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修佛才能如佛 境界做佛才能是佛

我们每个修行的人,应该修行心灵的境界,提高素质和档次,超越自己的凡心和心灵的感态,有如一切是一切的高层境界。尤其是修佛的弟子一定要用心修佛,提高心灵的境界和素质,改变人的观点和概念,以及自私自利的狭隘之心,有一颗超凡脱俗的心才能走向修佛的境界。修佛不是外表的感态,也不是山盟海誓,千万诺言,那只是表面的一种心灵表白,而不是真正的做到和做好。修佛是一种做到和改变自己的心灵缺陷,尤其是人的思想境界,和一颗自私自利的贪欲之心,这些都是修佛的障碍和干扰。修行和修佛讲的是起心动念和你心灵的想象,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观点是什么?看法是什么?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才是我们做人的焦点和修行的理念。如果你的起心动念如佛、是佛、成佛、做佛,用一颗佛心的境界来处人处事,一切为人着想不起贪心、贪念,不做小人,不去害人,想到的都是为人、为善的起心动念和心态,这样的心灵境界才是佛的善念善心和善言善行。如果不是按照佛心的境界和佛法的慈悲做任何事情,都不是真正的为人和为人着想。佛心的境界不会有贪念,更不会有贪心,起心动念都会为别人着想,不会自利,更不会贪欲,只能是在佛的境界中去做好自己的人和事,用一颗大爱无疆的慈悲善心去为人着想,助人为乐,帮助别人,有一颗如佛、是佛、成佛、做佛的心去度己度人和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大爱之心和佛法的慈悲。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去慈悲善道,才能走向佛法的修行和修行的境界。

null

    人生的世界和个人的感态,都是人的思想。凡心凡念的日常生存,都在为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着想。难以在生活中敞开胸怀,一心为人,一心向佛,每天想的都不是慈悲善道,这种心态的感觉都是生活的干扰,不可能走入佛法境界的修行。佛法的修行是用心去修行善心和大爱,用心修佛才能如佛。如果用凡心修佛,永远无法和佛法接融。佛法的大爱慈悲是看破放下是喜乐自在,不是拥有和得到。而人心的感态是收获和得到,对人的思想是一种痛苦和损伤。所以修行的起心动念没有佛的境界,没有修佛的心,是不可能达到慈悲的善举和无怨无悔。在修行的过程中注重佛法是心灵的感态,修行佛法是获得佛的精髓改变自身缺陷的源泉。只有用心修佛,修行好心灵的境界,才能如佛、是佛、做好自己的人和事,不会用一颗俗心看待人生之路和未来的生存。只有人心的提高,才能改变生活的价值,改变人生的道理,走向成功的未来之路。人的起心动念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肯定的追求。如果你的想法错误了,会让你事事偏道,看法错了会事事无成,观点错了会找不到真正的人生方向。用一颗俗心和凡态看待生活和人生的价值,你会永远无法振作和努力的进取。如果以佛心的境界和修心的境界做人做事,修行佛法,你就会放下小我,追求大我的大爱之心,积下功德无量和善道善行,不会计较生活的每天每日,更不会计较过往的失败和当下的困境,一切苦难和不幸都会用修行心灵的境界去改变,用佛法的慈悲去做到。

null

因此,心灵的境界才是修佛的基础,心灵的大爱才能修行佛法的慈悲,佛心的境界才能让人一心向善,无私无欲才能改变人心的自利。用这样的心态修行心灵的境界和佛心的境界,才能走入佛法的行列和修行的法道。宇宙九天万物神佛,都是天道成佛、成神、成仙、成道,我们人心的修行也是一样的,只有超越自我和心灵的境界,才能走向佛法的境地和修行的慈悲。人心本身有误,做事本身有私,一切自利的心都是因为人的贪欲和狭窄,不懂的大爱之心和佛心的境界,才使人心执念痴迷。开阔不了胸怀,做不到无私无欲,只看咫尺之地,看不到远方的蓝天,往往会为一些小利,放弃大的事物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更使自己无法释怀,去超越自我的心态,解脱人生的烦恼,难以看破放下超越心灵的境界走向无私的佛心,不在乎一切,用佛心的境界和佛法的慈悲,看待人生的道路和生活中的一切。要想达到如佛、是佛必须要把佛法和佛心的境界融入到生活和人心中去,才能真正的改变自私心的执念,人性的痴迷。只有这样的境界和改变的方式,人心的感态和自我的自利,才能彻底的放下,不受世俗的干扰和凡心的破坏。万事的超越和心灵的放下,才能真正的从自私中解脱出来,走向无边的佛法,做无量的功德,积下善德善果,弥补前生今世、累生累世的业力和罪孽,把自己的命运和人生的未来用善道慈悲,滋润和改变,成为人生的福乐和福德。佛法的修行和人心的境界,相辅相成,阴阳相合,人生的自我和所做所为,都是我们未来的虔诚福报。因缘因果,命运和今生都是该珍惜的一切,只有做好做到,才是我们真正的境界和修行的法根。佛心的境界和心灵的境界,都是积累的善德福心和大道无为的境界和未来的福报。

null

  所以说,用心修佛才能如佛,境界做佛才能是佛。在我多年的修行悟道中,一直认为修行和感悟,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悟道,在悟道中提高境界的修行方式,就是一种真实的改变和做到。因为人在生活中都会萌发一种自私自利的心态和唯我独尊的感觉,如果每个修行的佛弟子都在生活的现实中做好人生中的一切,承担起自己的人生责任感,用爱心和做到去帮助和爱护自己的亲人,不去自私自利,用一颗责任感的心帮助你身边的人,关心和爱戴他们,没有分辨之心,不分彼此,无怨无悔的做到和付出,这才是佛心的境界。如果做不到这点,一直斤斤计较不能包容理解,或者是有分辨之心,都不是佛心的境界和佛法慈悲的大爱。生活中的一切就是检验每个人的真理和标准。因为生活中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和做人的感受,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事事不去在意,在利益面前不去争端和计较,才是佛心的大爱和善心的慈悲,能够做到这些才是真正佛心的善道和做人的善行。一切人生的考验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在见证每个人的善心、恶心、慈悲和忠孝,如果不能够过关,做不到最好,都是一种飘渺和虚无。能够过此生活中的一切关和做人的一切道理关,你才是一个真正的善心、善道、善行、善悲的慈悲中人和大我大爱的佛法中人。只有这样的境界和修行的法理,才能真正的改变自身的缺陷和人心的自利。每个人做人做事都能够放下个人的贪心私欲,才能真正的修行佛的境界和得到佛法的加持,给予你的庇佑和帮助。如果人心达不到佛的标准和修行的境界,我们每个修佛的弟子就应该继续去努力和做到,改变和修行,这才是我们应该所求的大道之法和无为的境界,去走向人生的彼岸和光明的顶点,用佛法的慈悲和修行的境界来改变人生的一切和做人的道理,用大善大德和大我大爱之心,走向修行的境界和佛法的慈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