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直言国风男团是C-Pop希望,《创造营2019》如何将“曲艺杂坛”偶像化?

品牌管理 | 创意行销 | 舆情数据 | 策略咨询 锋芒视点 国风之于偶像养成,意味着偶像养成不再停

国风之于偶像养成,意味着偶像养成不再停留单一属性,增添文化属性,以跨圈层的形式来丰富偶像养成内容体系,拓宽偶像男团的定义边界;偶像养成之于国风推广,亦是相当于一次多层绑定的“曲线救国”,打破了国风与偶像养成的次元壁,让传统文化在互联网语境下焕发新的生机。

锋芒智库丨米洛

“我是赵让,今年18岁,学习唱歌跳舞,快4年了。”

“我叫王孝辰,今年20岁,我学习竹笛12年了。”

“我叫林亚冬,今年22岁,学习了京剧8年。”

“我是秦天,今年25岁,跳舞已经有14年了。”

……

这是《创造营2019》综述VCR的开篇,勾勒出来自各个领域的男团成员们为了梦想深扎苦练多年的成员画像。尽管班主任苏有朋曾在考核中说过:“《创造营2019》是一个唱跳的舞台。”但男团养成,不止唱跳,最终来自传统艺术领域的他们又能否在《创造营2019》的训练当中成为复合型偶像,这是一个待观望的问题。

作为继《青春有你》和《以团之名》之后,《创造营2019》是今年最后上线的一档男团养成综艺,同题竞争之下,开篇视角便是内容竞争的第一战——《青春有你》的综述VCR是以老一辈艺术家的视角谈论舞台和青春,《以团之名》的综述VCR则是强调在中国独生子女一代背景下的“团魂”塑造。而《创造营2019》的综述VCR另辟蹊径,聚焦成员本身,以男团成员的经历和梦想,凝练“赤子之心、乘风破浪”节目价值观,其间也蕴藏了在顶层设计中节目内容与传统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理念。

传统血液的注入

肩负着C-Pop的创新使命

在《创造营2019》第二期节目当中,这群拥有传统文化基因的学员悉数亮相。

20岁的王孝辰,就读武汉音乐学院,学习竹笛12年。对于他的表演,男团发起人迪丽热巴盛赞:“你这很像一位白衣的少年,立在树上,然后吹笛子。”班主任胡彦斌更是现场力邀未来合作,“下一次写中国风的歌,找你来录笛子。”

22岁的张达源学习京剧15年,21岁的林亚冬学习京剧8年,他们组成“京剧兄弟”的表演震惊在场的学员:“要是他们得A,没人敢去battle。”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他们的表演,男团发起人迪丽热巴和四位导师不吝赞美,表示学员们坚持学下来真的不容易。就连评级环节,话不太多的黄立行盛赞他们的学习精神:“我相信这里的班主任都对你们蛮有信心。因为你们如果没有这种学习的一个精神,你不会有今天的表演,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到现在,真的很优秀。” 

其实,饱受传统艺术熏陶的不只他们,外号是“小蘑菇”吴季峰擅长写毛笔字和下围棋,立志“金鱼变锦鲤”的刘谨瑜会拉二胡,还用二胡演奏过《燃烧我的卡路里》;面部技能丰富的林子杰用古筝弹奏抖音神曲《学猫叫》。

可以说,在99位学员当中,除了男团传统意义上所需的唱跳核心技能,不少学员也有与传统艺术相关的“童子功”。虽然他们这些技能未能在首次评级中一一展现,但在未来的路上,这些积累的“隐藏技能”一定会厚积薄发,助力他们走得更远,正如胡彦斌在节目中所说:“我相信最后那个一夜成名的,他一定是积累了很久。”

对于他们的加入,班主任们给予厚望,在此前评级过程中一直强调“这是唱跳舞台”的苏有朋说道:“我们把中国的中式流行音乐希望和重任放在你们身上,你们把你们的能力带到我们唱跳舞台上来。”故而这群血液里流淌着传统艺术基因的学员们身上肩负另一种使命,要尝试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带到现在的主流审美里面,最终走向国际化的舞台。

市场与自身双向需求

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入局偶像产业

客观而言,吹笛子、唱京剧的学员,在一群以唱跳为主题的学员当中,多少有些“另类”。缘何他们要突破“世俗”入局偶像男团养成节目呢?在【锋芒智库】看来,一方面市场需要在某一传统文化领域的“大众偶像”推动文化发展,另一方面,处在小众圈层的他们也渴望通过像《创造营2019》这样大众化、曝光度高的舞台被市场所认可,可以说是互相成就。

