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九亿人的民族主义大选

null

“烧了《时代》杂志!”

5月9日,《时代》杂志海外版将印度现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放上了封面,题为“印度首席分裂者”。#DividerInChief的标签很快上了推特热搜,莫迪的粉丝则开始放话,称《时代》杂志是“国际阴谋”,呼吁举行公开抗议,烧光这本杂志。

这些用户的推特名大多带有“Chowkidar”的前缀,是印地语里“守门人”的意思,莫迪的推特账号也用了同样的前缀,在竞选中也一直以“守门人”自称。

时值印度大选投票的最后阶段,任何与大选相关的消息都备受关注,推特又是莫迪竞选宣传的大本营,从4月大选投票开始起,莫迪上热搜就是家常便饭。

null

9亿选民让印度大选毫无疑问地当选世界最大的民主选举,莫迪能否连任也一直备受国际媒体关注。《时代》之外,《经济学人》也在选举投票开启前,打出《谁能阻挡纳伦德拉·莫迪》的标题,但正文却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认为其推崇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加剧了印度国内的宗教冲突,“印度值得更好的(领导人)”。

饱受争议的莫迪

这不是莫迪第一次受到媒体批评。早在2002年莫迪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印度杂志India Today就曾因古吉拉特邦的大规模宗教冲突事件,在封面文章中称他为“仇恨英雄”、“分裂大师”,更不用说在他就任之后,各大国际媒体对其民族主义倾向不留余地的批评。

但《时代》报道出现在了大选冲刺期间,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自然无法淡定。5月11日,人民党召开发布会,发言人Sambit Patra指出,文章的作者Aatish Taseer是巴基斯坦人,“遵从的是巴基斯坦的议程,没什么好事能从巴基斯坦发生”。

但实际上,Aatish Taseer这名记者和作家的母亲是一名印度记者,父亲是巴基斯坦政治家和商人。他出生在伦敦,后来在印度新德里长大。

人民党的一名成员还在change.org发起请愿,以抗议《时代》以抗议“企图诋毁莫迪的形象”,目前已经有4.6万人签署了该请愿。

这是一桩非常典型的印度式政治事件,莫迪所在的人民党更是对此轻车熟路——有问题,全怪隔壁巴基斯坦。

2014年莫迪上台,可谓是人民党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时机。印度教民族主义持续高涨,国内经济低迷,莫迪执掌的古吉拉特邦经济发展迅猛,对手国大党又陷入了一系列的丑闻——莫迪抓住了选民渴望改变的心理,强调自己的草根出身,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出亲民姿态,获得了年轻人的支持。

null

● 社交媒体平台在印度大选中格外重要, “平民党”(Aam Aadmi Party)社交媒体团队志愿者在该党总部的“作战室”里工作 / 视觉中国

然而在过去的五年里,他声称的复兴印度经济的承诺并未兑现:2018年第四节度,印度GDP增速放缓,失业率创新高,农村问题未有改善,人民党花了巨额资金在竞选广告上,却一直试图掩盖关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数据。

不仅如此,印度国内日益紧张的宗教民主主义情绪也给莫迪的连任蒙上了阴影。莫迪和人民党向来推崇印度教民族主义,要把印度建设成一个“印度教的国家”。这也导致了穆斯林等少数群体的生存困境,近来针对穆斯林的袭击事件频频发生。

去年年底,人民党输掉了中央邦、拉贾斯坦邦等五个邦的地方选举,中央邦、拉贾斯坦邦是人口众多、农业为主的印地语地区,常年被人民党把持,但由于莫迪政府并未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支持率显著下降。今年年初全国大选开始前,不好人都认为人民党很难拿到绝对多数的席位,莫迪并没有绝对的胜算。

谁曾想,2月大选前夕,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又起冲突,给莫迪和人民党打了一针“强心剂”。

克什米尔为什么重要?

2月14日,载有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的车队,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邦首府斯利那加南部的普尔瓦马县附近的高速公路上,遭遇了自杀式汽车袭击,造成40人遇难,袭击者也葬身其中。

经过短暂的一致对外姿态之后,人民党也和国大党就普尔瓦马袭击互相攻击,争取选民支持。莫迪更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展现出一副“保卫印度”的强硬姿态,试图扭转乾坤。

自印巴分治以来,克什米尔地区争议就是两国政治中永不过时的话题,这次袭击正好发生在大选前夕,对莫迪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他顺水推舟,后期的整个竞选策略也依此展开,在绝大多数的竞选路演中,他只谈克什米尔,绝口不提五年前的经济发展承诺。

