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宗师——米拉日巴的传奇一生

北宋时期,西藏北方的米拉家族以经商为业,兼及农耕,家境富有。

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一代宗师米拉日巴出生于这个富贵家族,从此开启了他起伏跌宕,颇具传奇的一生。

除却释迦摩尼,只有米拉日巴在古今中外佛教中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

佛经哲学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印象。但米拉日巴说法传教确实老少皆宜,通俗易懂的。在以往传记记载的佛教先人们常是佛的化身或者菩萨的显示,而米拉日巴却直言不讳:“我只是一介凡夫,今生今世所得成就皆因刻苦修行。”

他的为人处世一贯“接地气”,总是令人们感到亲切温暖,带有极深极浓的“人情味”,因此在说法修持上的造诣可谓是古今独一份。

null

前半生恶贯满盈,后半生苦行说法

在米拉日巴七岁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留下“子承父业”的遗嘱。但世事难料,平时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伯父与姑母强行霸占本该属于米拉日巴的家产。米拉日巴与他的母亲和妹妹,母悲子弱,无招架反抗的能力,三人相依为命。

不仅家产被夺,一无所有,母子三人还被当成佣人一般的使唤,衣食住行十分贫困不堪。

米拉日巴七岁前有着一切最好的东西,享受不尽。七岁后受尽了豪强的伯父和姑母的欺凌、奴役,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

成年后的米拉日巴为了报仇雪恨,跟随苯教的高僧学习苯教咒术。学成之后,他用咒术将伯父一家及其亲眷35人尽数死于倒塌房屋之下。后来又应他母亲的要求,连续使用三次降雹术使得全村人的庄稼尽数毁去,颗粒无收。

犯下杀人毁庄重罪的米拉日巴自知罪孽深重,但此时追悔莫及。为了化解罪业,他开始四处求法。

null

后经指引,改宗佛教,拜噶举派始祖玛尔巴为师。

但玛尔巴深知米拉日巴的罪行滔天,不愿收他为徒。此时38岁的米拉日巴为了求得改过,修得佛法,平时就为玛尔巴修房盖楼,几盖几拆,勤服劳役,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劳苦和打击。

三年后,玛尔巴感动于米拉日巴这般诚心毅力之坚定,遂把毕生密法修炼如数传授与他,成为其嫡传大弟子。

null

null

【明初 铜鎏金米拉日巴坐像】

此尊铜鎏金米拉日巴坐像双眼嵌银,双耳饰圆形耳珰,面目宁静含笑,以菩萨慧眼凝视众生,凡爱其观者尽有解脱。其身坐相自在,宝相庄严。

左手持法器嘎布拉碗,右手自然伸展抚在耳旁,聆听众生之言。底座背后刻有藏文赞语。

从明代到如今,历经岁月沉浮,此尊佛像还能依旧保持品相如新的明早期造像佳作弥足珍贵。

null

矢志习密法,以苦修著称

米拉日巴45岁时,他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得知母亲已去世,而妹妹流浪在外,当下看破红尘,坚定了苦修佛学的信念。

他隐居深山老林,以蕨麻野草为食,单薄白布为衣,静坐潜修密法9年之久,最后获得“即生成佛”之“正果”。随后遍游西藏各地,弘扬佛教教义,继承玛尔巴做了喝举派的第二代祖师。噶举派正是活佛转世制度的创始派。

上图铜鎏金米拉日巴坐像所持有的嘎布拉碗,就是供后世活佛使用的法器。

null

他一开始原不叫“米拉日巴”,只因他穿着单薄就能抵抗寒冷,所以称“日巴”,结合米拉二字意为米拉家族中穿布衣者。

米拉日巴是西藏“实践佛法”的代表人物,他这一生最令人钦佩的地方就是终生不曾建立庙宇,不集合僧众,做到了真正洒脱自在的说法行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