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是中国最大的历史民科?

原创-NO.1167 作者:霍小山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篇《为什么说高晓松是中国最大的历史民科?》的

原创-NO.1167

作者:霍小山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篇《为什么说高晓松是中国最大的历史民科?》的文章,作者在开头就摆开斗私批修的架势。

“高晓松先生的最爱——在垃圾地摊上浅尝辄止的捡一些看一下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历史民科(民科是民间“科学家”的简称)观点,然后像孔乙己一样拿出来卖弄。高晓松在《晓说》和《晓松奇谈》的中错误,简直是——毁人不倦,罄竹难书,太多了。”

说实话,我觉得作者批判的有些过火了,连“罄竹难书”这种词都用上了。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只有八国联军和慈禧太后才配得上这样的形容词。如此形容高晓松老师,真的好么?

我从高中时代就崇敬高晓松老师,他的那张《青春无悔》的专辑可以说是我青春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作者虽然在文中举了《晓说》和《晓松奇谈》中的6个错误,但我觉得,不过才6个错误嘛,数量也不是太多,就这么一棍子把高晓松打死,是不是太过分了?

不料,几日后我去新华书店,看到高晓松的《鱼羊野史》,就好奇的翻了翻。

这一翻不要紧,我发现书中的历史错误多的能让人心肌梗塞,而且很多都是常识性的错误,连小学生都能一眼看出来。这多如牛毛的历史错误,罄竹难书有些过分,但是误人子弟不可否认。

一、儒家瞧不起音乐?

高晓松在《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一文中说,

“儒家出现以后,乐就成了淫的同义词,‘正襟危坐’和‘正人君子’怎么能弄那些靡靡之音呢?所以音乐就成了最下层的东西,搞音乐的人从来不叫音乐家,而被称为匠人。”

我记得初中课本里就说过,孔夫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么喜欢听音乐的人,怎么会去刻意贬低音乐呢?

孔门弟子编著的《乐记》,按照孔子的意思,给音乐下了一个定义,“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

这段话说明,音乐的本质就是人类好快乐的本性,这种本性发表在声音动静上头,就叫做音乐。

既然音乐起源于心物交感,那么音乐就对人的心理就有巨大的感召作用,正所谓“礼节民心,乐和民性”,礼和乐一张一弛,一紧一松,对于陶怡人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音乐关系到国家的治乱,民族的兴亡,凡是做教育事业的人,都需要将音乐纳入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去。这就是为什么“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把音乐列为儒家弟子的必修课了。

而且,高晓松说音乐成了最下层的东西,不知道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问问唐玄宗的意见?

二、二战前的法国战争理念十分落后?

谈及二战中纳粹德国进攻法国,法军一败涂地的原因,高晓松认为原因之一就是法国

“战争理念十分落后,而且都是由七八十岁的、参加过一战的将领指挥。法国当时不但没有先进的战争理论,也没有什么名将指挥。”

一战后,法国坦克部队的创建人——让·巴蒂斯特·厄蒂安纳将军,鼓吹追求战术机动性,宣扬在进攻和反攻两方面运用装甲武器的打击力。他极力主张装甲兵应该成为独立兵种,同步兵区别开来,因为它的武器装备、战斗方式和后勤组织同步兵完全不同。

1930年6月,法军参谋总长马克西姆·魏刚提出了一项军事现代化方案,其中包括对20个平时现役步兵师中的7个师实行摩托化。

1930年9月,在魏刚的主持下,法国陆军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首次军团规模的演习,当时参观的英国武官给出积极评价,“法国的军事思想从不适当地坚持1918年时使用的堑壕战法转向一种比较积极的政策……特别是朝着解决与运动战有关的种种难题的方向发展”。

他断言,法国人已真正觉悟到现代战争由于机动性而发生的变更。

1933年,夏尔·戴高乐上校发表了名为《建立职业军》的文章,主张建立一支由10万职业军人组成的机械化部队,组建6个机动装甲师,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实施机动作战。

该理论与德国军事家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1935年,法国新任参谋总长兼陆军总监莫里斯·盖米林,主张利用机械化武器和运输工具的革命性打击能力和机动性能,建立一支成本效益更佳、训练非常优良和随时能投入战斗的军队。

所以说,法国在战前并不是没有先进的军事理论,只是这些先进的军事理论并没有成为法军的军事改革指导思想。

再者,高晓松认为法军的将领都是有由七八十岁的、参加过一战的将领指挥,这些将领暮气沉沉,死板教条,所以导致法军的失败。

但是我们反观进攻法国的德军将领,有哪个没有参加过一战?

