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贝聿铭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地时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是谁?苏州望族的富家少爷、哈佛大学高材生、普利兹克奖得主、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印刻在贝聿铭身上的标签太多,多到拼成一个大写的传奇。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150秒回顾贝聿铭传奇一生: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第一章 隐秘的东方贵族

贝聿铭于1917年出生于广州,是苏州望族之后,在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他17岁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后,他父亲本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但贝聿铭当时却因为一部名为《大学幽默》的电影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最终选择了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并在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贝聿铭小时候在狮子林

据《赫芬顿邮报》报道,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于当地时间5月16日逝世,享年102岁。他的建筑遍及世界各地,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他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和石材,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和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等。

贝聿铭于1917年出生于广州,是苏州望族之后,在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他17岁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后,他父亲本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但贝聿铭当时却因为一部名为《大学幽默》的电影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最终选择了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并在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1939年,贝聿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1944年,贝聿铭在军队中退役,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在次年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1948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他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这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随后,他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并在美国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公寓。1963年,费城莱斯大学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1963年4月17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建筑师贝聿铭在波士顿听证会上介绍了新政府中心和斯科莱广场的场地规划和交通模式。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1979年10月16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在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贝聿铭第一次亲眼看到他设计的这座建筑。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迄今为止,他的作品有70余件,其中包括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等。他曾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他最有争议的作品是位于巴黎卢浮宫拿破仑广场的透明金字塔。当时许多法国人不满这一设计,巴黎人甚至会以佩戴上面写有“为什么要造金字塔?”字样的圆形小徽章表示他们的不满。不过,就如当年埃菲尔铁塔一样,他的玻璃金字塔经历时间的考验,也成为了巴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在21世纪之后,苏州博物馆成了贝聿铭的封山之作,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之美。

数十年来,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时尚,而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解,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和技术有着深刻的研究,被认为“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为表彰贝聿铭的贡献,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1981年7月17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开幕式上剪彩。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第二章 华商建筑第一人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两分钟带你看贝聿铭为世界留下的传奇设计。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留下了传奇故事和作品】


贝聿铭投身建筑事业70多年来,优秀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包括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是一名美籍华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17岁高中毕业后,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了自己理想的建筑职业生涯。

据新华社,粗略统计显示,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

外媒评价

《纽约时报》:贝聿铭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是一名坚定的现代派,是一名罕有的同时能吸引地产商、企业界领袖和艺术博物馆董事的建筑师。他在全球有众多地标性建筑。建筑评论家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形容贝聿铭为“一名有教养的男人,他安静而毫不夸张的风格掩饰着强烈的好胜野心。”

BBC:贝聿铭是全球许多地标性建筑背后的男人,20世纪最多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因几何精度、朴实的外表以及自然灯光而享誉世界。

图片来自BBC网站截图

《泰晤士报》:贝聿铭开创性的建筑闻名世界,他设计的建筑结构影响力巨大,令人惊叹的同时也富有争议。回顾他的职业生涯,他曾说过:“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建筑媒体ArchDaily:贝聿铭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建筑师中最伟大的一位,当他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时,评委会称“他给了这个世纪最美丽的室内空间和外部形态。”

图片来自ArchDaily网站截图

“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委任”

据《纽约时报》,对于贝聿铭来说,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是职业生涯中尤为重要的一个作品。他说:“它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委任。”这一建筑背后是他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的一段故事。

贝聿铭和杰奎琳共同出席一场发布会。

图片来自《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1964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举国哀痛,肯尼迪图书馆成为为纪念总统而拟建的最重要项目。当时,杰奎琳花费数月寻找建筑设计师。

那时候贝聿铭还是建筑界新人,非常渴望得到这个项目,为此他搜集了自己曾经设计过的大大小小的项目,包括现在约翰肯尼迪机场的国家航空公司航站楼、克莱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等,准备应征。

当时,路易斯·康、菲力普·约翰逊、戈登·邦沙夫特、保罗·鲁道夫都已是资深建筑师,他们和贝聿铭一起成为了最终候选人。

最后杰奎琳宣布:“所有的候选者都非常优秀,但是贝(贝聿铭),他喜欢将事物变得更美。”贝聿铭获得了杰奎琳的委任,设计肯尼迪总统图书馆。

杰奎琳表示,“这是个非常动情的决定。他可以觉察出别人无法发现的东西。我不在乎他以前是否有过出色的设计,但是我相信他现在的才能。事实上,我的决策还是感性化的。他满是自信,让我想起了杰克(约翰·肯尼迪的昵称)。他们是同一年出生的。我决定和他一起迈出大胆的一步。”

