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学生48人上清华北大,看这个粉丝近亿的网红老师有啥绝招?

北京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一间闲置的教室里,李永乐正在黑板前录制视频。他是这里的中学物理老师,但这条视频与考试无关。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李永乐录制了两百多条这样的科普视频,在互联网上累积了十多亿次的播放。现在,李永乐的粉丝已经近千万。就是这样一个网红老师,曾将所带班级里50学生里48个都送进了清华北大。

null

null

《名人面对面》

专访 | 李永乐

null

人大附中第一蔡文姬 名副其实的学霸老师

李永乐不仅是网红,他还是名副其实的学霸老师。高二时,他凭借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北大他还辅修了经济学学位。四年之后,李永乐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他也曾经去过索尼、花旗银行等知名公司应聘,不过,李永乐觉得,还是教育更适合他。

李永乐所在的人民大学附中,去年的高考中北京理科的前10名,这间学校包揽了7个。曾经李永乐带的一个班里,50个学生中有48人考上清华北大。

李永乐就是那种“别人家的物理老师”,用自己的头讲解游标卡尺用法,因为学生没考好而剃发明志,还因为游戏玩得不错被称为“人大附中第一蔡文姬”。李永乐式的提分攻略,适合考试提分也适合打怪升级。

null

null

李永乐:你这个题做错了,考试考得不好,该怎么办?你应该看答案是怎么写的,你是怎么写的,进行对比,然后思考,反思永远比你做新题要重要。打游戏怎么提高,其实我是很知道的,虽然我游戏水平不高,但我知道怎么提高,我只是懒得去提高,怎么提高?很简单,打完游戏之后把自己录像保存下来看一遍,然后再看一看高手是怎么打的,很快就提高了。学生不喜欢反思,就好像打游戏的时候急于开下一局,而不是去研究一下上局是怎么输的,你下一局可能还会输。同样道理,你急于去用下一次考试证明自己,而不去想我上一次考试为什么没有考好,你可能下次还考不好。

学生心中的大神 成了粉丝近亿的网红

过去十年,李永乐把两百多个学生送进了清华北大,培养出十多个国际奥赛、亚洲奥赛、中国奥赛的金牌,成为孩子心目当中的大神。两年前,他从方寸讲台,一脚跨进了互联网。

null

李永乐我最开始做视频,其实是为了偷懒。2014年的时候,学校给我两个年级的竞赛课让我带,怎么办?于是我想个办法,我把这道题录下来,放到网上,如果我录很多这样的内容,那以后很多问题我就不用再重录了,这不就可以偷懒了吗?后来放了之后我发现播放量不大,大家可能不是很喜欢这种模式。后来我一想也是,你说你在学校里面都已经学了那么长时间,你又去给他讲一个高三很复杂的问题,他是不是就不愿意听了?

转折发生在2017年,有网友将李永乐十年前的一段讲课视频放到了网上,那段视频讲解的是“闰年是怎么回事?”,一天内,视频点击量达到了1000多万,这个数字在第二天超过了2000万,而由此他开始做更多的科普视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李永乐的粉丝就涨到了五百万。 

2018年的高考前夕,一条题目为《考清华和中500万彩票哪个更难?》的视频再度成为了热搜,现在,李永乐的粉丝已经近千万,前段时间“996工作制”引起热议,在一部分人抨击企业家压榨劳动力,一部分人把它说成是励志鸡汤的时候,李永乐用数学原理,来解释了《996工作制是奋斗?还是剥削》。

null

李永乐:我们可以把它比作鱼和熊掌,孟子说过一句话,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把它细化一下,如果我们加班有加班费的话,加班费可能相当于熊掌,当然你如果不加班,你这个时间就用来休息了,相当于鱼,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一定的加班时间,获得一定的收益,你加班的越多,你的闲暇时间就越少,如果我们拼命加班收入多了,是不是收益就最高呢?不一定啊,我也没有时间去优化自己了,就可能我就在这么一个轮回里面,那么你怎么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其实你知识的储备也是一种储蓄,你知识储备得高了,就可以胜任更加复杂的工作,你单位时间产出就高了,所以你鱼和熊掌就都可以兼得了。

科学是有用的 学习不能急功近利

蹭热点讲科普,电影《复仇者联盟》上映,李永乐一本正经地用马尔萨斯人口论解释灭霸为什么要消灭宇宙一半的人?,巴黎圣母院着火,李永乐说轰然和爆燃的原理,解释火灾为什么难以控制?也有人会问,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些?

