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按喇叭近九千人被罚 重庆交巡警提醒:路上安有声呐抓拍设备

今年4月,重庆35套针对在主城禁鸣区内机动车违法鸣喇叭的声呐抓拍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对一部分市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路上“催人奋进”的长笛声减少,城市更安静了;也有部分市民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车辆出厂就装上的喇叭,凭啥不能按?按了还要罚款?

近日,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深入走访市交巡警总队,总队民警不仅解答了市民的疑问,还揭开了重庆禁鸣区实施8年以来,禁鸣区执法背后少为人知的艰辛。

null

渝中区中山一路的声纳抓拍系统

null

民警傅光涌介绍声呐抓拍设备诞生的幕后故事

设置禁鸣区后

机动车违法鸣喇叭投诉量激增

按照相关要求,重庆市于8年前将内环快速路以内及周边重点城区纳入禁鸣区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

重庆市交巡警总队秩序支队民警傅光涌,这8年来一直参与治理交通噪音方面的工作。

回忆起刚刚设置禁鸣区那几年,傅光涌说:“在实施禁鸣以前,我们也一直有接到市民关于车辆禁鸣区违法鸣喇叭的投诉,但数量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大货车常出没的路段和夜间的小区、医院周边路段。”

在设置禁鸣区、实施禁鸣以后,交巡警加大了执法力度和宣传力度。“但在设置禁鸣区后,关于车辆违法鸣喇叭的投诉却激增,其中个别拥堵路段的长鸣喇叭较为突出。因为禁鸣区内鸣喇叭是非法行为,很多一直受机动车鸣喇叭噪音干扰的市民发现这事儿成非法行为之后,就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来应对那些违法鸣喇叭的司机。我们马上意识到,当时依据设置禁鸣区以前的一些鸣喇叭投诉数据做的规划,有点盲目乐观了。”说到这里,傅光涌满脸哭笑不得。

null

声纳抓拍系统融合了阵列检测声源定位和视频检测等技术。

null

车流量大、交汇路口多、易堵的路段将重点进行监测抓拍

第一阶段

取证难、治理难

重庆市针对禁鸣区内鸣喇叭行为的执法手段,按声呐抓拍设备体系的完成度,大概可以分为3个阶段。2017年之前这5年是最难的第1阶段,一切工作都靠一线民警在现场人工完成。

“取证难!达成根本性治理难!有时候急眼了,咱们就上去硬耗!但是没有办法达成一个长久稳定的效果是最难受的。”回忆起那段时光,傅光涌觉得很无奈。

他说,当时一线民警普遍反映处理违法鸣喇叭的时候存在取证难、治理难的问题。当时治理违法鸣喇叭不像是违规变道或是超速,摄像头和测速仪一套自动操作下去,“咔!咔!”几下把违法事实和车牌拍得清清楚楚。民警拦下违法鸣喇叭车辆后,如果驾驶人不承认的话就很难处理——民警随身携带的执法记录仪无法记录判断到底是哪辆车在违法鸣喇叭,无法出示切实有力的证据。尤其在车辆密集路段,很难确定究竟是哪一辆车在违法鸣喇叭,给民警的现场执法增加了很多困难,误判、错拦的情况偶有发生。

由于针对违法鸣喇叭治理的工作都由民警在现场完成,还使得对一些顽疾的处理,例如对深夜鸣喇叭的治理,步入了一个尴尬的怪圈。傅光涌说:“深夜鸣喇叭,那些司机一鸣即走。民警接到举报、投诉后赶往现场,往往啥都没有了。即使通过监控找到举报时间在此出没的车辆的驾驶员,如果驾驶员矢口否认,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就干脆开展夜间整治!像以前海尔路、新溉大道周边的夜间鸣喇叭行为较多,我们就开展夜间整治!可马上尴尬的情况就来了,警察夜间整治必须开警灯,那些司机看到警察在守着,就规规矩矩、不按喇叭了。而我们一走,就又开始乱按喇叭了。”

