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胡八一:真实的盗墓贼可比摸金校尉牛多了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人点烛,鬼吹灯 这是《盗墓笔记》中摸金派的不宣之秘。 进入古墓时,先在东南


人点烛,鬼吹灯

这是《盗墓笔记》中摸金派的不宣之秘。

进入古墓时,先在东南角点燃一支蜡烛才能开棺,如果蜡烛熄灭,就必须立刻离开,不能带走任何东西。

相传这是祖师爷定下的一条活人与死人的契约:“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

上面这些盗墓的规则大多是文学杜撰,可历史上真实的盗墓贼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钱是最直接的目的

绝大多数盗墓贼都只是为了填满自己的腰包,干的都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但有这么几个人盗墓,为的却是宏图伟业,国恨家仇,他们也因此被世人铭记。

这些人究竟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历史又对他们有怎样的评价,且听小课一一道来。

曹操

摸金校尉鼻祖

盗墓在我们的印象里,一直都是偷偷摸摸小打小闹,个人或者小团伙作案 。

但实际上,历史上有很多掺杂官方性质的大规模盗墓,甚至为之专门设立了“盗掘办公室”,这个人就是曹操。

史书记载,传说中大名鼎鼎的“摸金校尉”就是曹操设立的。这个岗位专门负责盗墓,及研究如何盗墓。因此,曹操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

但一代枭雄为什么要专门组织人去做这种为天下人所不齿的盗墓行动呢?原因就是为了筹措大军的粮饷。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劳民伤财的事情。当时的军阀混战,曹操打仗一直都是自掏腰包,但没多长时间就支撑不下去了。军队没办法长时间休整,在短时间内筹到军饷成了诸侯们四处杀伐攻战的先决条件。

为了解决粮饷问题,曹操把目光放在了盗墓这个行当上。

众所周知,西汉中期,经历了文景之治,当时的墓葬风气极其奢靡。这也就为曹操偷坟掘墓,盗取金银财宝以充军饷提供了先决条件。

摸金校尉光顾的最有名的陵墓,就是葬有汉朝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芒砀山王墓,这个墓相当于北京“十三陵”的4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

刘武是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弟弟。坐拥300里江山,富可敌国。他的墓室总容积达1367立方米,陪葬宝物非常丰厚,与皇帝享用的规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记载,开挖时,曹操亲临现场指挥,仅凭一次挖出来的宝贝,就养活了曹操手下全部将士3年。

让考古专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是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的,那时又没有大型起重设备,曹操的手下是如何打开陵墓的呢?

这一点史书里虽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不得不说,曹操手下的“摸金校尉”,专业度堪比现代考古团队。

项羽

秦始皇陵第一位“访客”

因为掘开残暴的秦始皇的陵墓是天下所愿,所以项羽的盗墓理由显得更正义了一些:为了“国恨”。

秦陵的修建前后共用了37年时间,但因为江山不稳,后期草草收尾,这也给了项羽挖掘秦陵一个可乘之机。

班固在《汉书》中记载:

“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大师至其下矣。项籍焚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紧闭之祸,岂不哀哉。”

大致意思就是秦始皇的墓地还没有修建完,秦朝暴政就被推翻,项羽火烧秦始皇的墓穴,随行的人都进行了发掘,后来有个牧童拿着火把去墓穴找丢失的羊,失手把秦始皇的棺椁也烧掉了。秦始皇的陪葬十分丰厚,但在几年之间,外部遭受了项羽的焚烧的灾难,内部遭受了牧童失火的祸患,十分悲哀。

虽然项羽没有进到墓穴中,但史书记载中,刘邦依然把项羽判定为盗墓者,并把“掘始皇帝冢”作为项羽的一大罪过,昭示天下。

但有学者认为,项羽掘秦陵记载未必准确,郦道元在四百年后写的书不可信。因为早年史书、比较严肃的《史记》并无准确记录,而现代考古探测发现秦陵“完好无损”。

伍子胥

历史上掘坟鞭尸第一人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伍子胥遭楚国的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亲、兄长均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被迫逃到吴国,并发誓要报仇雪恨。16年后,伍子胥率军攻破楚国城池,成全了吴王“春秋五霸”的地位。

此时位高权重的伍子胥终于有机会一报家仇,可仇人楚平王已去世多年,楚国也已经攻破。但伍子胥不能手刃仇人,仇恨不得发泄,于是他找到修筑楚平王陵的老工匠,逼问出楚平王陵墓所在。伍子胥把仇人的尸体挖出来,用鞭子一直抽了300下,这也就是“鞭尸三百”典故的由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