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首富”投案与他的民间集资

  被警戒线围住的卓达集团总部。   中房报记者 李叶/摄   在卓达集团实际控制人自首后的48小时

被警戒线围住的卓达集团总部。   中房报记者 李叶/摄

  在卓达集团实际控制人自首后的48小时里,卓达集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及的受害者们围在卓达集团总部久久不愿离去。

5月20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来到了位于石家庄裕华区塔南路的卓达集团总部,人声鼎沸的维权现场己拉起了警戒线,大门也贴上了封条,并有几名公安人员执勤。不少维权群众站在警戒线外讨论维权经历及案件走向。

两名四五十岁的女性向执勤人员打听报案流程,执勤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要带上身份证复印件、协议书复印件、交款凭证复印件等所需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就卓达集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进展向石家庄裕华区政府办公室了解情况,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

2019年5月18日,石家庄公安部门宣布,卓达集团实际控制人杨卓舒、杨汗青父子主动投案,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立案侦查和刑拘。公安机关称,将依法侦办此案,依法追缴涉案资金资产,依法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卓达开始通过卓达新材理财项目接受公众投资,在卓达的描述中,这是一个万亿市场,2016年上市,已经有超过万亿订单,利润率超过50%。相关媒体曾在报道中表示,有40万投资者入局,七成以上为石家庄本地居民,且以老年人居多。但这些人没有等来描述中的收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变成了今日的维权者。“这几年哪里我都去过了,哪种维权方式都用过了,现在政府终于介入了,看到希望了。”一位现场债权人表示。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企查查上看到,自2008年至2019年11年间,每年都有讼诉案例,民事案件234起,涉及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等层面,较多讼诉发生在2016至2018年间,其中2018年最多,全年104起;地区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湖南、江苏、辽宁、海南、浙江、安徽。

根据卓达集团介绍,集团业务涵盖新型建材及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养生养老大健康产业、现代农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低碳智慧城市建设、现代城市综合物业服务业、港口建设及运营等业务。现净资产逾千亿元,企业员工近万人。在2019中国房地产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仍榜上有名,排在第349位。

眼见它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在石家庄,卓达集团家喻户晓,是河北地区的地产开发商巨头,也是人们口中的“财神爷”,但它最终在自己描绘的“经营神话”中跌落下来。

“我们要求得到公平公正的最终裁决”

维权群众站在警戒线外讨论维权经过及案件走向。  中房报记者 李叶/摄

“我们要求得到公平公正的最终裁决。”卓达新材理财产品维权代表提供的一封《河北卓达集团新材融资事件举报信》写到。

“这几年哪里我都去过了,哪种维权方式都用过了,现在政府终于介入了,看到希望了。”一位债权人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一切要从2014年说起。

2014年上半年,卓达集团开始通过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卓达新材”)理财项目接受公众投资。卓达新材向投资者讲述了一个产销过万亿,并且即将上市的集成房屋产业新星的故事,将卓达新材比作当初还在四处筹钱的阿里巴巴。

宣传资料称,投资卓达新材,不仅有现金回报,还能获得上市公司股份。“投资额5万元起,收益率最低为28%;投资100万元,可以得到22%利息以及2%配股。如果不能上市,投资者最终将拿到32%利息。投资500万元以上,收益率为34%。”

据相关媒体报道,当时卓达集团的营销点遍布石家庄的繁华区域,驻点以及沿街发传单的销售人员就已达上千人,这些营销点的主要业务不是出售房产,而是售卖理财产品。位于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389号的卓达集团总部,沿街店面分设了各类理财产品的营销点,十多面红旗一列斜插在各个门面左右,场面一片火红。

许多投资者与卓达新材签订了《卓达新材生产基地建设投资计划认购协议》。

这一新材料被杨卓舒称因为“独一无二的建材”,能让卓达拿到千亿订单,也是因为这种材料投入市场可能获得高额利润,卓达才敢于销售派息极高的理财产品。

卓达新材官网介绍称,该公司是卓达集团旗下企业,创建于2006年,主要业务是环保新型材料以及模块化集成房屋。卓达集团的官方资料显示,卓达新材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在全国布局近40个新材产业新城。卓达新材2016年产值达到7万亿元,也有上市计划。