肯尼迪图书馆耗费15年时间建成,从选址到建筑初稿,这中间贝聿铭经历了许多波折,也一度遭到波士顿居民的反对。过程中,他和杰奎琳也成为了朋友。

1979年,这座黑白分明、由纯粹几何形态构成的现代建筑树立在波士顿近郊多尔切斯特的哥伦比亚角,轰动美国建筑界。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也因为肯尼迪图书馆,贝聿铭名声大振,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

他设计的中外知名建筑

法国巴黎

卢浮宫拿破仑广场的透明金字塔


1983年,贝聿铭受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参与卢浮宫的翻修扩建项目。

1989年,贝聿铭交出了一座闪亮的玻璃金字塔作为卢浮宫的主入口。

这座玻璃金字塔最初并不为法国人民所接受,当时许多人批评这一设计太浮夸、太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金字塔也得到了法国人的喜爱,成为巴黎地标性建筑之一。贝聿铭本人也曾表示,“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里,卢浮宫将排在首位”。

卢浮宫拿破仑广场的透明金字塔 。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美国波士顿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

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母校哈佛大学内亲自选定场地,用于建设总统图书馆,但不料,一个月后他突然遇刺身亡。1964年,美国肯尼迪家族正式宣布由贝聿铭来负责肯尼迪纪念图书馆的设计。

1979年,图书馆最终建成,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这座建筑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认为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美国华盛顿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在获得肯尼迪图书馆项目之后,贝聿铭又于1974年成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扩建项目的建筑师。1978年,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完成,由于造型新颖独特、设计丰富多彩,该座建筑成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

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中国北京

香山饭店

1979年,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中国政府邀请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回到自己曾生活多年的中国,贝聿铭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民族特色与现代建筑相融合,最终设计出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香山饭店。1984年,香山饭店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

进入冬季,香山饭店内的一处冰瀑景观,成为饭店的美景。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中国香港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建成于1989年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也是贝聿铭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贝聿铭独特的设计特点。这座大厦是香港第三高楼,外形像“节节高升”的竹子,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中国苏州

苏州博物馆新馆

1999年,已经82岁的贝聿铭受邀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祖籍苏州,他的家族就是苏州历代望族,因此,对于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耗费了极大心力。

至2006年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这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终于面世。贝聿铭曾表示,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他最疼爱的“小女儿”。

苏州博物馆新馆。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卡塔尔多哈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位于卡塔尔首都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贝聿铭晚年的一件杰出作品,目前该博物馆已经成为卡塔尔的国家象征之一。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位于多哈的一个人工岛屿上,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开馆。

为了设计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贝聿铭走访了埃及及多个中东国家,深入了解伊斯兰文化与文明,最终设计出了这个大型的文化建筑。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也成为伊斯兰文化、艺术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

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他曾经这样定义一个好的建筑

贝聿铭先生在生前接受过许多媒体的采访,给建筑界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话。

“在某种层面上,我的目标只是让人们愉快地进入一个空间并在其周围活动。但我也认为建筑可以达到一个水平,它可以让人们想要在空间内做更多的事情。这是我觉得最有趣的挑战。”

“当代建筑师倾向于将某种现代性强加于建筑,我知道时代变了,我们顺应展。但是我不想忘记初心,持久的建筑必须有根基。”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我相信建筑是一种务实的艺术。要成为艺术,就必须建立在必要性的基础上。”

“现代建筑需要成为发展的一部分,而非变革性过程的一部分。”

“对于一个建筑来说,25年不足以作出评判。建筑是石头和砖块、水泥和钢铁(构成的),必须经得起考验。”

建议中国建筑师“多看一看自己的建筑传统,而不是设计成西方模式。”

【贝聿铭的建筑:几何学的纪念碑】

生前贝聿铭的建筑风格被冠以各种主义的标签,如果尊重他本人的意愿,那就是建筑就是建筑,不分什么现代建筑 、后现代建筑和结构主义建筑等等,而真正能留存下来的还是建筑本身。那么贝聿铭的建筑呈现出什么特征呢?我觉得一句话,就是他是一位几何学的魔术师。

贝聿铭的设计以其锐利的直线、单纯的构造和透明充满光的空间,在二十世纪的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巨大的足迹。虽然他的设计不被建筑史学家们归于某种风格和主义之内,但是,贝聿铭在不同时期和年代,在世界各地留下的纪念碑式的建筑本身,就是二十世纪现代建筑的里程碑。