李永乐认为科学理论有时候可以用来了解自己的生活。他甚至还分析过怎么用数学原理来解释谈恋爱。这个数学原理就是最优停止理论,它是决策论里面的一个内容,“如果你预计这一生可以谈十次恋爱,那你把前三个人做标准,从第四个人开始选择,这就行了。”李永乐通过谈恋爱的例子来解释数学理论,让大家觉得很有趣。但是,生活中,李永乐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人,只有对和错两个答案。

null

大概李永乐小的时候,是个让理科老师骄傲,让文科老师头疼的学生,那会他甚至觉得背古文没什么用,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有趣的是,多年以后,当他成了老师,成了科普博主,很多人也会问他,了解这些科学知识到底有什么用?

李永乐在我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我们的学生都理解了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说第一件事就是,科学是有用的。我们不应该太急功近利,可能有同学想说我去学金融,毕业了之后,我一年能挣多少钱,我去学计算机当个程序员,我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但是实际上,你能不能想一点更加高级的,比如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比如奥托,他发明了奥托循环,然后造出了发动机,创立了工厂,就是宝马。比如说瓦特,他发明了蒸汽机,创立了工厂赚了好多钱,诺贝尔他是科学家,但他最后做了工厂,赚了很多钱,比如比尔盖茨他虽然是个工程师,但实际上最开始发明doc的时候,他本质上也来讲也是一个很优秀的一个科学家。他们其实都是很优秀的科学家,他们也可以赚很多钱,所以不要太急功近利,你只有不急功近利,学好你的科学,学好你的本职专业,你才有可能未来在各个方面立足。

null

面对教育不公平 互联网可能是一种方式

一边教高三物理,一边做科普,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答,“如何评价李永乐这种‘不务正业’的高中老师成为网红”。也有人问,“做科普花了这么多时间,课堂教学上还会有多大精力呢?”

田川:您会觉得提分和科普,它们两个是相冲突的吗?

李永乐:在我的课堂上,二者是融合的。首先你必须要保证你的教学成绩,教学成绩光靠科普是不行的,所以有的时候你不得不去讲解比如说做题的套路这些东西。第二就是,你让学生学得轻松而有趣,觉得轻松有趣的方法是我会融入一些历史知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再加上一些现在的前沿科技,在学生们感觉到比较困倦的时候,加进去会使得课堂效果变得,就好像吃饭全都是干饭,自己也感觉不好吃,你加一点调料加一点菜,就会感觉到很好吃。

null

现在,李永乐教着他的学生,还有那些科普视频背后近千万的粉丝。今年,他想做的更多一些,他希望集结更多的优秀老师,让更多的人获得高质量的免费教育资源。

李永乐:因为我做的一些课程并没有限定只能是我们学校的人看,所有人都能看。很多的外地的学生们,没有办法听到比较优秀的课程, 因为现在社会流动性增加了,但凡是有一点成绩的老师,就想往大城市跑,我在想那些小县城里面还有多少能够留得住的老师?很多人在网上给我留言,都说现在县城里或者农村的老师,都是我们当时同学里学习最差的,别人都走了,就他留下来,只好当老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教育从最开始就是不公平。很多孩子很苦,他们一周上六天半的课,但是他们实际上并不明白知识怎么回事,于是他们只好拼着命做练习册,很累很苦,最后成绩还不好。我觉得至少从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公平来讲,教育必须是公平的,而这个公平你又怎么去实现?派几个老师去支教,这其实也并不会解决太大的问题,你把农村的孩子接到城市里来,这就更不现实了,所以我想互联网可能是一种方式。

null

李永乐:我现在只讲数学物理这些学科,是不是还可以再找一些其他学科的老师? 比如说美国的可汗学院,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他想给自己的侄女讲数学,就在自己的更衣室里面录制视频,结果发现很多人看,于是就越做越多,开始做物理,做经济学怎么的,最后比尔盖茨给他投资建立一个公司,他也一直坚持公益这个最开始的初衷。那我能不能把它系统化,像可汗学院一样,做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个庞大的体系,我可以免费的给孩子们看。

作为一个做科普的人,李永乐相信。科学,是由人发现总结,由人传授接纳,它必须是有温度的、有人性的、有包容的。

李永乐:其实我觉得我做的这些事很简单,谁都能做,但为什么以前没有那么多人去做呢,我其实也觉得挺奇怪的。最开始我在做的时候,有很多人在问,你做这个事又不挣钱,还耽误自己的精力,别人还以为你有什么样的目的那你又何苦呢?但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所以就一直去做,但很多人可能一开始明明可以做,但开始做的时候就会被人误解,于是他就停下了,我可能比较理想主义,就一直往前走。

null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null

编导:李异

编辑:刘梦琪、撕纸小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