卓达在威海有一片新材料生产基地,这种新材料是一种配合模块化建房的建筑板材,其原料构成主要是建筑垃圾、工程废料等。在卓达的生产线上,这些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多道工序最终形成固定尺寸板材。生产基地内禁止拍照,其具体生产方式也对外保密。卓达称“这是商业秘密”。

通过有效的营销与高额的收益,卓达新材一时成了明星产品,众多人涌入。

但投资者并未如期收回收益。2015年11月,因媒体一篇调查长文曝光了卓达集团30%高息融资骗局,河北省金融办责令石家庄市政府对卓达的理财项目进行了核查。但并未有实质结果。

一再失约的承诺

“2015年11月后,卓达自称出现挤兑,原合同无法执行,又分别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6月两次拟订分期付款补充协议,我们这些债权人当时都对卓达给予理解。第三次是2016年11月,卓达全面停止支付分期合同款,分期应还的款项未支付,于是连本带息转成了一年还款合同,并明确提出满一年后本息全额退还。”一位来自东北的张姓债权人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2017年11月协议期满后,卓达第四次毁约,其业务人员说,公司规定不能办退,只能再等一年。

按照上述张姓债权人的说法,虽然前两年卓达集团开始返本付息,但自2015年6月参加卓达集团民间借债融资至今,因投入数额巨大,本息仍然有大部分未回。“卓达以给少数人小额打款方式,造成一直在还钱的假象。”

“出事后卓达一开始承诺给钱,之后很多债权人签了‘一年无忧’协议,约定一年后卓达连本带利返还,但至今无果。还有一部分人没有签‘一年无忧’,卓达半年退还了本金10%,但实际上是一年半才给的10%。”另外一位来自石家庄的债权人表示。

而此前,卓达集团屡次承诺具备偿还所有债务的能力,将通过现金、转购房产、债转股等多渠道化解债务。其在公告中称,“卓达通过24年发展,积累了万亩可开发用地,大力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现代农业、养老产业,在优先还款的前提下,上市是企业做强的必由之路。”

关于其紧张的资金流现状,卓达集团表示,企业正在加大旧改、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引进央企,减少资金投入,加快销售回款;正在与国企、央企及金融机构合作,加快优质资产融资变现。各项回款将优先保障还款。

2017年,对于出现的支付缓慢的情况,卓达集团是曾做过说明,在《卓达集团致客户公告》中表示,依据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卓达集团的资产完全可以覆盖债务。目前资产变现的速度暂不能满足支付的要求,重点项目正在加速运营中,现阶段企业的现金流暂时紧张。

房地产板块方面,卓达集团目前剩余可售商品房共计108万平方米,市价估值130亿元;剩余大型商业类建筑资产80余万平方米,市价估值93亿元;新材工厂市值680亿元(市价估值依据为评估报告数值,未评估的公司为实际投入值);天津、山东、石家庄、黑龙江等尚未开发土地目前市值513亿元,可开发面积1700余万平方米,如全部开发完毕按目前保守价格市值估价2200余亿元。上述资产尚不包括新材及绿建装配式建筑所获得的10000余项专利的评估价值。因此,卓达集团目前总评估市值超过2700亿元,实际资产负债率很低。(详见资产附表及相关评估报告摘要)同时,宋村项目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已于4月6日高票中标,目前正在沟通协调开发改造细节。

企业融资方面,通过国有企业作为桥梁与金融机构进行资产变现的方式正在开展,预计最晚本月底前后第一笔融资即将到账,企业融资通道已经打开,此后可加速企业资产变现的速度。与此同时,卓达与多家大型央企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合作建设绿色装配式建设,实现各取所长,实现双赢。

在未来的3~5个月,企业资金流形势将好转,并启动企业各产业、项目板块重组上市准备工作。

绿建项目方面,卓达集团已与多地政府达成共赢性合作协议条款,与27个地方政府签署共建产业新城项目协议。同时,卓达绿建集团已中标、已确定大量工程项目,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和地方政府全力支持下,仅按照目前的已有工程量来测算2017年至少回款100亿元。

在公告中,卓达集团称,“我集团还款决心不变,‘11116’等还款计划不变”。

在2018年春节期间,卓达集团再次公告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帮扶下,卓达集团实现星辰酒店项目资产的变现,并在首期资金到位后立即于2018年2月3日启动每天满负荷的打款。然而,仍有投资者表示,在投资后一直未得到资金偿付。

