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刘大姐

从明佳园出来,沿着明佳路上行一百米,在十字路口对面红旗飘扬处,有一所中学。很多外地家庭,为了陪读,将房子租在明佳园对面小区。小区是一个四合院,院里种了很多柏树,久而久之,“柏树村”就叫开了。

送了一届孩子走了,三年多,刘大姐都在柏树村做保姆。刘大姐不仅炒得一手好菜,还把娃儿管理得服服帖帖。主人家将孩子交给她,都放心。

刘大姐璧山人,六十多岁。

按照她的话说,从璧山坐轻轨,一个多小时,就进城了。方便得很!但就是晕车。刘大姐怕赶车。每次回去一趟,像害了一场大病。因为从她家转到璧山轻轨站要坐很长一段汽车。但不得不回去。所谓每月休息两天,也是回去做农活,忙里忙外,搞不赢。刘大姐出来后,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的老公一个人呆在璧山。每月领了工资,刘大姐就送钱回去,老公等着钱买药呢。刘大姐是家庭的主力,相当于男同志。回去两天,屋内卫生做了,脏衣服洗了;屋后种了几分地,担两挑粪把四季豆、包谷淋了;眼看雨水季节要来,搭上楼梯,上房把瓦重新翻了……刘大姐有一个儿子,带着老婆孩子在西安打工,好几年没回来。刘大姐说,回来一趟不容易,厂里面,又要倒班,时间短,车票贵,娃娃还要照顾。他们不回来,久了,也习惯了。现在还能动,以后动不得了,再说。

刘大姐看起来和她的年龄有些不相符,主人家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面试那天,主人家心想,这个保姆和我老七十多岁丈母差不多,就喊李阿姨,刘大姐赶紧说,哪里有那么老嘛,喊大姐。问她当过保姆没有,她说当过。事实上,刘大姐以前没当过保姆。刘大姐在这点上撒谎,是担心主人不要她。从小到大,刘大姐还不知道撒谎。撒谎时,刘大姐有些口吃,话语也没条理。她好似做了坏事一样,很长一段时间内心都感到不安。庆幸的是,刘大姐越做越好,后来终于稳定了下来。

初次进城,刘大姐有些碍手碍脚,放不开。打扫卫生,擦拭东西都小心翼翼,生怕打烂了东西,赔不起。有一次,擦拭茶几,把一个色彩斑斓的花瓶打烂了,整个上午,刘大姐都惶恐不安,矛盾至极。她把碎片扫了,扔到垃圾桶,想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过了一阵子,她又觉得良心不安,忐忑一片,跑到垃圾桶去把碎片拿回来。等主人家回来,她鼓起勇气如实汇报了情况,并主动提出要求赔偿,说下个月发工资时,从里面扣除。没想到主人家却淡淡一笑,说没什么,那个花瓶不管钱,改天再买一个回来。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大姐在新世纪花瓶专柜,看见那个花瓶是韩国进口的,价值好几千元。主人家的宽容让她很感动。此后,她对主人就更加诚实、敬业。

城里有钱人多,他们生活也需要刘大姐这样老实能干的人。刘大姐不高,一米四几样子,相貌和善,一看就是值得信任的人。主人家里面的钱财随便丢,他们也不提防。买菜花了多少,水电费多少,他们从不过问,刘大姐报多少,就多少。有时女主人还把自己穿旧了,或者是买回来才穿一两次的衣服,觉得不好看,顺手就扔给了她。

让人信得过,还有一个原因。

每月结束,刘大姐总能把这个月的开支,清清楚楚报出来。平常的开销,刘大姐都一笔一笔地记在本子上,规规矩矩的。小葱多少钱,牛奶多少钱,油多少斤,大米多少斤。最后还要总结一下:这个月油吃完了,买了油;永辉超市打折,购买了东北大米,所以这个月开支和上个月就增加了一些。下个月,不买油和米了,开支会减少。另外,这两个月热,打空调的时间长,电费高。缴物管费时,参加了活动,领回一袋大米和两筒纸——这纸还好呢,永辉超市,要卖十三块。

来主城做保姆之前,刘大姐跟着“一条龙”帮忙打杂。跑了一条龙,做过“大席”是不一样,很多城市人,都没有她经验丰富。凉菜、炒菜、蒸菜、红烧、煲汤,样样都会。平常主人家来了十几、二十个客人,她都会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弄出来。刘大姐粉蒸肉做得特别好。肉片肥而不腻、粑而不烂,吃起来醇香满口不说,在粉蒸肉下面,还铺了四季豆、萝卜丝、红苕、南瓜、粉条,五味杂全,清香浓烈。刘大姐刀法好。她切的萝卜丝,甩在墙上,沾得起!但细丝只能凉拌,炒出来,端上桌,就不好看了。刘大姐说,炒萝卜丝、南瓜丝、土豆丝,不能切细了,要切成筷子粗。炒出来,不细不粗,上桌好看。主人家发现刘大姐手脚麻利,会弄饭菜,回家看见屋子里到处打扫得亮堂,慢慢地就给她涨了工资。

但刘大姐从来没觉得自己当保姆比别人低下,相反地,她还从中找到了某种尊严,是过去不曾体验到的价值存在感。我也要与时俱进,也要学习。刘大姐经常这样说。

中午饭做好了,等孩子回来那阵子,上过小学的刘大姐戴上眼镜看报纸。

主人家订了《人民日报》《生活周刊》《南方周末》,刘大姐看了后,吃饭时,就和孩子摆谈,在摆谈新闻时,她也会加上自己的观点。

时间久了,孩子就喜欢上她了,把她当成朋友,在学校遇见的一些逸闻趣事都向刘大姐讲起,甚至把不愿意向父母讲的话题,以及一些学习上的苦恼,都统统向刘大姐倾倒出来。刘大姐呢,也乐意当孩子的垃圾桶。

晚饭后,孩子上晚自习去了,做完卫生,刘大姐就和陪读的家长以及其他保姆在柏树村散步、闲聊,你一句,我一句:孩子班主任是谁,哪些老师教得好,哪些班是尖子班,什么时候月考,某个孩子又得了什么奖。一谈起学校情况,刘大姐如数家珍,说起来头头是道。

慢慢地,刘大姐名声在外,整个柏树村,都知道有刘大姐这样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热心肠呢!

天冷了,有些孩子成了起床困难户,妈老汉不在主城,老师突然电话过去,一节课都上完了,怎么孩子还没来上课。家长一声,糟了,娃儿睡着了。打电话过来给刘大姐,赶紧帮忙去叫醒孩子。刘大姐还在超市上杀鸡,二话不说,赶紧丢了鸡,往柏树村跑。慢慢地,刘大姐成了很多孩子的活闹钟。中午喊,早上喊,不厌其烦;孩子上课,家长上班,他们的包裹,都叫刘大姐帮忙领取。刘大姐上楼下楼,一天跑好几趟,没怨言。大人小孩都喜欢她,孩子买了零食,分点给她;家长来看孩子,顺便提点水果给她。刘大姐呢,也不吃这些,推也不是,不推也不是。

有了名气的刘大姐,最近成了柏树村的稀缺人才。这届孩子还没有送走,已有好几个家庭排着队,争抢着要。刘大姐说,这咋办,选哪家呢!

(作者系重庆南风爱心助学会会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