贝聿铭是一位银行家的儿子,而他的家谱记载了贝家是苏州的望族,贝聿铭在他家拥有的狮子林里长大,也就是说,在他成长为一位建筑师之前,建筑和环境以及景观的关系就已经在滋养他了。还是少年的贝聿铭,17岁就前往美国学习建筑设计,1940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之后在前包豪斯学院创办人格罗皮乌斯指导下的哈佛大学建筑系深造。贝聿铭早年就开始关注建筑所处的环境应该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现代建筑的某些理念是持怀疑态度的。他不认为国际样式是可以放之四海的真理,而那些反映时代特征的建筑,现代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和融入气候、历史、人文和生活方式。

贝聿铭在他成功完成了卡达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之后的一部纪录片中坦诚地说过: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度过的,对伊斯兰文化不了解,为了设计这座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我花了半年时间来学习了解伊斯兰文化。贝聿铭几乎以一位历史学家的态度从事现代建筑设计,正是因为这种态度,才使得他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与当地的历史、气候、文化和气质相吻合。也就是说,贝聿铭在设计之先,必须研究建筑所处地区的历史文本,寻找历史遗留中的元素,并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到现代观念中来,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建筑。

贝聿铭17岁前往美国,1954年成为美籍华人,他的大半生涯在美国度过,但是他还是一颗中国心。他在中国大陆留下的建筑遗产,反映了他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深刻解读。现在我们回头看看上世纪七十年代他设计的香山饭店,北京和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以及苏州博物馆,都体现了他以很深的洞察力,把各种元素转译成现代语言的能力。

当我们重新审视贝聿铭那些留在中国大地上的建筑遗产,尽管像香山饭店那样设计在竣工当年充满争议,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建筑正是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中高贵的品质所在。我觉得,没有哪一位中国建筑师会像贝聿铭那样,对历史深怀敬意,对传统透彻解读,对元素运用得如此娴熟,让现代建筑设计成为一种历史性的延续。

我有幸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前夕在纽约采访了贝聿铭,这位世界建筑巨匠的温和和非凡的气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在采访中问了一个问题:您觉得影响二十世纪建筑设计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他回答说是立体主义。

确切地说,当时我没有理解他的意思,这个回答我一直放在心里十几年。直到在他百岁生日的2017年,有媒体约我把对贝聿铭的采访整理出来时,我又想起这句话。这时的我已经恍然大悟,立刻展开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建筑和设计诸多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的立体主义研究,这一研究带来了显著效益,那就是终于找到了二十世纪艺术和建筑设计产生革命性运动的源头。在考察贝聿铭的设计之后,可见他的设计实际上是立体主义之后呈现出极少主义特征的先驱性设计的实证。

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中国传统环境中长大的,到美国之后接受了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科班教育。虽然早期设计是一种标准的国际样式,但是贝聿铭的设计底图,可以看出他所一直沿用的几何形模数特征。

从华盛顿国家画廊这件设计上就已经体现得很明确,而在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建筑设计上,几何形的外形像竹笋一样节节高,但每层平面图都像是七巧板的平面组合。这就是贝聿铭设计的密码,实际上是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中的正方形七巧板和荷兰风格派的轴测图融合的美学。

我曾在采访贝聿铭之后,再次前往北京的香山饭店。几十年过去了,这座建筑仍然在那里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建筑气息,那些我们曾经看不懂的,正是这座建筑的气质所在。我为北京能在半个世纪之前诞生一座这样的现代建筑而自豪,也为贝聿铭设计的先锋性而折服。

2019年5月17日写于巴黎

□方振宁(第十三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第三章 贝聿铭谈建筑


贝聿铭生前接受过许多媒体的采访,给建筑界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话。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建议中国建筑师“多看一看自己的建筑传统,而不是设计成西方模式。”

谈到曾经饱受争议的香山饭店,他的《贝聿铭全集》提到,在饭店的落成典礼上,一个高官不屑地说香山饭店看上去“很中国”。事后贝聿铭说:“当时正开始‘四个现代化’,政府想要的是西式风格,所以他这个评价并不是褒义,但听在我耳里,就是表扬。”

【香山饭店落成时曾被批,贝聿铭:听在我耳里,就是表扬】


北京香山饭店。

图片来自北京香山饭店网站


北京香山饭店是贝律铭在中国大陆留下的第一座建筑。

1946年还在哈佛读书的贝聿铭曾给朋友写过一封信,表达想要在建筑里找到一种地域性或是民族性的表达方式,“现在的问题是,要找到一种绝对中国的建筑表达,但又不用到中国传统的建筑细节和主题。”信封上还印着“贝聿铭不可能的梦想——1946”。