另外,2016年10月27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依法查处商品房违法预售行为通告》,明令规定,商品房五证不全不得以任何方式销售。2017年10月和2017年12月,威海市文登区房管局和石家庄住建局下达了依法对卓达违法销售进行监管的通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卓达却继续推出了“以房化债、以物化债”产品,让债权人添加50%新资金以高出市场价50%以上价格购买其没有手续的“图纸房”。

上述债权人组织了维权筹委会,与卓达商议了还款方案,但大多数投资者至今没有拿到利息和本金。

有房地产行业人士表示,卓达集团是一产(农业)、二产(新型材料产业)、三产(文化、养老、商业等产业)联动的开发商,一产圈地沉淀资金多,回报周期长;且其三产开发均布局在山东威海、天津以及东北郊区,套现能力差,周转速度较慢。原有的发展模式支撑有限,它们希望通过新故事扩张,但没有产业支撑,一切只能是空架子。

讼诉不断

等到潮水退去,投资的人才发现这是一场骗局。他们开始不断地与卓达发生民事纠纷。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查询了发生在北京的一个诉讼,其原告为李秀红,其主要诉讼是请求弘信源诚中心、中投弘信公司、卓达公司、杨卓舒向李秀红返还借款100万元;支付借款利息252500元。经过最终审理,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8)京0107民初2160号]要求被告北京弘信源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偿还原告李秀红投资本金100万元并支付利息。

这样的诉讼有很多。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企查查上看到,自2008年至2019年11年间,每年都有讼诉案例,民事案件234起,涉及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等层面,较多讼诉发生在2016至2018年间,其中2018年最多,全年104起;地区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湖南、江苏、辽宁、海南、浙江、安徽。

从2018年2月至今,卓达24次被列入被执行人,此外还有7起股权冻结,涉及金额约9.14亿元。

北京案件最多,涉及107起;河北86起。在天津,据天眼查近日披露信息显示,卓达房地产集团近日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执行法院为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法院,目前5宗案件状态均为未履行,总涉案金额约为572万元。

实际上,早在2015年曾有媒体发表报道《卓达新材百亿融资术:30%高息吸引40万人》,质疑卓达集团涉嫌非法融资。杨卓舒也发布声明称公司所为是“金融创新”。

面对维权事件的不断发生,有石家庄债权人表示,2017年当地政府曾派驻“卓达问题帮扶组”(后改名石家庄市卓达问题处置工作组)处理卓达集团融资问题,该帮扶组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评估卓达资大于债。不过,记者在当地政府网站并未查询到该“帮扶组”相关信息。

对于债权人权益该如何保障,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王月池律师表示,目前来看,只能把卓达资产进行清算,债权多少、债务多少,再按比例清偿。

另外,投资者也质疑卓达集团涉嫌转移资产,早在三年前他们就进行了一系列股权与公司交割,但这还需要等待司法机关的最终判决。

卓达与杨卓舒

实际上,在石家庄市公安局裕华分局发布依法对杨卓舒、杨汗青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的前一周,央企中铁建工与卓达集团签约,合作共建总规划350万平方米香水海大四期、五期绿色装配式建筑项目,杨卓舒出席了此次签约活动。

如果没有自首事件,一切还在继续。

1993年,杨卓舒“下海”,在石家庄勉强征下30亩地后开发了他的首个房地产项目——卓达花园。杨卓舒对卓达花园的宣传口号是:“没有福利分房了,到卓达花园享受福利物业。”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杨卓舒一次性直接融资4600多万元,卓达集团在地产领域一炮打响。

此后,卓达集团在地产领域迅速扩张,在河北省石家庄、海南三亚、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城市开发近十个住宅社区。

自2001年起,杨卓舒连续四年蝉联《福布斯》河北首富,全国排行最高至第15名。在卓达集团,杨卓舒也始终保持着绝对的权威,公司所有的重大决策只有他一个人拍板才算数。

据透露,杨卓舒目前已罹患重病,2019年3月28日,病中的杨卓舒发布两份通报,一份是病情通报,一份是对当前情况的说明,而这份说明被投资者称为“恐吓信”。杨卓舒在这封信中说,需要时间。杨卓舒还曾表示,什么时候卓达做到了世界第一,欠的债也就还清了。

文章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