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婵:我们不是女权主义者

孙淑萍:他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纪实 文/郑淑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是一个生活简单的人,只

孙淑萍:他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纪实

文/郑淑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是一个生活简单的人,只习惯于往熟悉的地方购物或消费,平时去修剪头发的理发店,也总是那么一两家。其中有一家,店里的发型师是妯娌俩。她们关系融洽,手艺娴熟,态度认真,重要的是她们乐观开朗、说话幽默,乏味的等待时间很容易打发,我很喜欢去她们店修剪头发。

那位年轻的小婶去年又添了一位女儿,虽然她只有二十六岁,不过这已经是她的第三个女儿了。她常常一边忙手头的活,一边训斥不听话的孩子。年纪大的那位理发师,因为孩子成绩差,晚上常常是一边给顾客做头发,一边辅导孩子作业。

我问她,你们这么忙,为什么不让孩子的爸爸辅导孩子作业,或者分担一些家务活,减轻你们的负担?心直口快的小婶马上回我,她们家是不怎么需要男人的。她们俩负责赚钱做饭炒菜清洁工作照顾孩子还包括辅导作业,而她们家的男人只负责管钱管人陪吃陪睡。

我说你们怎么适应得了呢?她们的回答则是,每次抗议,他们家的男人都会说,谁叫你们是女人呢,这些都是女人该做的事情。

这家男人的话似乎很有道理,做饭炒菜搞卫生是女人的事情,生养孩子辅导孩子作业是女人的事情,而剪头发挣钱也是女人的手艺,认真分析一下,她们家确实不怎么需要男人。最后妯娌俩感慨:没办法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孩子都生了,只能认命。

三八国际妇女节刚刚过去,都说女人是弱势群体,设立妇女节是为了保护妇女的。但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我身边的女性同胞们好像并不需要保护,她们不仅能保护好自己,还能照顾好男人。反而是很多男人在家庭里似乎失去了自理能力,他们才是需要保护的群体。

他们一旦离开女人便会三餐飘零,束手无措。一个失去女人打理的后院,便会使拼搏在外的男人不安宁,失去一个家的真正意义。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一个女人在家庭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男人。

不过从整个社会层面看,由于文化思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封建社会虽然已成为历史,可重男轻女的思想却一直存在。俗话说,存在即是合理,一种思想只要有适合的土壤,它就永远不会消亡。因为男人在家庭中,面临一个传宗接代的任务,在社会分工中,他承担着更重的社会责任,而这些便是重男轻女思想最肥沃的土壤。

如果一个女人执意要跟男人争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那她就要跟整个社会的土壤对抗,而这种对抗一定会以女人失去自尊为代价的,古今中外,例子不胜枚举。虽然中国历史上也曾有母氏部落,目前世界上也有母氏部落或民族的存在,甚至还有不少女性以国家元首、政治家的身份活跃于政坛,但仍然改变不了“女性的软肋是政治,女政治家的软肋是性别”的现实。 所以从社会形态来说,重男轻女这种现象仍将继续存在,而男性的社会作用也重于女性。

不管从女性在家庭里发挥的作用看,还是从男性在社会里发挥的作用分析,都无关乎平等或者不平等,他们只是分工不同罢了。然而,我还是喜欢法律上说的男女平等。

法律上说的男女平等,指的是男女在人格上的平等,各种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包括法律赋予的人格尊严权利。我常常看到,每到三八节,很多女性朋友们便会自封为“女王”“女神”等聊以自慰,恨不得鸟瞰天下,俯视男人,似乎在这一天就能实现女人优越于男性的待遇。

而我比较不自信,我甚至在这个节日里,似乎看到男性朋友不屑的眼神:想在男权社会里称女王,敢情是做梦吧。称王称神我固然不敢,不过,争一下人格尊严权,我还是敢的,毕竟有国家法律撑腰,脊梁骨也比较硬。

而女权主义者们,则对于女性自己庆祝三八妇女节常常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们认为正因为有了这个节日,才说明了男女的不平等。事实上,连“妇女”这个词,在现实生活中,都带有贬义色彩。《礼记》里有“妇者,伏也”一说,意为屈服于人。

在“男”与“女”、“少男”与“少女”、“女性”与“男性”这些涉及性别的词语中,都能找到形成矛盾的一对词,惟独“妇女”一词找不到反义词,这难免让人对此产生更多误读。其实不管是女权者还是一般的女人,歇斯底里争取的无非也是跟男人一样的人格尊严权利。

所幸,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男性大多还算是尊重和爱护女性的。我偶尔也在课堂上调侃一下男生,要多尊重一下女生,女孩子是弱势群体。班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男生哀怨的抗议声:他们才是弱势群体,他们才是需要被尊重的对象。

有男生迫不及待站起来说:他在班里被女生欺负,在家里被妹妹欺负。他父亲是个女儿控,妹妹在家的地位最高,自从妹妹出生之后,他一直生活在重女轻男的氛围中,感觉自己很压抑。其他男生也纷纷像窦娥似的伸冤,家里有妹妹的,都是重女轻男的。

这些男生虽然说的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一个事实,父亲喜爱女儿这个细节,大概是可以理解为爱护和尊重女性吧。

然而,我也目睹过很多重男轻女的实例,本着“女人不为难女人”的想法,我原本不忍心苛责同性,可是身边有些女同胞相当的愚昧无知,她们甘愿充当侮辱自己同性的先锋。而这些不尊重女性、甚至践踏女性的常常不是别人,而是被践踏者的妈妈或女性亲戚。这些妈妈级别的女人,因为自己从小被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长大,自己当了长辈以后,常常也会变相的虐待自己的女儿或身边的女性。

《红楼梦》里的宝玉就说过这样的话:“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她们总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整天标榜自己传统贤惠、遵规矩、守道德,然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身边的同性,认为她们漂亮出格不守妇道,恨不得世间所有的女性都过得比她们压抑比她们不幸,维护男尊女卑的陋俗比起男性来更不遗余力。

她们在男权的威严下唯唯诺诺,而在自己的同性面前却又张牙舞爪耀武扬威。这些人当了婆婆后,大多也会变相虐待自己的媳妇,不仅要媳妇低三下四伺候长辈,还要三从四德服侍她儿子。古往今来,文学作品记载的,影视荧屏上演的,这样的女人数不胜数,她们是封建道德男尊女卑的卫道士、践行者。

最近的热播电视剧《都挺好》,讲述的就是一个在妈妈重男轻女的思想下儿女长大后的悲凉故事。不仅女儿活在原生家庭的阴影下,长大后的儿子也同样敢于对妹妹和妻子施展暴力。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如果一个女人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这除了会让自己的女儿活得压抑,也会让儿子埋下长大后不尊重女性 “种子”。

好在这样的女性毕竟是少数的,而且她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年长一辈,她们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成了历史。而当下的年轻妈妈,大部分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们崇尚民主自由快乐。而一个生活快乐的女性,她对身边的人往往也是善良宽容的。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会折射在社会对女性尊重程度上。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女性受尊重程度就会越高。像我们这些最普通的女性,虽然简单平凡,既不潮流,也不抱残守旧;既不是卫道士,更不是女权主义者,但我们热爱生活,默默为家庭付出,为社会贡献,为人类延续生命,我们是一群最值得世人尊重,值得让世界温柔以待的人。因为善待了女性,便是善待了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