一次典型的莫迪竞选路演是这样的:现场人潮汹涌,支持者们打着人民党莲花旗,手持莫迪海报,头戴莫迪面具,播放着赞颂莫迪的歌曲。在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中,莫迪乘着直升机姗姗来迟,像一个摇滚明星一样出现在舞台上。

null

● 莫迪在克什米尔 / zee news

“你觉得各国再次尊重印度,你感到自豪吗?”他问道,“你不为我们对巴基斯坦进行精准打击而感到骄傲吗?你喜欢我们击落了一颗太空卫星吗?你是不是觉得你做到了?这就是印度的力量。”

他停顿了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莫迪!”人群大喊道。

“不。这是因为你和你的支持。”莫迪说。

在印度的空军指挥官被巴基斯坦军方抓获之后,莫迪在路演中频频提到他们的名字,他强调民族主义、打击巴基斯坦,并强调自己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在斯里兰卡袭击发生后,他还声称,斯里兰卡需要他这样强有力的领导来挫败这种危险。

这也是整个人民党的竞选策略。莫迪家乡古吉拉特邦的人民党发言人,要求竞选工作人员努力“将民族主义的浪潮转化为选票”。

与此同时,莫迪和人民党的候选人绝口不提曾承诺过的“好日子”、就业、贫困等和选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

“他成了唯一的主题。只有他是印度的保护者,这一主张反复出现,给人很强烈的感觉,”一位独立政治分析家在半岛电视台的采访中说,“在他的竞选活动中,印度教的议程(印度教民族主义)处于最前沿,政府的表现不是主要问题。”

但在袭击发生地普尔瓦马,选民们却对民族主义、莫迪、甚至选举都不感兴趣。紧张态势之下,克什米尔地区的军警布控越发严密,斯利那加和普尔瓦马街头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哨兵,和架着重型武器的巡逻车,本是旅游胜地的斯利那加人烟稀少,选举期间网络被切断,当地人的生计都成了问题。

null

● 普尔瓦马的街头军警 / Prabhu Mallikarjunan

5月5日是普尔瓦马的投票日。前一天,我去围观了当地一个政党的路演,现场从演讲者、工作人员到观众清一色都是男性,只有我一个女性在场.因为没有女性工作人员,我的背包都没有被检查。演讲开始半个小时,上千把椅子只坐满了三分之一,到结束也只来了大约一半,后半程那些空着的椅子干脆被撤走。

有趣的是,坐在台下的观众看年龄,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男生和上了年纪的爷爷辈。当地记者告诉我,在军民冲突随时爆发、网络被切断、受到严密监控的情况下,没人想来投票,这些人大多都是政党花钱雇来的——看他们的着装和面向就知道是偏远山区的居民,并不住在普尔瓦马县城。

从普尔瓦马回斯利那加的路上,司机跟我聊了起来。

“你喜欢克什米尔吗?”他问我。

“喜欢啊,这里的风景很漂亮。”我答道。

“是啊,克什米尔是人间仙境。每年的三月到十月应该是旅游旺季,但现在满街都是警察,(袭击)事件之后因为选举,连网都没有,完全没有生意了。”他说。

我去租车公司租车时,大概十来个司机站着聊天,停车场里停满了车。我在达尔湖住的船屋,近一周也只有我一个客人,偌大的达尔湖上有上百家船屋子,湖边停着三四十条小船等着接送客人,但很多时候,湖面上都只有零星的游客,船夫们只能一直坐在岸边聊天。

宗教民族主义的双刃剑

莫迪和人民党在2014年的胜利,部分原因在于他成功凝聚了印度教民族主义选民的支持。

至少在以印度语为主的北方地区,莫迪的民族主义姿态赢得了选民支持。在北方邦、比哈尔邦等11个人口众多又保守的地区,人民党在2014年赢得了226席中的192席。

经济承诺落空,又遇上了克什米尔冲突的绝好时机,本次大选,莫迪和人民党的宗教民族主义的牌打得更为明显。

在竞选前夕一个月内,莫迪举行了87次公众集会和三次大型路演。经媒体统计,他所有的集会和路演中有50%集中在宗教冲突多发地区——北方邦、西孟加拉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奥里萨邦和古吉拉特邦。相比之下,他在一向对他不感冒的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五个主要的南部州只举行了15次集会。

但今年的大选不同2014年,莫迪很可能遭遇“成也民族主义,败也民族主义”

null

● 5月18日,印度加尔各答,印度大选第七轮投票前夕,工作人员准备选举材料 / 视觉中国

在过去的五年中,印度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成为主流,时常诱发暴力冲突,针对穆斯林等少数教派的攻击越来越多,甚至有数十名被指控走私牛的穆斯林被处以私刑。

