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卓越计划,培养“四有”好老师

积极实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四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攻坚行动,书写教师队伍建设“奋进之笔”。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到2035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关键、是基础、是保障,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改革开放40余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当前,教师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如何有效破解发展瓶颈问题、快速步入教育现代化之路,是我们必须共同面对、亟待突破、必须逾越的。清醒认识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育还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

教师教育亟待振兴发展。长期以来,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投入支持不够,生源质量普遍出现下滑,距离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培养培训质量难以适应新时代需要,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等等。

教师待遇亟待加强保障。近年来教师平均工资实现了连年增长,已属不易。但是由于部分地方重视不够、政策理解偏差等原因,还有少些省份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仍相对偏低,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岗位吸引力不高,教师待遇不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从教。

管理体制机制亟待理顺。编制依然紧张,结构性缺编和城镇“大班额”现象还存在。“县管校聘”改革、学校人成为系统人的身份变革在一些省份还是推进不力,中小学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需要进一步优化。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普遍需要提高,教师培训、教研等基层组织逐渐弱化,考核评价机制尚待完善等等。

教师教育体系亟待加强。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开启了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的转型,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师范院校办师范动力不足。师范生培养数量结构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参与度不高;师范生培养质量仍然有待提升,与中小学对更多优秀教师的需求仍然存在差距;教师教育的专业性仍须强化,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信息技术亟待深度融合。面向2035年,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信息技术从低阶到高阶各个层次的挑战。特别是在育人目标上,教育由工业社会所确定的培养合格劳动力定位,逐步转变为人工智能时代供给创新型人力资源,帮助学生在新的社会就业体系实现自我。在未来人工智能环境下,教师工作面临着重新塑造职业定位的新挑战。

全面落实改革的新举措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先导性、关键性、基础性工作,必须抓紧抓好抓实。我们积极实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四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攻坚行动,书写教师队伍建设“奋进之笔”,挥就让教师有获得感的“得意之作”,做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答卷”。

启动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印发“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加强师德教育,上好师范生师德第一课,出台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标准,推进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持续推出一批让人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弘扬以“西迁精神”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爱国奋斗精神,注重宣传感召,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努力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教师教育要遵循“服务大局、加大支持、增强动力、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二十字方针,大力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一是明确师范院校主体的体系。师范院校评估要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确保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二是推进师范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推进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工作,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实施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三是推进教师培训专业化。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为宗旨,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推动各地开展大规模教师培训。四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推动管理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教师管理制度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以教师资格、职称、聘用、考评等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工编制配备管理办法,提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建立“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提升教师地位待遇。要关心教师工作生活,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使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一是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凸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二是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三是深入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鼓励提标扩面。四是加大表彰力度,分级建立教师荣誉表彰体系,扎实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