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中药会伤肾

近年来,中药肾损害的报道屡见不鲜。中药的毒性具有广义性和狭义性,广义上是指药物的偏性,狭义上是指药物

近年来,中药肾损害的报道屡见不鲜。中药的毒性具有广义性和狭义性,广义上是指药物的偏性,狭义上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说过:“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盛。”可见,中药的&ld...

/

近年来,中药肾损害的报道屡见不鲜。中药的毒性具有广义性和狭义性,广义上是指药物的偏性,狭义上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说过:“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盛。”可见,中药的“毒”是相对而论的。

随着临床应用及中药现代研究的深入,近年报道的产生肾毒性的中草药有120 余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损害肾小管,如雷公藤、关木通、鱼胆,会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导致急性肾衰竭。

2.损害肾小球,如苍耳子含毒蛋白、苍耳毒苷等成分,损害肾实质细胞,导致肾小球变性、坏死。

3. 损害肾间质,如关木通可致肾间质线粒体变性、肿胀,部分微绒毛肿胀、排列紊乱。

4. 中药溶血反应致肾功能损害,如水蛭、蜈蚣、海马等。

5.肾炎样改变,如土荆芥、槟榔、巴豆、牵牛子等。

6.某些含重金属药物(朱砂、雄黄等)抑制某些酶活性导致肾损害。

之所以酿成“中药性肾病”,多是由于滥用、过量使用有肾毒性的中药,或轻信偏方、验方、秘方等所致。其中,有不少是由于品种混乱导致中药误用所引起。在中药里,不少品种有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由此引发了很多药物误用事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