30多年后,他的梦想终于有机会实现了,那就是香山饭店项目(1978-1982)。

贝聿铭第一次访问北京是1974年,与美国建筑师协会一同。在这次访问中,贝聿铭建议尽量不要在故宫附近建高楼。1978年,在人民大会堂的晚宴上,他又提出了他的担忧。之后不久,政府决定禁止在故宫周围一定范围内建设任何高楼。后来贝聿铭回忆称:“算起来,这才是我对中国最大的贡献。”

当时,中国政府希望贝聿铭能为北京设计一座建筑,并给了三块北京城外的地供他挑选。贝聿铭考察了当时北京的建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中国建筑走到了死胡同。他曾说:“现有的两个方向,一是盲目仿古,一是全盘西化,哪一条都走不通……我想探索一下,中国传统究竟是否还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中。如果是,那么或许中国建筑师就不用靠西方国家而能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中国的建筑应该自然而然地生根于这样的历史文化。”

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中,贝聿铭用他老家苏州风格的白灰泥墙,取代了北方常用的赭石色墙。他还请来一位75岁高龄的烧窑手艺工匠,恢复了从明朝传下来上千年、快要失传的技艺。

香山饭店不同于贝聿铭大多数建筑,不具备独立的雕塑形态,而是具有强烈的“绘画性”。他结合中国园林经典的轴线和收放自如的空间序列,让酒店从中庭辐射出去:为了保护原有的众多树木,其中还包括两柱八百年的银杏树,客房不对称地分散在四周。

贝聿铭曾说:“中国园林就像是一个迷宫,置身其中,你很难一眼望尽,永远不能领悟全局。一进园林,你就会被美景吸引而驻足流连——这美景也许是一棵树、一块石头或者一隙光影。你漫步小径,或踱过小桥,沿着蜿蜒曲折的园路,永远步移景异……它关乎尺度、关乎散点透视,也关乎偶然——那种出人意料的欣喜。”

贝聿铭在主花园重现了“曲水流觞”——中国所剩无几的古老水迷宫。但是石材成了最大的问题:北方的石材太粗糙,南方的又太精细,不够大气。直到有一次贝聿铭在去北京的飞机上找到了灵感——一本介绍云南石林的宣传册。贝聿铭称作“天降好运——当你做好准备时它就会降临。”他把云南的石头运回到3000多公里外的北京。当时这些石头都是靠滚圆木的原始办法运入工地的。

贝聿铭曾说:“香山饭店是我经历过最难的项目之一,在一个我完全不明白的系统里工作,有很多欣喜,也有不少挫折。我们不能下指令,只能提建议,而中国人又不会轻易下决定……领导有领导的说法,工人们有工人们的意见,北京本土的建筑师也有自己的观点。”

关于香山饭店,东西方的评论众口不一。西方建筑界由于不了解中国传统元素,误以为它是后现代风格;而中国建筑师和官员,谙熟贝聿铭的现代主义风格,则为他没有加入现代元素而颇感失望。贝聿铭曾辩驳:“如果造一座反光玻璃大厦,对中国又有什么好处呢?”在饭店的落成典礼上,一个高官不屑地说香山饭店看上去“很中国”。事后贝聿铭说:“当时正开始‘四个现代化’,政府想要的是西式风格,所以他这个评价并不是褒义,但听在我耳里,就是表扬。”

注:本文资料整理自《贝聿铭全集》

【贝聿铭自述:建筑是艺术和历史的融合】


我的少年时期在中国度过,那个时候我对建筑没有什么概念,认为建筑和工程是一回事,从来没有考虑过设计的问题。我学习物理和数学,对艺术和历史却没有过多的关注。后来我逐渐认识到,艺术和历史才是建筑的精髓。第一个让我考虑建筑学的,是威廉·埃默森(William Emerson)。那个时候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工程,而麻省理工建筑学院和哈佛大学之间有几个联合项目,因此在格罗皮乌斯(Groupius)来之前,我就对哈佛大学建筑学院有了一些了解。当时麻省理工学院还沉迷于学院派(Beaux-Arts)风格,我对于格罗皮乌斯和布劳耶(Marcel Breuer)加入哈佛大学很感兴趣,于是便决定到哈佛读研究生。