当下,传统艺术的传承者依然在市场上有很大需求空间。一曲清扬婉转的《卷珠帘》让古风系歌手霍尊成功进入大众视野;“相思赋予谁,小辫张云雷”,人称“辫哥”的相声演员张云雷是德云新秀,人气更是如日中天,相声文化已然逐渐与当下热门的饭圈文化跨界相融,而这一切只是行业的缩影。

从这些传统艺术文化的学员们踏入《创造营2019》第一步开始,便开始面对饭圈文化。在粉丝滤镜下,吸粉能力高倍放大。当他们个体特色足够吸引到潜在粉丝群体之时,最终粉丝也将爱屋及乌地会爱上其所属的艺术体系,就譬如张云雷、岳云鹏的粉丝喜欢到都会唱《探清水河》等名段一样。

不仅如此,涉及相关传统文化的内容的艺人也会成为自身一大标签,受到大众的喜爱。易烊千玺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曾在《快乐大本营》等节目当中多次展示;徐娇因热爱汉服,还推出了“织羽集”的个人品牌,是汉服圈、二次元圈里有份量的KOL;演员余少群原本是学汉剧出身,多次到《传承中国》当中挑战不同品类的戏曲,得到多位名家好评。这样的市场反响,无不启示着与传统艺术文化相关联的学员们,自身所持的特长在日后还有更多的增值空间。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的首要前提,是觅得一合适的舞台提升自身的大众认可度和知名度。

近年,霍尊、张云雷等人走红,极大地扩大所属领域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这进一步说明传统的国风文化在年轻一代的偶像去引领、传播下效能更优。这也启示着《创造营2019》的学员们,面对新一代的年轻互联网用户,古筝弹唱里不只有《高山流水》,二胡演绎也不止于《二泉映月》,通过与大众流行元素的结合找到新的表达方式,或许效果更佳。

尽管这群传承者在传统文化上根基稳健,能够践行引领、传播传统文化的功能。但在《创造营2019》这一以唱跳为主的舞台上,既有学员品类的包容性但也有原定规则的严苛性,后续考核中他们该如何面对新的挑战,也是一大现实问题,故而能否成为“艺多不压身”斜杠学员的突围,还待观望。

拓宽偶像养成内容边界

国风美助力重定男团审美

《创造营2019》是一档以重新定义男团审美的大型青年团训节目。C-Pop的创新是有传统艺术技能傍身学员们产生的附加值,男团养成是《创造营2019》的核心议题。早期,以军训化的硬核宿舍场景,从舞美层面已为节目品牌价值立下标杆。而如今从内容层面来看,传统艺术文化的融入,以审美的角度可以称之为融入国风美,符合上层文化发展需要,也拓宽了偶像养成的内容边界。

偶像男团的养成本是圈层议题。《创造营2019》是在产品逻辑下诞生的内容产品,以偶像养成为外壳,辅以传统艺术形式为动力,进行节目内容的迭代升级,并实现了跨圈聚合,吸引了多圈层的用户,扩大节目的用户覆盖,提升偶像男团产能价值。与此同时,利用资深的市场号召力在丰富传统文化的场景的同时,也挖掘出传统文化新的代言人,缩短传统文化与大众最后一公里的心理距离,以此增强文化认同感,实现品牌价值落地与传统文化传播双赢。

整体来看,国风传承之于偶像养成,意味着偶像养成不再停留单一属性,增添文化属性,以跨圈层的形式来丰富偶像养成内容体系,拓宽偶像男团的定义边界;偶像养成之于国风推广,亦是相当于一次多层绑定的“曲线救国”,打破了国风与偶像养成的次元壁,让传统文化在互联网语境下焕发新的生机。

在学员触角愈加多元之时,“偶像”也正被重新定义,不再单一的局限在唱跳领域当中,愈加朝着多元化、全能化、精英化的方向,这也是复合型男团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最终,偶像养成与国风推广这一平衡文化与娱乐的跨圈运动,能否在重新定义男团审美的同时,兼顾上层文化需求以传统文化为基底实现C-Pop的复兴,还待观望。

©2019.锋芒影视舆情研究智库.版权所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