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同性恋

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 在人类社会中,同性恋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现象,属于人类正常恋爱的类型之一。实际上

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

在人类社会中,同性恋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现象,属于人类正常恋爱的类型之一。实际上,不只是人类,自然界同性相爱的现象不胜枚举。在美国加州鸥里,其中14%是雌雌相恋;美国夏威夷群岛上,30%以上的雌信天翁都是同性恋,它们像异性伴侣一样,会抚养一个“孤儿”,这种同性配偶关系会保持数年之久。而德国动物园两只雄性企鹅不仅相亲相爱,还成功领养了一枚被饲养员放在园中的企鹅蛋,并将其成功孵化,共同悉心照顾它,看起来它们与异性家庭中的“爸爸妈妈”并无多大分别。

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者曾专门对动物界的同性恋现象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从追逐牛粪的苍蝇到敲击树木的啄木鸟,从原野上奔跑的野牛到林间穿梭的猴子,它们之中都存在明显的同性恋现象,而人类社会中大约有8%的人是同性恋者。

如果从达尔文进化论角度来看,同性恋这一现象应该不存在,因为它并不是延续基因和造福后代的最佳方法。那么,同相恋现象为何会如此普遍?难道自然选择没有发挥作用吗?或者,同性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遗传基因的产物

同性恋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是个问题,它一直让研究者很头疼。曾有人认为,同性恋是受环境影响的一种行为,即认为它是属于后天的。不过,这个观点似乎已经过时了,现在大部分研究者都同意“同性倾向是生物群与生俱来”的这一观点。

那为什么说同性倾向是与生俱来的呢?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是因为同性恋现象分布极其广泛。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同性恋倾向不仅存在于现代人类中,也广泛存在于存在于野生动物中,而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就我们的祖先——远古智人也存在有同性恋行为。分布如此之广,比例如此之高,存在时间如此之长,并且还能跨越文化界限,这些都是用后天解释不了的。

其次,遗传学家还发现了与同性遗传相关的基因。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美国的一位遗传学家就声称在X染色体上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等位基因,人们可以凭借此基因来判断男性是否具有同性恋的倾向。同样,其他基因证据也逐渐显现出来。一些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之间,如果其中一人有同性恋倾向,另一人发生同性恋情的几率就较高;而异卵双胞胎之间,这种性取向的一致性就稍低,基因上没有任何关系的兄弟姐妹,比如收养来的,就几乎不存在这种性取向的一致性。这说明,同性恋的趋势很大程度上都来自遗传。

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现在,我们知道同性倾向是天生的了,但我们仍面临着另一个不能回避的遗传进化之谜:是什么在维持着这一潜在的同性恋倾向呢?科学家对此提出了两个假说。

有假说认为,同性恋可以促进种群中同性个体之间的团结和协调能力。有些物种,比如宽吻海豚,就是利用同性行为促进相互关系的范例。宽吻海豚同性性行为发生的频率与异性性行为发生的频率几乎相当,这种同性性活动比同性友谊更有助于加强小团体之间的团结,促进种族的生存能力。因此,同性恋行为很可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在每一代都会发生。

那么,人类中的同性恋行为也是促进群体内的合作吗?最近,有人类学家指出,在大部分人类进化历史中,子女并不是只靠父母来养育的,很多亲戚也参与到了其中。这种共同抚养的机制很可能起源于早期智人时期,因为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智人的婴儿出生时是最无助的,最需要投入精力的。如果帮助父母的亲戚多是同性恋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心无旁骛,对婴儿的照料更投入,体现出更强的合作性和团结性。另一方面,就算人类祖先中的同性恋者并不一定要参与到合作抚养后代的任务中去,他们较少生育(或者干脆就不生),这本身就为其异性恋亲属节省了更多的资源。

此外,对于动物的同性恋行为,还有其他各种解释。身份确认错误就是其中一个,比如所谓的“囚犯效应”,我们知道,监狱里的囚犯都是同性长期同处一室,他(她)们被剥夺了与异性互动的机会,结果却促使他(她)与同性成为了伴侣。还有研究者提出,由于争夺异性伴侣的竞争过于激烈,一些人不愿参与到这种激烈的竞争中,转而寻求同性慰藉,从而产生同性恋。

总之,关于同性恋的演化之谜,科学家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但不管怎样,我们已经知道,同性恋不是心理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生理原因,它与异性恋一样,也是动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然机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