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是个不太成功的“成功”

一直以来,“西南联大”都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一座难以逾越的学术高峰、精神高峰。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先后迁到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面对日军沿长江的步步相逼,湖南很快成了战斗前沿。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正式开课,下设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以及两个专修科和一个选修班。同年,蒙自分校成立。

西南联大由北大、清华、南开等著名学府组合而成,融汇了各自的独特经历和教学作风,聚集了闻一多、华罗庚、吴晗、梅贻琦、吴宓、费孝通、潘光旦等著名专家、学者担任教授,师资充裕,人才济济。办学8年中,西南联大共培养了2000余名学生,其中包括汪曾祺、殷海光、杨振宁、李政道、王浩等后来各个领域的大师。

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其办学条件正配得上这四个字。在这所世界上堪称最简陋的大学里,学生们住的是土墙、草顶的茅草屋,窗子用透风的木格堵上。在这种条件下,教授们依然严谨治学,学生们也是“救国不忘读书”。图书馆的座位极其稀少,学生们就去茶馆看书,在那里“泡”出了不少的论文和作品。遇到日机空袭的时候,学生们一边“跑警报”,一边带上书随时随地阅读,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人们不吝溢美之词,盛赞其不屈的奋斗精神、高尚的爱国情怀、高超的学术成就、自由的学术环境等等。通过小说、电影等等各种艺术形式一起塑造了一个圣殿。当然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方面。

但是,实际上,到目前,“西南联大”不过就是个谈资罢了。而且本质上,并没有一般描述的那么成功。

首先,“西南联大”只是国难当前的临时聚集。现在,把这几所大学的师生合并在一起,成立一所“京津联大”,数据上也会很漂亮吧?看看能冲进世界大学排名的前十不?如果当时这些大学没有聚在一起,社会安定、环境宽松,这些名家、名校各自还会取得辉煌的成就不?多半也会,甚至更辉煌吧?所以,单单列举名家、数据,说明不了联大多伟大,没多大意义。

其次,“西南联大”只是进行了精英教育,与社会进步关系不大。例如,在师生中,中文系的朱自清、罗常培、闻一多、刘文典等,外语系的叶公超、吴宓、朱光潜等,历史系的陈寅恪、傅斯年、雷海宗、钱穆等,哲学系的汤用彤、冯友兰、金岳霖等……这些名字可谓如雷贯耳,他们既是各自领域的名家,也是中国学术传承和发展史上的丰碑式人物。

可是,这些人对民众启蒙、社会精神建设等方面做出多少贡献呢?又培养出来其他多少、什么样优秀的人才呢?亩产万斤、批斗老师等等事与上述师生有关系没?这些名家的研究并没有使中国避免后来那些不堪的岁月。

所以,“西南联大”本身的成就并没有一般所描述的那么大。人们只是希望某些特质能再现于现在,所以向往并且美化了它。

现在更应该问的是,后来没有了战乱,各项教育、学术事业为什么就再也没有接近、达到更别说超越“西南联大”的高度了呢?

如果只是歌颂精神、贩卖情怀、号召学习,还是没有多少意义和实际效果的。那么,现在到底应该学习、借鉴和弘扬“西南联大”什么样的遗产呢?怎么样做呢?

首先,建立自由探索的学术环境。这是生发的土壤。现在,这样的环境、土壤还能构建不?当时,估计也是没顾得上来管他们。战后的社会状况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应该而且可以重建当时师生的思维结构、意识结构、知识结构。这是生发的种子。“西南联大的教授不仅学历高,知识结构新,知识面广,大多数人有着较深的传统文化修养,而且接受了西方现代科学的系统训练,是一批真正会通中外、会通古今、会通文理的大家人物。”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创新意识,都是从这样的心理结构中培养和显现出来的。现在,这样的结构还能在现代人的心中重现不?

前者,在于社会的共同努力。后者,需要有识之士共同创建这样的学习、熏陶和培养体系。除此之外,还有适合中国人发展的教育之路吗?

请参考其他内容:

国民精神塑造的唯一途径---科技心学

中国的话语体系应该什么样?

国学还需要发展吗?

知行合一?理想很丰满

格物致知?咋格、咋致、什么知啊?

墨家为什么衰落了?根本原因是什么?

今天你明明德了没?

五四,从起点到起点

曾经,儒者令人敬重

科技的过去和未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