据人权组织统计,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以保护牛为名进行的袭击造成280人受伤,44人被杀——其中36人为穆斯林。这些攻击无疑总会成为新闻头条,它大多发生在公共场合,有些甚至以录制的视频传播,但莫迪几乎从未公开谴责或劝阻暴力事件。

一些人民党政客甚至直接站出来,对此类行为的人辩护,或者为他们的律师买单。“如果有人试图杀死我们的母亲,我们将不会保持沉默—— 我们做好了准备杀死他们,或者被杀。”2015年9月,一名穆斯林在德里附近的村庄因为吃牛肉而被邻居杀死,一名人民党成员发表了这样的评论。甚至有被控谋杀的人被保释,还出现在人民党的竞选路演中。

“如果你分析过去五年的私刑与威胁,这显示出对穆斯林暴力的常态化,”北方邦的Samajwadi党发言人Ali Khan Mahmudabad对《金融时报》说,“对穆斯林的不信任已成为主流,这导致了这种恐惧心理疾病。”

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世俗和同化的穆斯林也受到两极分化的公共话语的影响。“现在穆斯林只被视为穆斯林的身份,他们不再是运动员、厨师或教授。现在的政治只强调了他们穆斯林的身份。”Mahmudabad说。

正因为此,许多人认为,这次选举是对印度身份认同及其少数教派权益的争夺战。而莫迪及人民党在过去五年内的种种行为,主张了印度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分裂了印度教徒和其他印度人。莫迪赖以成功的宗教民族主义,正面临着越来越强烈的反弹情绪。

在选举集会上,他的反对者指责他煽动尖锐的民族主义,以回避失业和日益严重的农村问题,伤害了数百万人。反对者指责他在任期间分裂政治,指出针对少数派的袭击事件不断增加,人民党正在摧毁印度这个世俗国家。

这种情绪也渗透到了莫迪寄予厚望的年轻选民。印度中部印多尔一个工程学院的在读大学生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就认为莫迪和人民党造成了少数派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

“印度是一个世俗的国家,但为了政治利益,他们正在努力使其成为一个印度教国家。”他说,“我反对莫迪。”

null

● 身穿“不要投票给莫迪”T恤的印度年轻人 / Twitter

在克什米尔以南的喜马偕尔邦,选民也对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持反对态度。该邦有大量的年轻人进入了国防和军队,对于他们的家庭成员来说,“保卫印度”就意味着可能的战争和伤亡。

许多观察家认为,人民党去年年轻地在地方选举的失败,就是因为它偏离了2014年提出的经济发展议程,对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推崇已经适得其反。

“守门人是小偷”

如果说宗教民族主义是莫迪2014年当选的重要原因,那人民党当初所主张的经济发展议程——更快的经济增速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是让其锁定胜局的关键因素。

但这也成了莫迪和人民党当下面临的最大难题。

农业陷入危机、失业率上升,印度经济发展失速的隐忧也日渐膨胀。在莫迪政府的领导下,印度的经济增长徘徊在7%左右,2018年第四季度,增速降到了6.6%,为五个季度的低点。考虑到印度计算GDP的新方法一直存在争议,这个数字的可信度也仍然存疑。

农业问题则更为严重:雇用了60%国家劳动力的农业仅增长2.7%,农作物过剩和商品价格下跌导致农业收入停滞不前,许多农民背上了债务。

失业问题也令人担忧,一份被媒体曝光的全国抽样调查办公室的定期劳动力调查显示,2017到2018年间的失业率达到了6.1%,为45年以来的新高。自2016年11月莫迪宣布了“废钞令”之后,这是第一份被曝光的就业数据报告。

数据曝光后,政府仍未公开这份报告,国家统计委员会的两名独立成员辞职抗议。

莫迪的宏观经济改革动议,大多是在任期的前半程提出,并且收效甚微,近年来明显放缓。

而他动作最大的两项经济改革,也是对印度宏观经济的两次重击。2016年11月,莫迪政府突然宣布了“废钞令”,废止了所有500卢比和1000卢比的纸币,用新的500和2000卢比纸币取代。

null

● 2016年11月11日,印度阿加尔塔拉,印度民众排队换钞,展示新换的2000卢比面值钞票 / 视觉中国

这项据说是为了打击洗钱、贪腐与恐怖组织的政策,在当时却被许多经济学家反对,包括中央银行前负责人,因为他们认为”废钞“的经济影响毫无疑问是消极的。“废钞令”之后,经济活动急剧放缓,GDP增长在六个月内下降了两个百分点以上,大额纸币的废止,也对很多农民和低收入阶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017年7月,莫迪政府又推出了为优化税种、简化税制而统一商品和服务税(GST)的改革。这一匆忙推出的改革,却让很多中小卖家措手不及,对销量及盈利较低的小企业主造成伤害。

