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杰:白鹿原与白鹿传说

西安东南靠终南山余脉篑山有以白鹿命名的一道原,位于蓝田县、长安区、灞桥区境内。《后汉书• 郡国志》有

西安东南靠终南山余脉篑山有以白鹿命名的一道原,位于蓝田县、长安区、灞桥区境内。《后汉书• 郡国志》有记载:“新丰县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水经注》《太平寰宇记》也有“平王东迁时,有白鹿游弋于此原,以是名。”
《晋书•帝纪第一》记载:三国时司马懿领兵和蜀国征战,在陕西“获白鹿,献之。”魏明帝曹睿称赞司马懿是:“昔周公旦辅成王,有素雉之贡。今君受陕西之任,有白鹿之献,岂非忠诚协符,千载同契,俾乂邦家,以永厥休邪! ”所获之白鹿是否在白鹿原附近已无关紧要,反正证明了陕西出白鹿。古时以为白鹿祥瑞,称鹿为 “仙兽”,是长寿的象征。神话传说白鹿能活到千岁以上。白鹿世所罕见,特别珍贵,白鹿也称天鹿,《瑞应图》记载:“天鹿者,纯善之兽,道备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则见。”
中国邮政发行的《福禄寿喜》邮票,第2枚“禄”, 其票面图案中的鹿就是白鹿。
如今,白鹿原一帯很多地名都和白鹿有关。可能是生活在这一道原上的人们,永远记着这只能带给人们吉祥康乐的白鹿的原因吧,传说中白鹿在东南方向经过的沟被叫作“鹿走沟”,白鹿绕行一周的“无村庙”起名“鹿走村”“鹿走镇”,白鹿小憩过后迷失方向的村叫“迷鹿村”,白鹿迷路后曾跑到的原坡名为“鹿到坡”,把白鹿最后从西原下坡进入浐河川经过的村叫作“神鹿坊”。这真是让人感慨!几千年过去了,人们仍然在心中纪念着这只神奇的白鹿。
白鹿原古时又称为万寿山、长寿山、首阳山。自从白鹿出现,原上便成为五谷丰登的粮仓,旱涝保收,有苗就能长,就有好收成。因之白鹿原 有句民谚,流传了几千年:“白鹿原、长寿山,见苗收一半。 ”
白鹿原远古时期就是人类居住繁衍生息的最佳之地,依山傍水,水上之洲,也叫“华胥之渚”。明清记载的上古时代的华胥氏在陕西蓝田,《纲鉴易知录》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 注云:“华胥,在今陕西蓝田县,小渊曰渚。”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的华胥陵,相传是伏羲和女娲之母华胥氏的陵冢。

白鹿原不远处有距今78-85万年前蓝田猿人遗址的公王岭,东边不过10公里处是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典型代表的半坡遗址,历史上,白鹿原曾先后两次建立过“白鹿县”。 秦汉时期,白鹿原地处京畿,为“上林苑”一部分,相传赵高指鹿为马故事中的鹿,就是从白鹿原上捕获的。
白鹿原文化积淀非常之丰厚,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李白、白居易、杜牧等30多人在此留有诗篇。明代陕西提学副使敖英曾作《鹿原秋霁》诗:“雨过梧桐夜气清,隔林双鸟说秋晴;云收秦岭撑重碧,风动荞花弄月明;白鹿何年呈上瑞,丰原长岁获两成;菊英满泛新醅绿,对酌斜阳颂太平。”


(马勺脸谱“白鹿神”张星为陈忠实先生绘制)
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使这座沉寂多年的古原又苏醒了过来,“白鹿终又呈上瑞”。 小说《白鹿原》描述白鹿的传说的一段文字非常精彩,引人入胜,特录于下:
“很古很古的时候,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莹亮剔透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飘着从东原向西原跑去,倏忽之间就消失了。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鹿飘过以后麦苗忽地蹿高了,黄不拉几的弱苗子变成黑油油的绿苗子,整个原上和河川里全是一色绿的麦苗。白鹿跑过以后,有人在田坎间发现了僵死的狼,奄奄一息的狐狸,阴沟湿地里死成一堆的癞蛤蟆,一切毒虫害兽全都悄然毙命了。更使人惊奇不已的是,有人突然发现瘫痪在炕的老娘正潇洒地捉着擀杖在案上擀面片,半世瞎眼的老汉睁着光亮亮的眼睛端看筛子拣取麦子里混杂的沙粒,秃子老二的瘌痢头上长出了黑乌乌的头发,歪嘴斜眼的丑女儿变得鲜若桃花……这就是白鹿原。 ”


彩墨画《白鹿》杨庚绪绘

朱文杰:1948年生于西安,现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文史馆馆员。系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 《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邮票上的美丽陕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