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知识】二十四节气知识

”,设为星标 2016年11月30日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1月28日

”,设为星标

2016年11月30日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1月28日-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联盟会议中心召开。11月30日,经委员会评审,由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中国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的第31项。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简单来说就是气候变化的时间点。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至”是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命 题 素 材

像二十四节气,会出什么类似的题呢?我们一起猜想下!

语文综合能力素材

201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中“探究性学习”板块就选取了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作为设题材料,展现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9分)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如图)。

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4分)

答:①时间的确定;②习俗;③雨水增多,滋养谷物生长;④农民进入农忙时节。(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4分)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2分)

答:冬至吃饺子习俗的来历。(意思对即可)

(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3分)

答:二十四节气不仅归纳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且和人类的农人安排、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内容正确,2分;使用关联词语,1分)

综合素养知识——物理

“二十四节气”所涉及的物理考点主要与物态变化有关。

1.12月21日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我市恰逢入冬以来第一次寒潮来袭,小凡发现家中窗户玻璃的内表面上结了一层“冰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升华     B. 凝华     C. 汽化     D. 液化

解析: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粒,属于凝华现象。故选B。

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熔化

解析:河水“冰封”中的冰是由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是凝固现象;“雪飘”中的雪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是凝华现象.故选C.

综合素养知识——地理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1.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是(  )。

A.地球绕太阳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绕地球运动  D.太阳活动的强弱

解析: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四季的形成,因此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是地球的公转。故选A。

2.北半球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解析:当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并且北移,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并且南移,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即北半球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故选A。

【二十四节气知识】括号里为答案

1.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哪个地方?(黄河流域)

2.“种瓜点豆”是在哪个节气前后?(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3.哪一个节气有吃春饼和春卷的习俗?(立春,这个习俗也叫“咬春”)

4.农历新年通常是在哪个节气前后?(立春)

5.哪个节气到了,迎春花开?(立春)

6.鱼儿在池塘里度过一整个冬天,要被憋坏了,它在哪个节气时,感觉到春天的召唤,开始向上游,像要把冰面顶破一样?(立春)

7.哪个节气开始,天气回暖,无法形成雪花,下雨天气逐渐增多?(雨水)

8.人们常说“春捂秋冻”,“春捂”指的的哪个节气后的事情?(雨水,因为雨水后天气回暖,但是冷暖变化较大,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所以古人提倡“春捂秋冻”)

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的是哪个节气的事情?(雨水)

10.哪个节气柳树开始发芽?(雨水)

11.哪个节气杏花开放?(雨水)

12.冰化了,鱼儿终于可以跃出水面了,这是哪个节气的事情?(雨水)

13.农历的元宵节与哪个节气相近?(雨水)

14.哪一个节气里,开始打雷?(惊蛰)

15.古人在哪一个节气祭拜“雷公”?(惊蛰)

16.哪一个节气桃花开?(惊蛰)

17.冬眠的动物醒来,爬出洞外活动,这是在哪个节气?(惊蛰)

18.哪一个节气里会有二月二,龙抬头?(惊蛰)

19.“春日农家闲不住,赶马牵牛耕作忙”描写的是哪一个节气?(惊蛰,早春耙地,保证春播的顺利进行)

20.哪个季节表明春季已经过了一半?(春分)

21.“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是什么意思?(春分这一天,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过了这一天,白天会越来越长,夜晚会越来越短,所以会有这种说法)

22.到,海棠花开得热热闹闹。(春分)

23.哪个节气不仅是节气,也是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

24.哪个季节过后,雨水渐渐增多,雨滴变大,太阳光照在上面,形成七色彩虹。(清明)

25.踏青是哪个节气的习俗?(清明)

26.播种的最佳时机是哪个节气?(谷雨)

27.哪个节气,水开始变暖,鱼虾开始在暖海区活动,渔民们开始下海捕鱼?(谷雨)

28.春季里有一个节气,气候温暖,多雨潮湿,雨水大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谷雨)

29.前后,种瓜点豆。(谷雨)

30.牡丹一般在哪个节气开花?(谷雨,牡丹也被称为谷雨花)

31.池塘里的浮萍在哪个时节茂盛生长?(谷雨,一叶经宿即生数叶)

32.哪四个节气标志着季节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

33.立夏之后,有一种动物捕捉大量繁殖的小飞虫,是“农田卫士”,这个动物是什么?(青蛙)

34.芍药被称为“五月花神”,芍药在哪个节气前后开放?(立夏)

35.“立夏挂蛋”是什么意思?(俗话说“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意指随着气温上升,炎夏步步逼近,小孩子特别容易产生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的现象,这便是“疰夏”症状,据称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预防此病。)

36.谷物颗粒已经开始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这指的是哪一个节气?(小满)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翩翩起舞,这是哪个节气的现象?(小满)

38.苦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苦菜花在哪个节气前后开放?(小满)

