不会不要紧,学了就会;不精不要紧,琢磨久了、钻研透了自然就精了。

有心的人们请记好了,你们下手的第一步就是:突破无知。

突破无知,不是让人给你一个书单,或某个操作程序,而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研精神。

对股市操作不好的朋友,可以留意圈子每天更新个股点评、大盘走势、选股买卖点和技术分享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