在哈佛大学读研的最后一年,我师从格罗皮乌斯,他允许每个学生自由选择项目主题。我对他说我想做一个与中国有关的项目,因为我认为历史和建筑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他听完后并没有反对我,只是回答说,“好啊,那你证明给我看看。”于是我决定设计一座位于上海的博物馆。当时所有在建的中国建筑都是新古典主义风格。而我却认为,中国的展品都不大,因此学院派风格的立柱和山花并不适合。由于家里一直都有收藏中国艺术品,我对中国艺术也略知一二。最后后我设计了一个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博物馆,这也赢得了格罗皮乌斯的认可。1946年我在哈佛读研时设计的这个作品,和时隔60年之后的苏州博物馆不无相似之处。

格罗皮乌斯

1948年我在哈佛大学教书,而威廉·齐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正决定在自己的威奈公司开设建筑部门,他让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列出了一些建筑师,我也在其中,就这样我搬到了纽约开始为他工作。我们看了各种地产,我也开始逐渐了解了不动产业。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只停留在理论上,直到基普斯湾项目才真正得以建成。这个项目给了我信心,也让我更加敢于放手设计。那时候的我,十分欣赏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 Rohe),虽然知之不多,但很有信心,想要超越密斯。密斯偏爱的“幕墙”是用玻璃和金属覆盖结构骨架的,而我想,如果能把墙面直接变成外立面,这样就可以两步并作一步了。于是,在基普斯湾项目和后来与齐肯多夫做的低成本住宅里,我都采用了这个方法。

我和齐肯多夫合作了10 年,这期间真正的作品不多,但是在整个团队中的工作给我带来了其他年轻建筑师不可能接触到的广阔经验。我接触到的是大规模的都市设计。基普斯湾项目之后,我开始感到低成本住宅的局限性,并且想要做些不一样的作品。第一个机会就是来自丹佛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主任沃尔特·奥尔·罗伯茨(Walter Orr Roberts)请我在博尔德的平顶山上建一个研究中心,我欣然应允。正是这个项目,让我第一次有机会将建筑视为一种艺术形式。

《贝聿铭全集》,作者:朱迪狄欧,版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年1月。

继罗伯茨博士之后,我的下一个重要客户是杰奎琳·肯尼迪,1964年她在一众建筑师中,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我来负责肯尼迪图书馆。这个项目的高曝光率一定程度上也帮我得到了国家美术馆东馆的项目。而后来,正如埃米尔·比亚西尼(Emile Biasini)所说,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ois Mitterrand)总统——另一个我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则是因为我做的国家美术馆东馆,而最终选择我来负责大卢浮宫的设计。在前进的道路上,一个有远见愿景的人可以及时地助你一臂之力,而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就很幸运地遇见了这样一些贵人。

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如果不学,我就无法设计。从我在哈佛大学时期师从格罗皮乌斯的第一个项目,到我最近的作品,博物馆一直都是我的主题,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注:本文经出版社授权,摘自《贝聿铭全集》序言。

【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去世,他曾经如何定义一个好的建筑】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于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他生前接受过许多媒体的采访,给建筑界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话。

“在某种层面上,我的目标只是让人们愉快地进入一个空间并在其周围活动。但我也认为建筑可以达到一个水平,它可以让人们想要在空间内做更多的事情。这是我觉得最有趣的挑战。”

“当代建筑师倾向于将某种现代性强加于建筑,我知道时代变了,我们顺应发展。但是我不想忘记初心,持久的建筑必须有根基。”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我相信建筑是一种务实的艺术。要成为艺术,就必须建立在必要性的基础上。”

“现代建筑需要成为发展的一部分,而非变革性过程的一部分。”

“对于一个建筑来说,25年不足以作出评判。建筑是石头和砖块、水泥和钢铁(构成的),必须经得起考验。”

建议中国建筑师“多看一看自己的建筑传统,而不是设计成西方模式。”

“当一个人还足够健康可以继续工作的时候,最好不要突然退休。”

第四章 他人眼中贝聿铭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外媒纷纷发文悼念贝聿铭:为世界景观增添了一份优雅。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纽约时报》称贝聿铭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是一名坚定的现代派,是一名罕有的同时能吸引地产商、企业界领袖和艺术博物馆董事的建筑师。

《华尔街日报》赞颂贝聿铭是一个重新审视天际线和创造标志物的建筑师,他作品中优雅的玻璃和金属网格遍布世界。

贝聿铭一生为之骄傲的作品——卢浮宫金字塔、苏州博物院也发文悼念,“虽然您已经去了天堂,但是您和您的作品将一直被全世界所铭记。”“苏州博物馆是贝老留给苏州人民最为珍贵的礼物。”

贝聿铭弟子会议,2019年3月师生俩人见面时,贝先生还曾念叨想回中国:“他说,我已经退休了、不工作了,没有必要再待在美国,我要回中国去,想在那里吃好的。”

