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让逃离北上广成为可能

北京的人口流出去向较为分散,石家庄和天津等周边城市人才引流程度稍大一些,但也有将近一半的人选择流向长

北京的人口流出去向较为分散,石家庄和天津等周边城市人才引流程度稍大一些,但也有将近一半的人选择流向长三角一代的新一线城市。

22.jpg

23.jpg

“从2012年到现在,当年和我同一时期来到北京的10个同学都已经离开了。”2012年,大学毕业的徐承熙跟所有怀揣梦想的北漂一样,从吉林四平南下,来到北京。他还清晰记得,那时候,他的初中、高中同学,大约有10个都来了北京。但短短几年时间内,这些同学又纷纷离开了北京,离开的人中,有的回了吉林长春,有的去了沈阳、大连,有的出国日本寻求更好的发展前景。互联网行业出身的徐承熙是同学中离开北京最晚的一个,今年春节过后,他回京收拾行李,准备直奔下一个目的地:成都。尽管成都离自己的老家吉林更加遥远,但是徐承熙看重的是成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和那里还没有涨得太过疯狂的房价。徐承熙说:“如果一切顺利,就直接在成都安家落户到养老。”

尽管北京这座“老大哥”式的老牌一线城市依然承载着万千人的梦想,但我们看到这些年的人口流动趋势已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在新一线城市开始角逐奋起的今天,像徐承熙一样选择离开北京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往北京扎堆的人却越来越少。数据显示,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6.5万人,同2017年减少的2.2万常住人口相比,短短一年时间,北京人口下滑数量陡增七八倍。

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可以看出,京津冀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呈下降趋势,打算在流入地长期居住五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比例从2012年的70%下降到2017年的52%。高企的房价、生活成本和难度越来越大的落户阻挡了人们逐梦北京的步伐,而另一方面在全国各大城市孔雀开屏阶段,成都、重庆、南京、西安、武汉、长沙等各省市的人才抢夺大战也初见成效,杭州因其独有的互联网优势成为最受欢迎的新去处,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就业,而不是远奔北上广。

这些人才的流动会对北京和各大新一线城市带来怎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事,而作为中国城市发展变迁的一个象征,大量的离京人群释放着越来越强烈的信号: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向西南转移,将吸引人口回流。而北京、上海这样的老牌一线城市将会面临人口结构逐渐老化、经济活力逐渐降低、经济优势相对下降现象。

哪些人离开了北京

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2018年数据显示,2018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8%,流失人口达到16.5万。其中,离开的主要人群正是青壮年。数据显示,2018年末北京15-59岁(劳动年龄)常住人口1562.8万人,占72.6%,比上一年减少了23.3万。

受北京人口控制政策和高昂房价的影响,近年来,在北京扎根成为一个越来越难以实现的梦,刚出校门的毕业生和考虑定居的北漂人群开始倾向于正在兴起的新一线城市。数据显示,近年来毕业即到北上广深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在逐渐下降,三年后离开北上广深的比例逐年上升。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除了主动离开的,北京近两年较大力度的产业转移疏解、产业迁出也带动了一大部分劳动人口的被迫迁出。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市生产汽车179.7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1.5%;生产微型计算机564.5万台,同比下降24%。2018年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关停搬迁361家,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占83.4%。而这些劳动人口的流失也为北京的相关行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例如餐饮行业的招人难现已成为北京的一个普遍现象。

同一个北京,同一个追不到的梦

2018年秋天,在朋友的工作引荐下,徐晶最终还是选择了回西安,最初带着对北京的强烈憧憬,在五年的北漂时间里,仿佛变成了越来越平淡、越来越没有奔头的生活,在年纪的逼近和家人的催促下,回家成了最好的选择。徐晶说,“在北京待久了,你会越来越深地感觉到你看到的繁华不属于你自己”。

这种感触在深夜加完班独自一人穿行整座流光溢彩的城市时最为强烈。徐晶的住处从西北边西二旗换到东边的双桥,从双桥换到东北方向的马泉营,又从马泉营换到西边的玉泉路,“北京的东南西北几个方向差不多都住过了,但几乎都走不进五环。”十几公里的上班路程,每天有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会像条沙丁鱼一样被挤进地铁。徐晶曾一度觉得,北京五环外的样子比自己老家陕西的某个县城好不了多少,灰头土脸的小餐馆、像长歪的牙一样密密匝匝挤在一起的房子、粗砾的水泥地面、浑浊的空气以及弱不禁风的简陋家具,当然日子一久,徐晶便适应了这些。

