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鸟巢”到“冰丝带”

来源:北京日报  

zzp94212_b.jpg

李久林:北京城建集团副总工程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从“鸟巢”到“冰丝带”,大约3.5公里,李久林“走”了10年。    

“鸟巢”见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传奇,也记录着李久林曾经的奋斗。正在建设的“冰丝带”则期待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正书写着李久林当下的努力。

“我感恩这个时代给予我们如此多的机遇。”这位北京城建集团副总工程师说。  

与机遇相伴的,总是挑战。  

“冰丝带”即国家速滑馆,高钒封闭索,是李久林和同事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场馆将建设世界体育场馆中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生根于碗状看台顶部周圈环桁架上的钢索网结构,最大跨度达到198米×124米。”李久林解释。    

沿用国外技术,风险低,压力小,但成本高,建设周期也受限于人。“我们建设的是北京冬奥场馆,更希望能突破技术壁垒,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李久林开始“自找麻烦”。    

心所向,行所至。想请李久林谈谈建设过程的艰辛,可他憋了半天,也没能描述出细节,只是说:“索网结构已经成功完成张拉,填补了国内首个大吨位、大面积的超大跨度单层正交索网同步张拉技术空白。”不仅如此,这项建设还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大大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要建设柔性屋面,玻璃幕墙涉及的玻璃足有3000余种规格尺寸;在低纬度的北京打造“滑得最快”的冰面,其面积还要刷新亚洲之最;建一座智能场馆,将制冷产生的余热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类似的挑战,在“冰丝带”比比皆是。    

李久林不惧麻烦,而且有信心一一实现。信心哪里来?    

“信心是在很多重大工程中积累起来的。”李久林说,比如在“鸟巢”之前,中国的建筑造型多是见棱见角,而鸟巢的设计几乎没有横平竖直的线条。建设这样的场馆,非线性和异型钢结构,用传统施工方式无法满足。“我们在国内首次引入了BIM技术,原本平面的异型结构能够立体地展示出来,并在电脑中精准地计算出每个节点的施工工序和细节。”    

信心,还来自精细化的管理。    

建设“鸟巢”时,9个钢厂、1600公里运距、3个拼装单位、几百名焊工、30万延米的焊缝……每一个环节,李久林都要把关,“当年,团队研发了一套钢结构管理系统,实现了钢结构加工、运输、拼装、吊装、焊接、检测的全过程质量管控。所有人各司其职,所有工作数据化展示。”    

建设“冰丝带”,精细度再“升级”。“建设工地更像是‘组装车间’,大部分‘零配件’都是在厂家定制好,拿到现场直接拼装,”李久林解释,“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外部钢结构同时组装,屋顶索网插缝编制……通过数据信息分析让更多工序同步进行,尽量压缩空耗时间。”  

李久林依然不满足,他树了个目标——“‘冰丝带’的质量水平一定要超越‘鸟巢’。”(刘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