【独家|弟子谈贝聿铭晚年:喜欢吃红烧肉 想回国吃好吃的】

美国当地时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他的作品享誉世界,晚年最牵挂的却是中国。

贝聿铭的弟子林兵告诉新京报记者,每次见面,两人都会聊起他的设计代表作苏州博物馆,而对于自己的另一重要作品香山饭店,贝聿铭生前很遗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香山饭店的施工工艺、质量并不是很满意”。

他向新京报记者回忆,2019年3月师生俩人见面时,贝先生还曾念叨想回中国:“他说,我已经退休了、不工作了,没有必要再待在美国,我要回中国去,想在那里吃好的。”

林 兵1998年至2010年在贝聿铭所创办的美国贝氏建筑事务所任职。2004年至2008年,他曾代表贝聿铭担任苏州博物馆项目的驻现场代表,负责设计方 与业主和施工团队之间的现场协调。也曾负责《贝聿铭全集》中文版的审校。2017年贝聿铭百岁寿辰时,他曾负责在苏州美术馆策展贝聿铭文献展。

2011年,林兵负责审校的《贝聿铭全集》出版。

谈生活:特别喜欢红烧肉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得知贝先生去世的?

林兵:(北京时间)今天(5月17日)早上知道的。贝先生的儿子也给我打了电话。

新京报:贝先生具体是什么时候走的?去世时是什么情况?

林兵:美国时间周四(5月16日)凌晨两点,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世的。最后是在医院,年纪大了,各方面功能可能衰竭,走得很安详,没什么痛苦。

新京报:你最后一次见贝先生是什么时候?

林兵:今年3月底,我去家里看他。我每次回都会去看他。

上次去的时候,他状态很好,讲话兴致很足。我在家里待了一个多小时,和他一起吃了午餐,聊了会儿天。

新京报:你们聊了些什么?

林兵:什么都聊。

他比较关心吃的,一直很怀念中国菜,特别是比较讲究的中国菜。因为在美国很难吃到非常入口的,所以他经常跟我说想到香港、苏州去吃好吃的东西。

他很喜欢粤菜,也很喜欢苏帮菜,特别喜欢红烧肉。以前有机会到苏州的时候,他还喜欢吃苏州的鸡头米,这当然在美国吃不到,也就是想想。他还是挺怀念中国美食的。

新京报:那上次见的时候,你们是吃的中国菜吗?

林 兵:对,当时请了外面的中国厨师为他做菜。有红烧肉,还有江浙一带的腌笃鲜——笋、百叶和鲜肉,他吃得津津有味。我们还喝了点啤酒。他喜欢喝红酒,如果吃 西餐就喝红酒,吃中餐喝点黄酒,吃日料喝点清酒。他饭量一直不大,吃得不多,但对于一个100多岁的人来说,已经足够大了。

新京报:除了美食,你们还聊了些什么?

林兵:各个方面,我们唯一不聊的可能就是工作。

当然,由于我和我的合伙人以前都是他的助手,几年前我去见他,他也会问问我们在做什么东西。有时候,我们也会聊起此前做的一些项目,比如说苏州博物馆。后来,更多聊的是其他方面而不是工作。他会跟我聊聊自己小时候中国的事情,比如苏州、他的老家等等。

新京报:你当时走的时候,贝先生有没有交代些什么?

林兵:没有。虽然我也知道他年纪很大,但是从他的精神状况等方面来说,每次都觉得很快还会有机会见面,所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交代。他每次看到(我),都很高兴,聊了以后就等着下次见面,也没有想到他会去世。

新京报:上次见面之后,有再跟他联系吗?

林兵:没有,因为毕竟年纪大了,他也很少用电话,平时很少联系,一般我们都是当面去看他。

谈作品:每次都会说起苏州博物馆

新京报:贝先生最后一次回国,是什么时候?

林兵:应该是2012年来香港。那时候他在日本美秀美术馆边上做了一个小殿堂,应该说是他最后的作品。在参加开幕式之前,他到香港看了朋友,然后去了日本。

最后一次来大陆的话,应该是2006年来苏州,当时是做苏州博物馆。从2002年到2006年,苏州博物馆建造期间,他一共来了五次苏州。

新京报:您当时代表贝氏事务所及贝聿铭先生担任苏州博物馆项目驻现场代表,有什么感想?