32.jpg

33.jpg

34.jpg

为了拿到户口,徐晶一开始选择了在国企上班,拿着低于北京平均水平和行业水平的工资,超过1/3的收入交付了房租,还有1/3每个月寄回家里,剩下的刚刚够徐晶过得紧巴巴的生活。徐晶还记得在北京第一次逛超市时,她拿着100元只买到了一箱酸奶和几个苹果,“而在县城老家,100元能买到的东西多到拎不动”。

和大多数的北漂一样,徐晶离开北京的直接原因是拿不到北京户口,受北京人口控制政策的影响,北京户口变得越来越罕有,北京市人事局虽然每年设定30万-50万的“进京指标”,但很显然这一指标并没有放开而是持续收紧。即使身在国企的徐晶,每年也只能看到那仅有的两三个进京指标落在单位里优秀的毕业生身上。

另一方面,高额的房价也成了徐晶和众多北漂留京的拦路虎。去年5月,猎聘发布的《离京潮心态调研问卷》显示,近三成人表示不愿意在北京工作,在这些人中,近四成人给出的理由是北京房价超出承受范围。在所有参与者中,近七成人认为在北京工作的职场人,如果在京没买房的话会影响其长远发展。

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说,买房和定居一向被视为毕生使命,而这在北京是过于奢侈的追求。由于北京面临较大的人口压力,在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对流动人口进行了限制性措施,使得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难度加大,再加上子女教育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跨省流动的高中生还面临异地高考,很多流动人口因此只能被迫返乡。

逐梦“新一线”

在北京互联网行业工作了三年的韩成此次去向很明了:杭州!他曾经认真搜罗对比了杭州和北京两地的房价、房租、工资还有互联网行业发展情况,并曾经亲自去往杭州一周感受那里的生活环境,“觉得生活各方面都比北京要好,所以最终决定裸辞去杭州”。韩成相信,凭借着互联网的优势和长三角这个大基地,杭州将成为众多新一线城市的领头羊。

实际上,在北京工作的韩成没有太大的经济负担,他住在大哥家里,日常开销主要是自己娱乐上的花费,之所以离开北京前往杭州,仍然是因为北京无法定居下来,而杭州有希望。韩成是家族同辈分中最小的一个,因为亲哥、表哥、表姐大都定居大城市了,这给了他很大压力,“觉得回老家是一件很没出息的事,我自己不能说服自己。”而在够不上北京、上海的现实境况之下,杭州便成了韩成最好的选择。

44.jpg

45.jpg

从北京到苏杭,韩成代表了一波互联网等新兴行业从业者今天的迁移路线,“杭漂”成了新的趋势。在流入杭州的人才中,来自上海的人才最多,达到了36.51%,这与上海和杭州的距离较近有关,其次是来自北京的人才,占比为14.61%。而据猎聘问卷调研显示,人才选择去杭州工作最主要的三个原因是:近些年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带来了更多工作机会;杭州是江南名城,人文自然环境俱佳;民营经济活跃,就业和创业机会多。

此外,相较于严格管控人口的北京,开放、包容的珠三角更受到年轻人的欢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九市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3.24岁,低于京津冀的37.16岁和长三角的35.72岁。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珠三角近年来发展迅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不但涌现出大批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企业,如华为、腾讯等,华大、柔宇、大疆等民营高科技企业同样密集,这都吸引着大批年轻人前来创业就业。

不光能吸引人,珠三角同样也能留住人。数据显示,九市流动人口整体居留意愿在近五年有显著提升。2012-2017年,愿意在本地长期居住的流动人口占比从54.45%提升至81.35%,五年间提升了26.9个百分点。

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势头日益迅猛,而西南方向的成都、重庆、贵阳等地也迅速成为新贵,这些城市纷纷优化居住和职业发展环境,正在吸引着大量的人才回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