对莫迪政府经济承诺的失望,甚至蔓延到了他的资深支持者——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群体。

在印度东北部的宗教圣地阿约提亚,莫迪曾承诺将在这里建造一个印度教寺庙,让支持他的印度教徒欢欣鼓舞。当地人也希望,如果能建造一座宏伟的拉姆神庙,它将带来更多的游客,更好的酒店和更大的旅游市场,并创造就业机会。

但现在,人们开始怀疑莫迪的诚意。

“如果他们有打算建造圣殿的意图,那么他们现在应该早就做到了。”走了近1000公里到此朝圣的印度教徒对彭博社说,“他们在玩弄政治。”

此前,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聚集在首都德里,要求政府兑现承诺,加快建造寺庙。

而农民也开始对莫迪感到不满,很多人在2014年投票给了莫迪,现在不再支持他。一位农民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化肥价格还是过高,而莫迪的“废钞令”还导致他的母亲损失了35,000卢比(约3500元人民币),这在印度农村无疑是一笔巨款。

“他在宗教节日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他没有为农民做过任何事情。”这位农民说。

经济问题显现的同时,莫迪也被质疑有严重的腐败问题。2016年印度与法国达成协议,购买36架法国阵风战机。而国大党在2018年8月揭露,莫迪政府支付的费用远高于与法国政府商定的价格,质疑莫迪暗箱操作,输送利益给战机的共同生产方印度信实集团。

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在推特上发起了#ChowkidarChorHai的话题标签,意为“守门人是小偷”,称莫迪“从空军偷了3千亿卢比,给了他的好朋友安巴尼(信实集团董事总经理)”。

null

● 5月12日,印度新德里,国大党主席拉胡尔·甘地现身投票站参加大选投票。

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往何处去

一名报道政治和选举的本地记者告诉我,“其实莫迪是否当选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即使他不当选,印度也不知道要花多久才能从他的伤害中恢复过来。”

1992年,在人民党和其他右翼政党领导人的动员下,阿约提亚的巴布里清真寺被暴力拆除,在全印度引发了大规模的宗教冲突,约2000人死亡。此后的大选中,人民党第一次上台执政。

出生于阿约提亚的女作家Pragya Tiwari最近在一篇给《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写道,当她还是孩童时,人民党曾在阿约提亚喊出“我们将在那里建造圣殿!”的口号,而现在,这一口号已经变成了人民党用来争取投票的武器,试图把宪法上规定的世俗民主印度变成一个印度教国家。

她写道,阿约提亚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和平中共同生活,但这个小城正在被外来者带来的恐惧所支配。

“成千上万的莫迪党派的积极分子和支持者抵达阿约提亚,参加与拉姆有关的印度教节日,纪念拆除巴布里清真寺的周年纪念日。他们在白天喊着好战的口号,晚上在街上跳舞,大声喊着穆斯林最残酷,威胁要杀死他们,再次将阿约提亚变为’红色’。他们使城镇陷入停滞:儿童难以上学,穆斯林家庭因恐惧而离开城镇,企业正在挣扎。”

2014年,莫迪获得了很多自由主义者的支持,他们希望进行经济改革,并没有过多关注莫迪的宗教民族主义倾向。但在过去的五年里,人民党为自己培养出了一群更为一致的支持者——他们为一个统一的印度教国家而亢奋,为巴布里清真寺的拆除而欢呼。

null

● 5月19日,印度加尔各答,印度大选第7轮投票举行,修女在投票站外排队投票 / 视觉中国

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教意识形态的主流化已经彻底改变了印度的政治气候。国会党领袖Shashi Tharoor,在他《为什么我是印度教徒》中提出,印度现在面临着一个“存在问题”:

“印度是会成为自由争论和宪法的印度,让每个印度人无论宗教、地区、语言、种姓或其他出生身份标记,都能是平等的?”他问道,“或者印度将被重新定义为一个民族宗教国家,印度教徒将被视为国家的组成部分,所有其他少数派都将作为客人或闯入者,苦苦挣扎?”

这一次,印度人将继续用手中的选票,决定这个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走向何方。(文/罗瑞垚 责编/苗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