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需要越狱

5 月是“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日子,所以我喜欢5月的阳光,充满生命的真实和平淡。

古人讲“诗言志”,那是王权压抑下的无奈,和体裁无关。文学作品说到底是对自我心理与社会形态的诉说,因此轻重是给被接受者的,和作者真的没多少关联。

一直喜欢古体的诗歌,也许是相信了隐晦,五言、七句就够了,简单的搞复杂了,那是自欺欺人,没什么用处。虽然有些看不明白,那也是自己的问题,怪不得诗歌本身。只是现代诗歌走远了,赶不上节奏,象流行与古典的结合,唱出来有点难。

null

有人说:“诗歌,就像一个被判了无期徒刑的人,再也不会去思考自己与牢狱的关系。”我们这些喜欢诗歌的人,是否就是她的家属,或是同监的狱友,只不过是有期限的。所以,我们需要思考,想着怎么越狱,获取自由。但是,结果发现这根本就是一场梦,因为诗人的定义已成为:我是在诗歌这座牢狱中降生的人!天生如此,人力何为?当习惯成了自然,自由也许就变得累赘,束缚了她的本性。诗歌也有权利,应该尊重她。

诗人出生在牢狱中,这是宿命还是一种状态?诗人没有答案,诗歌不置可否。

窗外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和自由的权力,都在等待着她与她们的光临,难道黑暗比光明更加美好?我们听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牢狱里诗人的呐喊;我们说过“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这是被判了无期徒刑的诗歌的自恋。我们看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监狱的结论。

原来,诗歌正在成为一座牢狱,因为诗人写出了世上最凄凉的作品——诗歌!诗人是孤独的,诗歌是凄凉的,她们形影不离的透过牢狱的窗栏,体会自由的意义。

null

真正的诗人始终思考着一件事情:越狱!正因为我们被判了无期徒刑,越狱将成为我们第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越狱,是为了找到真理。因为我们相信,没有谁是天生的罪犯,哪怕她降生在牢狱里。

诗歌需要越狱,就象婴儿一定长大,不然就是死亡。

诗歌需要越狱,因为诗人渴望自由,牢狱没有感情。

诗歌需要越狱,只有真相得到澄清,生命才有希望。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