林兵:贝先生做事很认真,并没有简单地想到建筑本身。他考虑的是建筑跟周边环境的融合,跟苏州历史的融合。同时,他也会想到未来的营运等问题。业主想不到的事情,他都想到了。

就建筑而言,他从来没有单单为做建筑而做建筑,相反他是把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我觉得他的作品能够成为经典,跟这方面也有直接的关系。

新京报:苏州博物馆有贝先生的“小女儿”之称,他后来有跟您提到过这座博物馆吗?

林兵:有,我去美国看他,都会说起。他会问苏州怎么样,我说苏州很好,大家很喜欢苏州博物馆,苏州很多地方的建筑都很像苏州博物馆。他说那有点可怕,不应该全像苏州博物馆。

其实在2006年离开中国的前一天,贝先生曾提出想在下午4点前去苏州博物馆,一个人走走看看。因为他很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和观众的关系,观众走在博物馆里,他也想在旁边观察一下。同时,他也希望自己最后能再看苏州博物馆一眼。

那天下午他去了,但不是一个人,有记者、领导什么的,很难有机会自己单独一个人。这也是我比较遗憾的事。

新京报:既然这么念念不忘,后来为什么没有再回苏州看看呢?

林兵:2006年走的时候,他已经90多岁了,年纪大了,很少有机会再回来了。他一直说想回中国再看看,最近一次看到我还在说这个事。他说,我已经退休了、不工作了,没有必要再待在美国,我要回中国去,想在那里吃好的。

新京报:贝先生在中国的另一代表性作品香山饭店,他有跟您提过吗?

林兵:香山饭店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也是他离开中国以后首次回来做的项目。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香山饭店的施工工艺、质量并不是很满意,他觉得有点遗憾。香山饭店完工以后,他再也没有回来看过。

谈评价:被称为“大师”,贝聿铭有点忐忑

新京报:贝先生有没有跟您提到他的遗愿?

林兵:没有。他没有告诉我他对自己一生的看法,但是我觉得他有很了不起的一生。因为他做了很多重要的作品,留给了世界。

新京报:您刚提到,贝先生没有在您面前评价过自己?

林兵:他做的作品他都很骄傲,因为他都用心去做,而且都能得到各种文化的接纳。我相信,他应该很欣慰。但他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不会自己说怎么样。每当有人尊称他为“大师”,他会有些忐忑。虽然他没有这么告诉我,但在边上我可以感受到。

他一直说,他做的一切,希望大家在建筑当中去感受。我记得苏州博物馆完成后,我回美国,他问我大家喜欢吗?我告诉他,苏博开幕的第二天,有一位老人去,说觉得很舒服。贝先生说,这个感觉是最好的褒奖。

新京报:贝先生之前有没有跟您谈过,百年之后想葬在哪里?

林兵:没有。目前家人还在安排他的后事,具体还不知道。但我相信贝先生应该会跟他的太太葬在一起,太太是葬在美国纽约。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 卢浮宫、苏博悼念:一直铭记】


“虽然您已经去了天堂,但是您和您的作品将一直被全世界所铭记。”“苏州博物馆是贝老留给苏州人民最为珍贵的礼物。”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今晨,卢浮宫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分别发文悼念。

据美国媒体报道,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的作品遍布全世界,著名作品包括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等。他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曾说过,“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如今,时间已给出了他所创作的建筑作品的答案。

“天堂会美很多。您在天堂的住所一定会是苏博的模样,山与水、光与影、黑白灰。巨星退场,星星之光不灭。”网友如此深情怀悼。

2006年10月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参加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穿梭于东西方世界的建筑大师

出自贝聿铭手笔的苏州博物馆大门前,无论是否节假日,永远排着参观游客的长龙。

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的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博物馆周边的忠王府、拙政园、狮子林,浸润了他童年时光的记忆。渗透着传统中国文化印迹的苏州园林,令他自小开始体悟到建筑创意的美丽。曾有人说,苏州是贝聿铭设计精神的“中国原点”。

10岁时,贝聿铭随父亲来到上海,他为有着“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国际饭店而惊叹着迷。很久之后,成为建筑大师的贝聿铭说,彼时幼小的他为“远东第一高楼”的高度所深深吸引,从那一刻起,心中埋下了建筑师的种子。

17 岁,贝聿铭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1946年,取得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从哈佛毕业后,贝聿铭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职业生涯,1955年,他创办了自己位于纽约的建筑公司——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

设 计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85岁时的杰作,这位始终说“我是苏州人”的建筑大师,在故乡证明了一个人实现年轻时梦想的同时,仍能守住割舍不断的根。建造苏博的 过程,恰是他充满眷恋的归乡路。这座建筑最终被人们评价为“既融入了建筑大师的建筑智慧,亦满溢了对故乡的情感”,而贝聿铭则是亲昵地称呼苏博为“我的小 女儿”。

