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临别之际,在居住了整整十天的802号房间留言簿上提笔写下了几行文字:“创作之家,作家的家,回家的感觉,真的很好。”这不太像是一个写了几十年诗歌的人的行文风格,倒有点我近年来写作散文和随笔的味道,但却字字都蕴涵着丰富的内容。

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不知不觉就20年了,年届七旬,连续两年有了到中国作协所属创作之家休假的机会。前年是六月中旬到北戴河创作之家,去年是六月下旬到杭州创作之家。两次休假,假期都是十天;两次休假,都按规定允许携带了家人。一北一南两个创作之家,一个濒临渤海湾,一个紧靠西子湖畔,有哪些异同,难免也会比较一番。

北戴河创作之家规模较大,两幢三层小楼,一个可容纳上百人进餐的食堂;而杭州创作之家相对较小,一栋民居似的院落,掩映在茂林修竹之间,只有十个标准间,可供二十位客人居住。但走进日常紧闭的大门之后,感到此处更像是个家。内部结构紧凑,各种设施,各项功能,一应俱全。各个房间均由迂回曲折的走廊相连。几间卧室的房门都朝向一个天井似的鱼池,池内有大大小小的红色金鱼来回游动,带给人一份闲情一份怡然。鱼池边有竹椅,可供人休憇闲谈;鱼池边有书案,可供人挥毫泼墨。距鱼池不远处,是一间不大的阅览室,好似家中的书房,陈列着前来休假的作家们赠送的书籍,供大家翻阅。小院很小,却无处不散发着书香气息,遍布着文人情趣。就在走廊通向后院的拐角,在一块厚重的石碑上赫然镌刻着巴金的字迹:“这真是我的家。”杭州创作之家自建立以来,已接待过夏衍、张光年、贺敬之、王蒙、李準、铁凝、王安忆等一大批著名作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位中国作协会员。

杭州创作之家有7名工作人员,从主任到厨师,无不笑容可掬办事高效。特别是负责接待的老叶,今年已68岁,与已71岁的我在原单位编志一样,是属于退休返聘人员。他以前在城建部门从事采购工作,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多次到过我的家乡重庆,会说几句巴渝方言,不时用来调侃,成为活跃气氛的调料,彼此相处融洽,很快亲如一家。创作之家对前来休假人员的日程安排,周到细致,一天集体活动,一天自由活动,远近交叉,有劳有逸,兼顾各个年龄段的需求,尽可能做到皆大欢喜。在老叶的陪同下,我们游览了美丽的西湖,先后去了鲁迅的故乡绍兴,茅盾的故乡桐乡乌镇,也见缝插针在自由活动时间,匆匆忙忙去了上海、苏州、南京等地。虽然是跑马观花,但也见闻不少,感触良多。脚踏实地走过大运河的古纤道,再仰望高耸入云的浦东楼群,心中似乎找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的答案。在城乡之间穿梭,在山水之间徜徉,怀揣一份好心情,不应该忘记了热心肠老叶的功劳。陪伴我们的路上,他总是热情洋溢滔滔不绝,既是为远道而来的外来者介绍沿途的风土人情,也是为了消除驾驶员长途驾驶的疲乏。即使是他不在身边的自由行,也有着他随时相伴的身影。一日游的旅行社是他帮助联系的,没有参加旅行社的行程,也是手持他精心描绘的路线图,亦步亦趋,按图索骥。在杭州创作之家休憇的日子里,无论是在小院里,或是小院外,都有着家的关爱,家的温馨。

杭州创作之家由于每批入住度假的客人不是很多,因此不像北戴河创作之家那样先购饭票,然后再凭票10人一席进餐,而是在餐桌上方的墙壁上贴着写有姓名的小纸片,每餐对号入座即可,最后在离去之前结账。我们这批度假人员,按中国作协创联部分配给各省市中国作协会员的名额应是16人,但不知何故,两天报到时间已过,却只到了重庆两家4人。是不是天气预报的连日暴雨将他们吓退了?也未可知。我们给老叶开玩笑说,也许他们知道你工作量太大,不来是为你减轻一下负荷吧。喜欢幽默的老叶此时则一本正经地说:“不管人多人少,一切照计划进行。”接着摇了摇头“只是人数少了,食堂买菜反而添麻烦了。”老叶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在厨师们的精心烹调下,花样变化不多的菜品反而更加可口了,尤其是在许多菜肴中有针对性地添加了重庆人最为喜爱的辣和麻的口味,获得了我们4个人一致赞誉。在这个空间很小的院落,食堂紧挨着厨房,度假客人是和工作人员一起用餐的,大家用不很流畅的普通话边吃边聊,交流见闻,也抒发感慨,其乐融融,品尝着家的味道。此外,在进餐时间上,厨房的师傅们,也是不厌其烦,不怕辛劳,竭尽全力支持我们外出的需要。比如,去上海得早上5点半出发,食堂的餐桌上5点便摆上了香喷喷的早点;去苏州归来已是夜间22点,餐桌上迎候晚归者的则是热腾腾的饭菜及嘘寒问暖的问候,让人时时感受到亲人般的周到与亲切。

6月下旬的杭州,正逢梅雨时节。每天在时晴时雨中出没,在燥热气闷里奔走,常常是汗流浃背,衣衫湿透。天天洗澡,天天洗衣,是必做的功课。小院坐落在千年古刹灵隐寺东侧北高峰下百亩茶园内,占地一亩一分一厘,虽然空间逼仄,但却精巧別致。一楼之下的地下室,便面对着小小的草坪,地下室外的走廊悬挂铁丝,草坪上立着铁架,均是为晾衣而设置。入住的当天晚上,我们将洗好的衣物晾在地下室外的铁丝上,第二天早上,从卧室窗户向外张望,却发现这些衣物已加入了草坪上那铁架上长长的队列。是谁好心相帮?不用问,肯定是住在地下室的工作人员帮的忙。第二天晚上洗好晾好的衣物,第三天早上又照此排进了铁架上的队列。东海边的杭州,天亮得比我们地处西南的家乡早,每天在明亮的晨光里醒来,每天在朝霞般绚烂的好心情中出发,这是多么惬意地日子呀!第三天下午,在外出归来的路上,正感精疲力竭之时,忽然,一阵凉风掠过树林,一片乌云罩上头顶,一声闷雷滚过天空,一场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我们不禁拔腿飞奔,旋风似地冲进小院大门,直奔后院草坪。只见铁架上空无一物,原来所有的衣物早在风起雷响时已集体转移到了遮风避雨的铁丝上了。一场虚惊!杞人忧天。忘了此处就是家呀。当我们晚餐提起这件事时,在场的人都笑了。在家的工作人员皆异口同声地说,何必要感谢谁呢,这种举手之劳的事,任何人碰见都不会袖手旁观的呵。谁叫我们是一家人呢。再说道谢的话,就见外了。

在离别的时候,我忍不住再次回过头来,望着这幢静静屹立在北高峰下翠绿的茶园里,静静屹立在灵溪淙淙流水旁的白墻黑瓦具有宋代传统风格的两层小楼,望着镌刻着“中国作家协会杭州创作之家”的石碑和门楣上“杭州西湖灵隐路白乐桥1号”几个大字,久久不愿离去。虽然在此只逗留了短短的10天,但10个难忘的白天,10个难忘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铭记的印象。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