除了夜间整治,警方还通过大力完善禁鸣标志、深入基层企业宣讲等方式,推进禁鸣区的治理工作。同时始终在寻求有没有哪种技术手段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线民警在执法时遇到的取证难、治理难的问题。

null

渝中区捍卫路口的声纳抓拍系统

null

南滨路烟雨公园路段上的声纳抓拍系统

第二阶段

摸着石头过河的新系统

2017年初,重庆交巡警了解到有可以针对违法鸣喇叭行为辅助执法的声呐抓拍技术,并在上海等极少量城市的少量区域有试点,便马上派人前往当地考察。

随后,重庆交巡警总队立即引进了两套声呐抓拍系统在渝中区人民路大礼堂车站和沙坪坝区一、三中学附近道路进行测试。从2017初到2018年底,是重庆市针对禁鸣区内鸣喇叭行为执法手段的第2阶段。

傅光涌说,当时这两套设备,一套固定、一套移动,效果令人惊喜——抓拍有效记录达到98.26%。但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么好用的设备,直到2019年才正式大范围启用?

傅光涌解释,执法分为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前文中针对违规变道、超速等行为的自动抓拍系统,就是典型的非现场执法——不需要民警在现场进行处置;对禁鸣区内违法鸣喇叭行为的处置则是现场执法——必须要民警在现场进行处置。

相关法律法规对非现场执法中的执法设备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声呐抓拍系统作为一个新事物、新技术,在法律上根本没有将之作为非现场执法的条件——在该套设备的运行、维护和质量检测上,连完善的行业规范都没有,更遑论法律法规。

说白了,当时的声呐抓拍系统只能作为民警现场执法的辅助设备,可以解决取证难的问题,但无法解决治理难的问题。这让动辄数十万一套的声呐抓拍系统在效果上打了一个折扣。于是从2017年到2018年,重庆市交巡警一直会同当地环保、质检等部门,大力推进相关规定的出台,希望促使声呐抓拍系统进行非现场执法的正规化。

null

南滨路烟雨公园路段上的声纳抓拍系统

null

南滨路烟雨公园路段上的声纳抓拍系统

第三阶段

24小时在线,即鸣即抓拍

重庆市交巡警总队法制支队民警刘宏永介绍,2019年1月,总队出台了《采用声呐技术设备查处鸣喇叭违法行为的法律适用指导意见》。从“规范设备登记备案、严格取证固证规格、依法履行法定程序、准确适用执法标准”等4个方面对利用声呐设备开展抓拍工作进行了规范。这解决了违法鸣喇叭现象治理难的问题,重庆35套声呐抓拍设备在今年4月开始上线执法,这也标志着对违法鸣喇叭的治理手段从此迈入第3阶段——24小时在线,即鸣即抓拍。

据警方统计资料,自设置主城区机动车禁鸣区至2016年底,全市共查处机动车禁鸣区违法鸣喇叭11.58万余起。这段时间即全通过民警现场执法进行查处的第1阶段,记者通过计算,该日均查处约63起。

第2阶段,2017年初至2019年4月10日使用声呐作为辅助设备期间,全市共查处机动车禁鸣区违法鸣喇叭30.25万余起,日均查处约356起。

第3阶段,2019年4月11日使用声呐抓拍设备非现场执法至今(5月6日)全市共查处机动车禁鸣区违法鸣喇叭8936起,其中声呐抓拍2522起。日均查处总量约为344起。

傅光涌介绍,这些数据大力证明了声呐抓拍系统的科学性。引入这套设备作为辅助后,日均查处一下就暴增到356起,无形中纠正了许多驾驶员的不良习惯。从第3阶段实施以来,违法鸣喇叭现象整体呈减少趋势。

null

使用声呐抓拍设备非现场执法大幅度减少了违法鸣喇叭现象

null

使用声呐抓拍设备非现场执法大幅度减少了违法鸣喇叭现象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余珂静/文 李化/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