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龙江乡土文化的根和魂

黑龙江省委党校曹学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重要内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小城镇建设要与地方文化和谐统一,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化宜居城市。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本地特有文化为基础的发展思路。乡土文化是乡村的根和魂,保护好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丰富的民族文化。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建有l个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个民族区(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69个民族乡镇,其中满族乡(镇)24个、朝鲜族乡(镇)19个、蒙古族乡(镇)6个,达斡尔族乡3个、鄂伦春族乡5个、鄂温克族乡1个、赫哲族乡3个、联合民族乡(镇)8个,全省还认定少数民族聚居村680个。除汉族以外,黑龙江境内长期居住着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多样化的民族结构造就了我省独特的民族居住形式、服装服饰、婚丧嫁娶习俗、饮食习惯、礼仪、音乐、舞蹈等丰富的民族文化形态。赫哲族的乌日贡大会,达斡尔族人的“阿聂节”,锡伯族的西迁节(农历四月十八),鄂温克族的敖包会、米阔勒,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传统节日,柯尔克孜族的“诺劳孜节”等众多的民族节庆文化也成为了我省重要的民族文化内容。

悠久的乡风民俗。乡风民俗是重要的乡土文化形态。黑龙江省最具特色的乡风民俗形式是二人转。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黑龙江二人转表演艺术在整个东北二人转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秧歌是黑龙江省又一乡风民俗文化形式。关于秧歌的记载,最早见于杨宾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写的《柳边纪略》中,对当地人民的秧歌活动有过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起源于擂秧耕田的劳动生活,也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欣、穰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

多样的传统制作技艺、民间手工工艺。黑龙江省传统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种类多样。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桦树皮船制作技艺)等是重要的传统制作技艺形式。剪纸、刺绣等手工工艺在黑龙江境内同样历史悠久。方正剪纸是黑龙江省方正县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其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概括力强,式样繁多,内容丰富,工艺细腻,于2008年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渤海靺鞨绣起源于距今1300年前的渤海国靺鞨刺绣针法,它是靺鞨、女真、满族刺绣的民间艺术,是中国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

珍贵的口头传统与表述。口头传统与表述是珍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的重要形态。赫哲族伊玛堪是黑龙江省境域内重要的口头传统与表述形式,流行于黑龙江省的饶河、抚远、桦川、富锦等县的赫哲族聚居区。据现有资料,它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形成。“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世代因袭,口耳相传的长篇民间说唱文学作品,属原始性史诗体民间说唱文学样式。现有的50多部典籍,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该曲艺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特的异域风情。由于地域原因,历史上大量的犹太人、俄罗斯人来到哈尔滨,黑龙江乡土文化有明显的异域文化特色。尤其是随着中东铁路工程的开工,大批俄罗斯人涌入黑龙江。俄罗斯文化对黑龙江的影响较大,其宗教、建筑、艺术、饮食、服饰都对黑龙江的乡土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凸显了对乡土文化保护的重视。促进乡村振兴,必须要加强乡土文化保护。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乡土文化保护的顶层设计。政府要在乡土文化保护中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做好保护规划,健全相关制度。一是制定保护规划。制定规划是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做到规划先行。在规划编写中,尤其要注重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培养文化人才,形成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主体力量。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当前,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依规来推进乡土文化的保护。文化、文物的保护涉及到的法律多种多样,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就极为必要,使执法者有法可依,对破坏乡土文化的行为依法惩处。三是保证资金来源。当前,资金短缺是制约乡土文化发展的瓶颈,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专项资金,确保乡土文化保护得以有力开展。同时,也要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通过政策支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乡土文化的保护领域。

树立科学政绩观,健全乡土文化保护的考评机制。加强乡土文化的保护,需要科学的政绩观加以引导,通过健全考核指标体系来加以规范。其一,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要科学化系统化。在考核的指标中,除了经济指标外,也要突出历史文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等文化指标。其二,完善监督机制。乡土文化很难产生直接效益,为了使各地政府有效履行文化职责,确保各项保护措施有效贯彻与落实,就要完善监督机制,对各地政府加强监管。各地政府要签署“保护承诺书”,制定保护的量化标准,以便定期检查督导。其三,构建奖惩机制。实施奖励和惩罚是促进乡土文化保护的有效方法。通过制定评定的量化标准,对保护不力或发生破坏的严加问责和依法处罚,对保护效果好的要实施奖励。通过奖惩机制达到约束人们的行为的效果,并最终形成乡土文化保护的自觉。

进行模式探索,打造乡土文化保护的有形载体。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是先天优势,民族文化是最大的地方特色,异域风情是突出亮点,这里既包含着我们最淳厚的乡土文化,也是进一步发展乡土文化的厚重资源,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我省具备先天优势条件。一是打造农田文化体验模式。发挥我省农业大省优势,打造农田文化体验发展模式。通过这种形式,人们可以体验到农作中的插秧、除草、收割等种植过程和采摘农家蔬菜的乐趣。二是开发民族文化旅游模式。利用我省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观光旅游模式。通过挖掘少数民族在歌舞、服饰、饮食等方面的特色文化,以及保留下来的原生态民风习俗,实现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协调发展。三是构建异域风情小镇模式。借助我省独特的异域风情文化,打造异域风情小镇。我省中东铁路沿线和一些边境小镇,有着浓郁的异域风情文化,通过打造风情园,民族文化园,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异域风情文化小镇。

挖掘特色资源,形成乡土文化保护的产业支撑。产业化是乡土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乡土文化保护的长远之计。通过大力挖掘各地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走产业化之路,这是乡土文化保护的未来走向。一是在保护前提下适度开发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无疑是促进当地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弘扬乡土文化的重要手段。但也要秉持保护第一的原则,适度开发乡土文化旅游产业。二是在特色前提下发展创意乡土文化产业。传统手工制作是乡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一形式要得以弘扬和传承,创意化发展是可行路径。当然,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切忌一窝蜂,搞的没了特色。一定要凸显特色,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历史传统,走特色化的乡土文化创意产业。三是在原生态前提下建立民俗文化体验馆。建立民俗文化体验馆,可以有效的结合旅游开发与乡土文化产业,把散落于民间的文化集中展示出来,便于集中宣传本地区特色文化、民俗产品和文化遗存。打造本土化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体验馆,不仅为参观者提供了集中展示本地原生态文化的机会,同时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传播平台。

乡村和大自然是文明的源头,是精神和灵魂的归宿,是人类精神的家园,保持原生态的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城镇化发展,不应是城市文明取代乡村文明,城市文化化掉乡土文化,而是文明的共进,文化的共融共生。多样文明的画卷,既要有城市的高楼大厦,也要有泥土芬芳的田园诗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