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回购4000亿,降准无望,为何市场如此希望降准

【原创】逆回购4000亿,降准无望,为何市场如此希望降准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4月16日,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开展400亿元7天逆回购,结束自3月19日连续18个工作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的局面;4月17日,央行继续开展逆回购操作1600亿元,同时减量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2000亿元,以对冲到期的3665亿元MLF。两天供不应求向市场投放资金4000亿元。

null

按理,采用逆回购操作,地资金市场利率产生积极影响,使利率降低。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两天的逆回购操作,不仅没有能够将利率降下来,反而出现了不太符合常情地波动。4月17日,DR001(银行间市场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盘中一度涨至3.35%高位,而后回落,收盘报3%,为2015年4月以来的首次。较前一日上涨10个基点,并与DR007(银行间市场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倒挂约20个基点;隔夜shibor上涨11.50个BP至2.9980%,创下2018年以来新高。

所以出现这种反常现象,主要是因为此前市场对降准是充满信心、充满期待、充满希望的。而两次较大规模的逆回购操作,等于向市场发出信号,短期内已不大可能再降准。这对市场来说,无疑是失望的。

那么,为什么市场如此看重降准呢?降准对市场又有多大作用、多大效率,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怎样的效益呢?

所谓降准,说白了,就是向市场放水,给市场注入流动性。流动性增加了,资金增多了,可用于投放、周转等方面的资金也就宽裕了,能够给股市、楼市等带来的资金空间也会变大。所以,市场总希望能够降准,而不是提准。

null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都需要把握好度,也都有上限或下限。超过了度、越过了限,就会起反作用、产生反向效果,降准也是。正常情况下,降准对市场是有好处的,是能够带来更多正面作用与效果的。但是,如果降准过于频繁,过于密集,投放的资金过多,对市场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与效果,譬如泡沫、水分等,就会出现各种爆炒、投机,还会引发违法犯罪现象。更容易产生的后果,就是影响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暂停了18个交易日后,央行又推出了逆回购操作,且两天就投放资金4000亿元。原本很多分析认为,央行迟迟不出台逆回购政策,可能是在憋大招,极有可能会出台降准政策。谁知晓,央行可能更担心消化不良,憋来憋去,还是憋出个逆回购操作,只是逆回购的量稍稍大一点而已。

央行所以这样做还是在等待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发布。如果数据不太理想,降准就成了必然。但是,数据公布以后,实际情况是超预期。自然,也就可以放弃降准政策,仍然采用公开市场操作,通过逆回购释放一部分资金了。毕竟,连续18个交易日没有任何动静,市场的观望情绪还是很浓的,有关降准的话题也是很多的。持续不给予回应,市场就有可能会出现过度反应,并有可能造成资金成本上升的问题。尤其是实体企业,融资的难度会更大,成本也会更高。

null

​所以,此次央行恢复逆回购,一来可以给予市场一个正面回应,二来也向市场传递信号,货币政策的目标没有变、方向也没有变,不可能出现大水满灌的现象。那么,货币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出现波动。市场对降准的预期,也会随着逆回购政策的再次使用,而逐步趋于平淡和冷静。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tanhaojun1962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