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情 郭家训访谈录

画家简介:

郭家训,男,汉族,1952年出生于贵阳市,毕业于湖北工学院工业美术系。中国美协湖北分会会员,湖北省新闻美 协理事,中原书画院院士,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系客座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画的创作与研究, 主攻国画山水,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多次获奖,在国内外媒体及刊物发表大量。个人艺术简介载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及《一代名家》等大型书典。诸多作品被国内外个人、政府及艺术机构收藏。

记者:有人说在山水画里,宋画是“写实”的,元画是“写意”的。故此,当代画坛大多对元明清的名家风格大加赞溢。而你却反其道而行之,特别关注宋画,能将其中的道理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null

《雪域初晴》郭家训

郭:宋人关注生活,希望用笔之道合于物之性,这就有了荆浩(五代画家)深山写万松稿本的故事,但这不能叫做写实,应该说他很写“真”。写实指的是对对象自然属性的关注与描绘,具体说就是对物之形、色、质、空间关系的描绘。写实的概念不能与国画里的写“真”概念相混淆。“真”者为物之实就写其“实”,物之“华”就写其“华”。对“真”的解析我们可以从佛教里对物的认识上得到一些启示。我们现在所说的在你面前的“我”实际上是“不真”的,因为加上了时间和空间,你现在接触到的“我”是有时间和空间的“我”,是一个被社会属性薰染过的,被名、利等思想包衷住的我。这个“我”观物看事无不打上了自已的主观烙印。加上时空的条件才形成的受各种外缘环境薰染过的“我”写的“真”是“不真”的,只有经过修行还原出本质的我,这才是最“真”的我。我们看树也是一样,加上彼时的季节以及其他很多外在的因素,而我们现在要揭示出树蕴含在树里面最“真”的东西,它原原本本的“真”,是很不容易的,西方文化里也有这个概念。要认识“真”和表现“真”需要我们放下私欲,直入“静、虚”的状态,这样你就能见出物之实,写出物之性。而现在人们脑海里的“写实”是物之像。这是因为里面已经有了时空关系,它已经不是同一个物。西方哲学里说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强调事物的变化,当河不流动的时候,它还有河流最本质的东西,这个应该叫原物。

null

《轻舟已过万重山》郭家训

   中国画里的石头,下笔时需的浓淡枯湿,来不得半点犹豫,用笔用皴时的摆动方向与真正的石头的转折关系非常吻合,从这些细节你就能看得出这畅快淋漓的用笔与用墨即是中国的笔墨理念,贯穿整个绘画过程。你不要看这块石头的阴影部分一片黑,其实画时并非无规律地乱涂成一团黑,是一笔一笔按山石结构排列上去的。

null

《秋江迷雾》郭家训

记者:当今时代是高科技的时代,中国画的审美意趣能与当今的生活相合吗?

郭:目前对中国画的当代性存在很多争论,譬如作品的创新,我认为应当用走的路是否合符“规矩尽而变化生”这一中国画家的成长之路来评判创新问题。当然也有很多现代画家喜欢将自己的艺术视为观念艺术,他们会采用图式表达全新的视觉感受。因此,他们也喜欢将中国画称为观念艺术,我喜欢笔墨,不管你是否在乎观念,作为一名中国画家你最终要归结到笔墨这个落脚点,你可以把世界说得天花乱坠,但前提是你要做到笔精墨妙。笔墨有它的品格,中国画讲意境和品格,就是从笔墨里显出来的,这涉及到人们对创新理解的角度不同的问题。有人说现在生活节奏变快,人们不可能慢慢地去品你的作品,希望一看就懂,这理由太浅薄了。生命的和谐对于生命的生存很重要,它需要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动的状态,一种是静的状态。有一次,一位马来西亚记者看了我们的水墨画很不习惯,就问我“我们年轻人就是接受不了,你看怎么办?”我说你当然可以不接受,不过请想想看,你跑到外面去工作、交友等,你的生命体整个处于动荡的状态,纪昀说得好“名利两条船”,你在外奔波,争名逐利,回到家后难道还要使你的心不得安宁吗?如果你希望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即你生命的另外一面——静,那么我希望你能在我的画面里找到。如果你坚持说自己就是喜欢动,不要心底的安静,对生命来说损害不少。中国画对待生命的态度。不是去刺激你那颗已经动荡不定的心,而是希望那样的心能够有时回来安静一下。所以,中国画不搞视觉刺激,也是不想让人们已经折腾疲惫的心再起波澜。

null

《清江之晨》郭家训

记者:你在文中曾经说过,中国画家首先要研透“画理”,继而找出与“物理”相联系的地方,这样就能感知万物;还要读书养性,明乎“情理”,将情注入画中,才可能成为好的中国画家。请问,这三理归一就是中国画家的最好状态吗?

郭:山水画家想要获得用笔自由,就得将自然物烂熟于心,这和庖丁解牛是一样道理,你一定要处于这种状态去画画,笔才能随心而动。

null

《太行秋韵》郭家训

记者:正如你所说的必须把“画理”明透,把“物理”烂熟于心,才能在画面里透露出画家的那种“性情”来。你要对山的结构方式,石头和树的关系做到心里有数,才能画下去。

郭:齐白石说过画画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我们能感觉到,太不似,我们也能感觉到,就是“似与不似之间”,这种状态很不容易把握。它是一个文化定义,我们很多人盗用了这个中间状态,这样出来的画,要么会媚俗,要么就会欺世。如果将这个理用来看宋画,可以总结为,似中蕴含着不似,这也是近看几不类物象(只看到笔墨纵横之势),远看则景物灿然。画画的境界可以参照一下佛教所展示的境界,第一是看山是山,第二是看山不是山,第三是看山还是山的境界,这第三层境界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其实非也,第三境界展示的是“真境”,它和第一境界展示的“物境”有天壤之别。

null

《故园清溪》郭家训

记者:今天的访谈涉及到了中国画很多重要的理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你作为一个画家的思考及与众不同的解读,它代表着你的一贯追求,而这些追求在你的画面上已有所体现。我想,大家在理解你的中国画理念的同时,再欣赏到你的作品,可能会有更深的感受。

null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