40.哪个节气时农民一年中最忙的节气(芒种,因为小麦成熟了,而谷黍类要播种了,忙收(忙种)

41.芒种时节,气温升高,炎热的夏天开始了。南方即将进入连绵阴雨的季节?(梅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42.合欢树开花是在哪个节气?(芒种)

43.螳螂会捕猎各种昆虫,对人类有益。螳螂破壳出生是在哪个节气?(芒种)

44.端午节一般在哪个节气前后?(芒种)

45.“麦收如救火,麦收如战场”,说的是哪个节气?(芒种)

46.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是哪个节气?(夏至)

47.夏至的时候,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哪个方向?(正南)

48.杏子在哪个节气成熟?(夏至)

49.鹿角有着非凡的再生能力,每年都会经历生长、死亡、脱落、再生的过程,夏至前后,是鹿角的时候。(脱落)

50.夏至这天,很多地方吃什么食物?(面,也叫“过水面”)

51.小暑和大暑有什么区别?(小和大的区别,指热的程度)

52.小暑时节,三伏天就要开始了,很多地方有头伏吃的习惯?(饺子)

53.地里的西瓜在哪个节气成熟?(小暑)

54.荷花在哪个节气开始开放?(小暑)

二十四节气 

立春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

雨水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也称二月节。万物出为震,震为雷,惊醒为慌,惊慌为乱,春雷为鞭策,劳碌一季重新开端。

春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自此进入春和日丽、万红千翠争媚时节。此时,阳在正东,阴在正西,由此昼夜平分,冷热均衡,为一年中最好气候。

清明

     清明是三月节。清明因其风,温风如酒,清香而明洁。清明风为巽,巽为绳直,故万物至此齐整清明。清明往往在寒食之后,“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清明节后,墙头风急数枝空,满溪红片向东流,该是惜春时节了。

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

立夏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小满 

      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此时,麦气小满尚未熟,麦气是麦子散发的香气,“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小得盈满乃阳气极致所逼,阳气极,火气旺,物极必反,阴气就开始萌生。所以,小满节气的“物至于此,毕尽而起”,是指阴阳关系开始转变——万物尽旅西行,阴起盛,万物才能成熟。

芒种

      芒种为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为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夏至

      夏至为五月中。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一年中最有诗意的一天。夏至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感阴气才掉角。自此阴气在地底每天生长,阳气被逼而火躁,这就是溽蒸,随阴气逐渐上升而小暑、大暑。待阴气彻底钻出地面,天气凉爽,便是秋天了。阴阳之间,就是这样此消彼长,彼此作用。

小暑

      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小暑为六月节,暑为热,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大暑

       大暑为六月中,天热到极点。还是东汉刘熙的《释名》解释得准确,他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立秋

     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处暑

     处暑,七月中。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这个“处”是止,暑气至此而止,开始退伏潜藏,以待来年了。阳气炽热而催熟万物后自然退位,阴气开始弥漫,才秋风渐肃,这就是中秋了。

白露

      处暑为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秋风

      秋分为八月中。秋分至,九十天的秋天就过了一半。春分与秋分都是昼夜平分,只不过春分阳在正东,阴在正西,之后,阳气越来越占上风,雷发声,燕子飞回,夜越来越短。秋分阴在正东,阳在正西,之后,阴气越来越占上风,雷收声,燕飞走,夜越来越长。春分后,春水长流而浩荡;秋分后,秋水蹉跎逐渐凝滞。

寒露

     寒露为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自此,告别了秋高气爽、秋明空旷,白日将变得幽晦,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雾结烟愁。

霜降

      霜降为九月中,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气肃而凝,阴冷凝露为霜。自此,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冬天已经在急迫地叩门了。霜降后之残秋,玛瑙霜天净,芳条结寒翠,圆实变丹珠,烘林败叶红相映,美秋亦是冷酷时节。古人所谓霜,丧也,万物皆因肃寒覆霜皆丧,霜降是一季之结束,在冬藏中,新一季又将萌生。

立冬

     立冬为十月节,立字解见前。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小雪 

     小雪为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白居易诗:“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来自《释名》对“雪”为“绥”的解释,绥是安,霏霏绥绥,天地间就变得静了,更显人声之喧。《广韵》解释“雪”为“除”,由“除”而“洗”,庄子由此引申而用“澡雪而精神”。

大雪

     大雪为十一月节,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

冬至

     冬至为农历十一月中,“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要吃饺子。

小寒

      小寒为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对于神州大地而言,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

大寒

     大寒为十二月中,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冬至一阳初生后,经小寒至大寒,阳气逐渐强大,由下而上,在逼迫寒气以全部能量抵制。由此阴寒密布地面,悲风鸣树,寒野苍茫,寒气砭骨,才是大寒。但大寒后十五日,壮阳就会出地驱逐阴寒,这就是立春。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智德小博士学校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