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为何愿意西征陕甘,李鸿章刘铭传却都不愿去?

1866年2月,左宗棠在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平息了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余部,为12年的征战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朝廷的封赏自然少不了。早在两年前,左宗棠就升任为闽浙总督,加太子少保衔,赐黄马褂,后又封一等恪靖伯,与曾国荃、李鸿章等同为一等伯爵。

左宗棠以一名落第举子的身份,封疆封爵,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null

当然,对于已经浴血奋战12年的左宗棠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是好好歇息一下,享受难得的和平时光。于是,他提出了削减军队和粮饷的建议,又以闽浙总督的身份,奏请设立了福州船政局,这是清朝第一家制造兵船、炮舰的新式造船企业,因位于福州马尾,又被称为马尾船政局。

可就在左宗棠打算好好打理福州船政局时,朝廷命令他调任陕甘总督,负责西北军务。这让左宗棠着手犯难了。

null

左宗棠早就厌倦了连年征战。1863年,左宗棠还在浙江巡抚任上,就表示在家书中表示,等东南肃清后,当作归计。1866年,左宗棠又表示“颇厌兵事,故急思脱身……作归田之计”。只是,出于报效国家的使命感,左宗棠不得不一次次接受朝廷的任务,继续奔赴在前线。

同时,西北军务错综复杂,光是一个粮饷问题,就足以让人头疼,谁也不愿前往。

曾国藩坐镇两江,无法抽身;李鸿章早已摆明态度,绝不会前往;李鸿章淮军大将刘铭传,在朝廷的严令下勉强来到陕甘,又因李鸿章保荐出任陕西巡抚未成,也谎称头伤后遗症复发,以“脑痛欲裂”为由,奏准获假3个月回籍休养,从此不再前往陕甘……

null

左宗棠如果像李鸿章、刘铭传那样偷奸耍滑,随便找一个理由拒绝前往陕甘,凭他在朝廷里的地位和影响,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他经过反复思前想后,毅然决定接受这个任务,为朝廷分忧。一如左宗棠在家书中所言:

“吾移督关陇,有代为忧者,有快心者,有料其必了此事者,有怪其迟久无功者,吾概不以介意。天下事总要人干,国家不可无陕甘,陕甘不可无总督。一介书生,数年任兼圻,岂可避难就易哉!”

“天下事总要人干,国家不可无陕甘,陕甘不可无总督”“岂可避难就易哉”,多么朴实无华的想法,却让左宗棠与李鸿章、刘铭传等人有了本质的区别。李鸿章、刘铭传等人做的事情,左宗棠一样可以做到;而左宗棠做的事情,李鸿章、刘铭传等人却未必能做到。

null

对于左宗棠勇于担当的精神,曾国藩以钦佩的口吻对人说:

“此时西陲之任,倘左君舍去,无论我不能为之继,即起胡文忠于九原,恐亦不能为之继也!”

在曾国藩看来,如果左宗棠不去陕甘,那么他自己也做不到,哪怕是胡林翼也做不到。

曾国藩对左宗棠给予了慷慨的帮助,不遗余力地为其筹饷。

null

当时,左宗棠手下缺少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他又不愿意调集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藩便主动将自己最得力的大将刘松山以及最精锐的湘军“老湘营”送给左宗棠。后来,刘松山在西征中屡立巨功,对左宗棠帮助极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