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4场演出实现过往一年收入,“五一”上昆全本《临川四梦》到香港

4月28日,随着上海昆剧团三地版《牡丹亭》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持续已近一个月的粤港澳大湾区巡演即将

4月28日,随着上海昆剧团三地版《牡丹亭》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持续已近一个月的粤港澳大湾区巡演即将迎来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香港。5月2日至5月5日,上昆将至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上演全本《临川四梦》,本次巡演也将迎来最高潮。

一路演,票房口碑双丰收

近年来,上昆每年围绕重大主题策划推出巡演,从《临川四梦》到全本《长生殿》,再到团庆40周年,市场效应每年上一个台阶,品牌效应迅速放大。数据统计,上海昆剧团2013年演出112场,2017年287场,5年时间增长了260%。2013年上海昆剧团演出收入189万元,2017年1045万,5年时间增长550%。全本《长生殿》2017年上海大剧院演出,四场演出收入160万元。这个数字与六年前上昆每年完成的演出收入大体相当。换言之,现在上昆四场演出实现了六年前一整年的演出收入。

4月6日,上昆在澳门大学举行了昆曲普及导赏及演出,打响了此轮巡演的头炮。4月26日,上海昆剧团携浙江昆剧团、湖南省昆剧团在深圳保利剧院联合演绎三地版《牡丹亭》,这已经是上昆连续第七年来到深圳演出,一路走来,昆曲文化已经在这片土地觅得了不少知音。“昆虫”们自发组成了深圳昆曲研习社,又获得了官方认证改名为和雅昆曲协会。深知上昆的品质和影响力,这次的深圳演出,广东的“昆虫”们都争相购票。4月28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同样的阵容同样的演出,拥有两千多个座位的中山纪念堂在开演前一票难求、座无虚席。

一路讲,传播昆曲文化

前海春色如许,千秋昆曲问源。4月25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在深圳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成为深圳前海文化讲坛的第一名演讲者。她以上昆为例,介绍了上昆这40年一路走来的经历,展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收获的勃勃生机。

上世纪90年代,昆曲曾被视为“可以送进博物馆”的濒危剧种。上昆也经历过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都多的艰难困境,可如今,上昆不仅逐步走出了困境,而且在人才培养、剧目建设、市场培育等方面开花结果,迈上了良性发展的复兴之路。上昆在各地的演出中,超过80%的观众在40岁以下,他们自己掏钱买票进剧场,这是一个剧种最鲜活的生命力。如此可喜的变化,得益于上昆20年来如一日的进校园普及推广以及对“昆虫”的大力培养。

一路谈,挖掘市场可能

每一站热演带动了昆曲市场在当地持续升温,演出商们坐不住了,纷纷找到上昆洽谈未来的演出计划。目前,上昆已经确定和香港八和会馆联手推出昆粤版《雷峰塔》,将在深圳、东莞、惠州、厦门等地的保利剧院上演五场,更多商演邀约也已经在排期中。

这些年,随着上昆演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递增,谷好好越发感受到文化自信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去年德国柏林戏剧节上,上昆完美地呈现了全本《临川四梦》,让欧洲观众如醉如痴地领略了这部东方戏剧经典的隽永魅力。当地主流报纸《镜报》以《致敬中国昆曲》这样的醒目大标题予以整版的重点报道,中国驻德国文化参赞披露这是中德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当文化成为一种自觉,经济也必将如虎添翼。此次巡演,上昆主动践行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设立四站重点巡演城市,便是以文化的互联互通助力构建多元湾区,寻觅昆曲发展的新机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