指挥A集团军群的伦德施泰德上将、指挥的B集团军群的博克上将、指挥的C集团军群的勒布上将,都是参加过一战的老将。没有战争经验的将领,国家领导人如何能放心的托以重任?

▲马克西姆·魏刚

三、新生活运动向谁学习?

高晓松说蒋介石发动的新生活运动,

“规定了向西洋、东洋学习各种各样的文明的东西,是一个长期的计划。”

这说明他对蒋介石不了解,也对新生活运动不了解。1934年2月21日,南昌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成立,蒋介石自任会长。

23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表演讲,对“新生活运动”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作了详尽说明,主张以中国固有的道德“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具体标准,以使“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改造社会、复兴国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新生活运动五周年,蒋介石从鼓励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角度出发,对新生活运动的核心思想“礼义廉耻”作了全新的阐释。

他将“礼义廉耻”解释为“牺牲自己的全部利益,全心全意奉献给国家”。

此外,他还将“‘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义’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修订成“严严整整的纪律”、“慷慷慨慨的牺牲”、“实实在在的节约”、“轰轰烈烈的奋斗”。

可见,新生活运动主要以孔孟的"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道德标准,来统一人们的思想。

新生活运动总会干事贺衷寒曾说,“新生活运动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把‘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底破坏运动,改变成一个建设运动。‘五四’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完全不要,今天的新生活运动,是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加以发扬”。

虽然蒋介石拿日本人“洗冷水脸”、“吃冷饭”的例子来说明日本人早已全民军事化,所以他们的军队足够强大,但是这也只是用来作为合理化新生活运动的一个例证而已。

所以,高晓松说新生活运动“规定了向西洋、东洋学习各种各样的文明的东西”,就完全是不懂历史的胡诌。

▲宋美龄于新生活运动中缝衣照,后任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指导长

四、明朝没有大名士?

高晓松说到明朝,开头就盖棺定论,

“我把明朝总结成一个三无朝代: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无名士,没有大名士,没有大文豪,没有大知识分子。”

我当时看到这句,心想,高老师,咱信口开河可以,但是总不能信口决堤啊!

明朝前期,大师辈出,例如方孝孺、吴与弼、薛瑄、曹端、胡居仁等等。这些人都无心科举功名,只专心研究学问,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尤其是方孝孺,不但学识品德为四海所称颂,而且品性刚烈。他在靖难之变后因为拒绝帮新皇帝朱棣写即位诏书,不但自己被凌迟处死,连弟子、门生也惨遭屠戮,史称诛十族。

我不知道是高老师没听说过方孝孺,还是高老师对名士的标准悬格过高,以至于连方孝孺这样的人都不够名士的门槛?

到了明朝中叶,又出现两位大师,一个是陈白沙,一个是王阳明。

前者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后者早已众所周知了吧?高老师只要去书店逛逛,就能发现很多跟王阳明相关的书籍。两千多年来,儒家学者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理想境界,没有几个人能够达到,而王阳明就完美的实现了这个理想。

难道在高老师的眼中,连王阳明也不够名士的资格?

此外,东林党的两位大师,顾宪成、高攀龙,无论是学问还是风骨,在历史上也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高晓松还说明朝“没有值得标榜的大文人”,“明朝最出名的大文人,留下点诗词的就是唐伯虎”。高老师,《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要不要了解一下?

五、慈禧太后是不能被洗白的

高老师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比如他对慈禧太后的评价,

“有些事情赖女人实在是没有道理,就因为人家长得漂亮,就说人家红颜祸水,就把问题赖到杨贵妃头上,赖到什么妲己、褒姒头上,赖到慈禧太后头上,我觉得有点儿过分。当时中国有四亿五千万人民,那么多男人在那儿干吗呢?这些责任不能都推到慈禧一个人头上。”

这句话明显是在和稀泥,需知,杨贵妃、妲己、褒姒这三个女人都并非政府的实权人物,她们充其量只不过是让皇帝沉迷女色、不务正业而已,亡国的罪名确实不应该安在她们的头上。

但是慈禧太后不一样,自从咸丰皇帝死后,她就是大清帝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虽然她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称帝。她大权在握,有恃无恐,为所欲为。

其一,她肆意破坏清朝祖宗家法,放任安德海等大太监干预政事、祸乱朝政;

其二,她穷奢极欲,举天下之力以奉一人。她吃一顿饭,要摆出一百二十八道菜,花费白银一百两,而当时大量的穷苦农民却只能吃杂粮和树皮;

其三,她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以至于北洋海军六年没有再添新船;