从个人经历到艺术世界,贝聿铭始终身处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缝隙”,他却潇洒言道,“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在世人眼里,他在东西方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之间穿梭。

70 多年来,贝聿铭的建筑作品遍布全球,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甚至远至卡塔尔。据统计,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 筑在百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50项大型建筑中就有24项获奖。1979年,贝聿铭荣获美国建筑学会金质奖章,美国建筑学会还把当年定 为“贝聿铭年”。

1981年,贝聿铭获得法国建筑学金奖;1983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第五届普利兹克奖;1989年,获得日本帝赏奖;1986年,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自由奖章。

“您和您的作品将一直被全世界所铭记”


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 ,被法国人赞为“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

图片来自@卢浮宫博物馆

贝聿铭最为中国普通人所熟悉的作品当属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和苏州博物馆等。

今晨,卢浮宫博物馆发文悼念: “就在几分钟前,卢浮宫收到一个让人悲痛的消息,卢浮宫金字塔的作者,也就是我们前天刚刚提到的华人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在5月16日辞世,享年102岁。虽然您已经去了天堂,但是您和您的作品将一直被全世界所铭记!!!”

苏 州博物馆今晨发文悼念:“苏州博物馆是贝老百年建筑设计人生的心血凝结,是留给苏州人民最为珍贵的礼物,更是他最心爱的‘小女儿’。我们震惊于噩耗,更深 怀感念。感恩贝老为苏博付出的全部心力,感恩贝老为观众带来的艺术惊叹,感恩贝老为每一位苏博人激发的骄傲和努力。贝聿铭先生虽已离去,但凝聚他生命之光 的苏州博物馆将永远铭记和怀念。愿贝老于天堂永安!”

公众悼念:“您设计的建筑在,您就还在”

今晨,贝聿铭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公众纷纷悼念,“贝老走好!”

一位网友回忆:“大学期间逛苏博,听说里面有棵树是他亲自栽种,感觉恍如昨日,总觉得他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不曾离开。”有网友说:“您设计的建筑在,您就还在。”

一位网友感慨:“上帝高兴了,天堂会美很多。您在天堂的住所一定会是苏博的模样,山与水、光与影、黑白灰。巨星退场,星星之光不灭。”

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在朋友圈发表悼念说:“不论在芝加哥还是纽约,很多标志性的建筑都是大师的作品,当我登临这些建筑时,都由衷地向大师致敬。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致敬大师,天堂安好。”

北 京愿景集团副总裁、CMO白洁在朋友圈回忆了自己曾专程在日本寻访过的出自贝聿铭之手的美秀美术馆。白洁说,贝聿铭逝世后,纪念他的文章鲜有提及美秀美术 馆。但这座山中美术馆的路线是按《桃花源记》设计,先是林间道上“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而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当时惊叹于中国魏晋名作,会这样完整地被贝聿铭搬到日本林间。美是全世界、全物种的通用语言。”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各大外媒这样评价他】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于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迄今为止,他的作品有70余件,包括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各大外媒纷纷发文悼念,并给予这位享誉世界的建筑师极高的评价。

《纽约时报》:贝聿铭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是一名坚定的现代派,是一名罕有的同时能吸引地产商、企业界领袖和艺术博物馆董事的建筑师。他在全球有众多地标性建筑。建筑评论家戈德伯格(Paul Goldberger)形容贝聿铭为“一名有教养的男人,他安静而毫不夸张的风格掩饰着强烈的好胜野心。”

《华尔街日报》:贝聿铭是一个重新审视天际线和创造标志物的建筑师,他作品中优雅的玻璃和金属网格遍布世界。

图片来自《华尔街日报截图》

CNN: 贝聿铭被视作最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之一,他是首位参与法国卢浮宫设计的外国建筑师,一开始受到人们反对,最后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赢得了认可。

BBC:贝聿铭是全球许多地标性建筑背后的男人,20世纪最多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因几何精度、朴实的外表以及自然灯光而享誉世界。他在年纪很大时仍然积极投入工作,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就是在他80多岁时设计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泰晤士报》:贝聿铭开创性的建筑闻名世界,他设计的建筑结构影响力巨大,令人惊叹的同时也富有争议。回顾他的职业生涯,他曾说过:“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建筑媒体ArchDaily:贝聿铭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建筑师中最伟大的一位,当他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时,评委会称“他给了这个世纪最美丽的室内空间和外部形态。”

编辑 马浩歌 贾聪聪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