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衣冠南渡,对比南明南宋东晋有什么不同,南明为什么没有成功?

历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大一统王朝或者一个政权被摧毁以后,总有王朝的残余势力出来组织一个残余政权

历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大一统王朝或者一个政权被摧毁以后,总有王朝的残余势力出来组织一个残余政权来象征性的延续王朝宗庙香火,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我们古代也都讲究灭人之国不毁人宗庙,也都是象征性的分封前朝苗裔来祭祀他们的宗庙,以显示新朝的宽宏大量。直白地说就是收买人心。

但是呢,当王朝遭受攻击,新的王朝无法立刻剪灭旧王朝的力量,旧的王朝的残余势力仍然非常强大,于是清一色的南渡,选择在江南收拾河山,重整力量意图他日恢复中原。在古代,这样的有三次,分别是东晋、南宋、南明。

但是这三个政权除了南明,其他两个都延续百年以上,要说偏安,严格的讲,东晋不算,他们一直都在积极的组织力量北伐,并没有偏安一隅。南宋则是象征性的组织了几次北伐,南明直接是妄想偏安,以图借师助剿。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想偏安都不能,满清军队迅速的摧毁江南的弘光、隆武、邵武政权,除了一个更加弱小的永历政权跌跌荡荡延续十八年。

俗话说,万物必有因,那么,东晋南宋成功的坚守半壁河山有他的原因,南明的失败也有他的原因,今天我们盘点一下政治模式。军事能力、经济形势,这几个政权究竟差别在哪里,导致它们结局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政治模式

东晋

很著名,王与马、共天下!脱胎于汉末的士族集团整个魏晋六朝都牢牢的控制了任何一个政权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皇权相当的虚弱。因为五胡乱华,北方政治实力派王姓、谢姓等举家南迁,在南迁以后,他们的政治优势没有消失,反而凌驾于南方陆姓顾姓等在地豪门之上。南方的士族始终没有取得政治的主导权,只能做一些小动作来阻击北方士族,譬如在北伐方士族组织北伐以后,想方设法的破坏一下。

五胡南下以后,催生衣冠南渡,不管北方士族还是南方士族,要想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必须不遗余力的保卫自己能够生存的家园,除了推出一个政治共主之外,都暂时压制自己的私心,团结一心,所以司马氏以及东晋能够在江东稳定下来,作为一个符号或者象征。在这个背景之下,司马氏远支司马睿被王导王敦等北方士族拥立,南方士族也接受这个。因为他们不在乎谁做皇帝,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而司马氏皇族因为八王之乱已经奄奄一息没有什么实际能量。

当北边的胡人率兵南下时候,东晋内部则会空前的团结一至对外,总能挫败北方的军事进攻,使的长期的隔江而治,一旦北方的胡人势力散乱,掌握政治权力的北方士族想恢复中原时候,南方的士族又会捣乱,只要不是权臣把持国政,如桓温刘裕之类的,那么最后的北伐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不管是北方士族,还是南方士族,都拥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已经政治结构,除了内部权力分配不均匀的矛盾之外,很少有内部的矛盾分歧,当北方军事力量来犯时候总能万众一心,不分侨姓土姓,共同御敌。

南宋

延续北宋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以后,文官逐渐取代士族的政治权利,在宋朝空前的政策主导一下,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的人逐渐掌握了国家的一切,即使王安石变法导致新党旧党互相攻击,但是也没有动摇文官的基础也仅仅是小范围的党争,大多数时候还是很安定的。

这一些文官步入仕途以后,纷纷培养自己的势力逐渐化身为地方豪门望族,地主阶层,进而垄断经济,金兵南下时候,如果江南同样沦陷这一些既得利益统统化为乌有,所有一切都要重新洗牌,也无法确定胡人给他们的政治利益能否保障!所以他们都能团结一心迅速的围绕在康王赵构的周围,惊心动魄的组织起南宋政权。

另外一个政治优点就是,太宗或者说徽宗的所有子嗣都被金人俘虏北上,康王赵构成了唯一的漏网之鱼,江南的士大夫或者文人阶层要想有一个政治符号就只能选择赵构,这个是南明或者东晋没有的政治优势。就像苗刘兵变也无计可施的退出赵构儿子来。

文官集团因为有相同的教育背景,除了私下的利益纠纷,在整个大方向上几乎都一致的,都受到儒学忠君爱国的熏陶,能够纷纷的效力朝廷。

南明

可能南明活该灭亡,当李自成攻破北京以后,死板一个的崇祯自杀,几个皇子下落成谜,没有人知道他们去哪里了,即使君王死社稷,但是这个我们刚烈的思宗皇帝除了刚烈之外没有任何的优点,根本没有做任何的后步计划,譬如先是南迁,暂时躲避锋芒以图恢复,或者再不济也派太子南下,因为当时南方各部会完整而且江南财赋之地富庶,形势远比东晋南宋好,可惜一死了之。导致最后南明的继承者不仅血缘远,而且为了争大位互相讨伐。导致力量分散。

话从朱元璋说起,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了朱允炆的权力,削去了丞相,希望保障皇权,谁知道阴差阳错,最后搞出来个文官集团,权力更加集中也更加稳定,由科举步入试图的人随着时间推移都抱团取暖,牵制皇权,慢慢的内阁制度成了实际上的丞相职权行驶人,相比丞相制度,内阁更加的稳定而且集权,又不需要承担丞相的风险和和责任。

皇帝为了平衡权力,之后依赖阉人,于是,文官朋党又催生了阉党,万历以后一直就党争不断,罔顾天灾人祸,互相为了权力你争我夺,在斗罢阉党之后,东林党也分裂称鲁党、齐党、豫党等等,这一些也没有任何的消停互相你争我夺。这一些内斗严重地削弱了明朝的力量。这一些朋党没有做出任何一点有益与国家的时期,都是为了虚名互相侵扎,以直邀宠。进一步削弱了南明的政治力量。

譬如先是弘光朝的争立,以及太子事件,导致左良玉清君侧被气死他儿子投降满清。蠢萌蠢萌的弘光朝还希望以虏剿匪,事实上是引狼入室。建立不满一年的弘光政权就被满清摧毁。想求偏安都不能。接着隆武邵武互相讨伐结果满清兵不血刃的占领江南。这一切都加速了南明的灭亡速度,等到永历上位时候,已经是南明以南的南明根本无力回天了,丧失了所有本钱,包括那些不可一世的各种党,不是被杀就是投降满清,譬如钱谦益。

果然没有了党争的南明永历政权存续时间最长。真是讽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