其四,中日甲午战争如火如荼之时,她却在操办六十大寿,视国家大事如儿戏;

其五,她因为轻信列强要强迫其退位,归政于光绪的假情报,就鲁莽的向十一国同时宣战,最终引来八国联军之祸,中国差点因此亡国灭种。

其实,慈禧太后的祸国殃民,远不止我上面列的几条。可以说,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

怎么可以说慈禧太后的罪责不大呢?她是女人,不代表她就可以逃脱历史的审判。如果逃脱,血溅菜市口的戊戌六君子不会答应,命丧汪洋大海的北洋水师官兵不会答应。

高老师想把慈禧太后从历史的耻辱柱上解下来,很抱歉,那几根钉住她手的钉子,你拔不出来。

六、蒋介石不愿意把军队交给史迪威指挥?

谈到二战时第一次缅甸战争失败的原因,高晓松说,

“当时的指挥也是一团混乱,因为当时有英军的司令亚历山大,还有中缅印战区的参谋长史迪威将军。他是个美国将领,又受命指挥远征军;而远征军的中国将领们又得到蒋介石的密令,就是只能听蒋的,不能听英美的。虽然这时候是盟军,但实际上蒋介石一直以私人军队的方式来把控军队,不愿意交出军队给别人来指挥。”

高晓松的这番话,很明显是受到西方史学界对这段历史的片面叙述的影响,即把战争失败的主要责任都归到中国头上。

首先,蒋介石把中国军队交给约瑟夫·史迪威指挥,这件事本来就是受到了美国政府和陆军部的欺骗。史迪威在1942年之前,从来没有实战经历,他所指挥过的部队最大不超过一个美国陆军军团,而且还并非一线作战部队。

然而,美国陆军部却把史迪威吹嘘、包装成为一名军功卓著的将领,其军事指挥才能远超中国人,所以中国人应该把军队交给他指挥。

蒋介石最初只是让美国人给他派一位联军参谋长而已,但是美国陆军部却通过种种手段,骗取蒋介石等中国政府领导人对史迪威产生高度信赖,以此来索取中国的兵权,让史迪威从一个参谋的角色变成一个带兵打仗的角色。

而蒋介石也因为对美国人的天真幻想和过分信任,放心的把中国最精锐的十万大军交给史迪威去指挥,开赴缅甸战场。后来缅甸战场的惨败,让蒋介石幡然醒悟,也让史迪威的无能、无德暴露无疑。

第二,蒋介石虽然一直以私人军队的方式来把控军队,但是出于对史迪威的信赖,还是把两个军的军权交给了史迪威。

为了提高史迪威在中国远征军中的威信,蒋介石还亲自去缅甸战场前线,当着中国将领的面去提高史迪威的权威。而且他还把罗卓英将军安排为史迪威的副手,协助史迪威贯彻军令。

最后,他还把两个军的人事任免和处分权授予史迪威。

蒋介石如此委曲求全,把中国硕果仅存的两个德械师“托付给一个完全不认识而且又缺乏信心的外国佬在一个重要地区运用(史迪威自己在日记中说的话)”,结果高晓松还认为蒋介石“不愿意交出军队给别人来指挥”,这真是荒谬至极,虽然蒋介石把中国军队交给史迪威来指挥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蒋介石与史迪威,两人同时嘴上笑嘻嘻,心中MMP

高晓松《鱼羊野史》中的历史错误之多,让我想起一句歌词,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限于篇幅,我就不再一一列出分析。

历史写作,嬉笑怒骂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嬉笑怒骂只是一种表达形式。

如果所要表达的内容漏洞百出,千疮百孔,那么就算你的语言风格再风趣,观察视角再新颖,所得结论再石破天惊,也无法挽救文章外强中干、一碰就倒的命运。

麻烦高老师以后写文章之前,能不能稍微认真一点,不要求你会考据,但是在遇到一些感觉拿捏不准的历史名词和历史事件时,起码应该去上网查一下,如果人在国内,你就上百度百科搜索一下,如果人在国外,你就上维基百科搜索一下。

读者既然花了钱买你的书,还花了时间读你的书,你就应该拿出当初创作《青春无悔》时的认真劲儿,不要让读者感觉青春里最后悔的事情之一就是读了你的书。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北京出版社,2016年版; 

2、秦孝仪 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

3、(美)齐锡生 《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年版;

4、Joseph W. Stilwell. The Stilwell Papers (Reprint Edition), Boston: Da Capo Press, 1991;

5 、(美)彼得·帕雷特  主编 《现代战略的缔造者:从马基雅维利到核时代》,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6年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