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教育部长:以色列的专长是出口天才

以色列教育部部长夏依·皮隆    导语:被誉为“以色列国父”的第一任以色列总理戴维·本·古里安说:“

以色列教育部部长夏依·皮隆

导语:被誉为“以色列国父”的第一任以色列总理戴维·本·古里安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的确,2000多年的大流散让犹太民族很早就彻悟,只有智慧和知识是散尽天涯后可以卷土重来的武器。仅次于军费的教育投入,让占世界人口千分之二的犹太人拿下24%的诺贝尔奖。以色列教育部部长夏依·皮隆接受《环球时报》独家专访时,谈到了以色列独特的教育体系,并对该国教育的成功之道进行“揭秘”。

环球时报:以色列800多万人口中,有近10位诺贝尔奖得主,你们的“教育秘籍”是什么?

皮隆:犹太人喜欢对话和争辩,讨厌没有思考的一团和气。两个人讨论可能会产生4个或更多意见。在以色列,每天不提出新问题的人是没有资格睡觉的。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体系始终坚守3个“秘籍”:

第一,鼓励学生踊跃提问,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这些问题的答案有的不止一个,有的则无解;

第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色列学生从高中起,每年必须参加60小时的志愿者活动,平均每周70分钟。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的评语与“高考”直接挂钩。没完成社会活动的学生没资格上大学,表现不好的很难得到好大学的录取;

第三,反复强调我们的使命是改变世界,让学生站在更大、更高的角度看待教育。让他们知道接受教育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推动整个世界不断向前。

环球时报:听说优秀的以色列高中生会被直接选送到军队的核心技术部门服兵役,这个群体为以色列做了怎样的贡献?

皮隆:是的,我的儿子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以色列国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在高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确实有机会进入军队核心部门。我不知道确切比例,但政府高官或大公司高管多数都是军队出身。

提到军队,大家想到的可能是呆板的规定和枯燥的军事训练,但以色列军队的一大特点是让军人保持开阔思路,提升思考能力。优秀的高中生进部队后非但不会被禁锢思想,反而更能发散思维。他们不停地提问题,包括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一旦有了答案,就会寻找下一个问题,用这种方式自我提升。服役期间如果表现优异,可以得到公费深造的机会。总的来说,以色列军队的整体素质较高,拥有高学历、掌握多国外语、且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不在少数。正因如此,他们退伍后往往比一般人更具竞争力,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为以色列的发展做出贡献。

环球时报:以色列的教育体系在哪些方面强于美国?

皮隆:我不知道,这并不重要。以色列有牢固的文化根基,同时也和美国保持着良好关系。我们有很多和美国共同开展的教育项目,当然和中国也有,但是谁更好呢?只能说各有所长,无法比较。

环球时报:有的外国学校为吸引中国人出台许多新政,比如增设奖学金或中国事务所等,以色列在2015年会推出新政策吗?

皮隆:如果只谈论奖学金,我想以色列并不是最有吸引力的国家。钱固然重要,但不是重点。如果学到的东西不实用,学生就要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以色列能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智慧和知识,毫不避讳地说,这些将来能转化成更大的财富。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犹太人的比例占到24%,而犹太人口却不及世界总人口的千分之二。以色列的专长是出口天才。

我认为不论是中国、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学生,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想当天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们就应该考虑以色列的学校。

环球时报:在以色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扮演什么角色?

皮隆:这3种教育各司其职。犹太民族有2000多年大流散的历史背景,家庭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是所有事物的根本。

家庭教育也因此在以色列的教育体系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就像手机需要充电一样,家庭就是学生的充电器,父母为我们注入活力、希望和梦想,这是教育的起源;

社会教授的是责任感,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个人,必须学会考虑邻居、朋友等其他社会成员的感受。教导学生担起责任,融入社会是以色列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学校主要是教给学生工具,帮助学生把头脑中的想法实现,是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场所。

环球时报: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以色列的老师?

皮隆:我本人也是一名老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好老师要具备5项素质。

第一,要爱学生,会倾听学生的感受;

第二,要给每个学生话语权,让他们可以开诚布公地发表看法;

第三,坚信每个人都是天才,想方设法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提升。如果老师眼里没有天才,只能说明他能力不足;

第四,老师必须是一个“关联者”,知道如何连接创新和财富、过去和未来;

第五,会讲故事。数学、化学、科学等所有学科都可以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前提是老师本人得会讲故事,能把枯燥的内容说得生动。

环球时报:以色列的教育方法有很多值得学习,您能为中国的教育提一些建议吗?

皮隆:其实以色列也从中国学到很多。在特拉维夫大学有一所孔子学院,开设的汉语、书法、艺术等课程很受以色列学生欢迎。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没有办法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提建议。但我希望中以两国能够一起创新、一起提问、一起寻找答案。

本文转载自2014年11月《环球时报》

记者:邢晓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