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UCLA CSST,得之Stanford EE PhD

null

一开始让我写这个申请总结,我其实是拒绝的。因为毕竟我这样一个申请过程,非常的朴实,没有亮点,更没有好听的故事可以说。那我就记一个流水账,总结一下大概的经历好了。

当初决定出去之前,也是犹豫的;但是想到反正自己年轻,那就出去看看好了。于是在大三之前的暑假开始做构思和计划。当时是很盲目的,对申请上的事情知之甚少,又不善经营,就决定先找个中介扫扫盲。但是天下中介多如牛毛,都说自己好得很,晒出来的海报也都fancy得很。这就需要做个选择。实地考察了几家中介之后,选了世毕盟(GGU),原因是认识的人签它得多最多,用脚投票。

之后就认识了培训师姐姐和mentor(MIT EECS博士毕业),开始了长达一年有余的申请准备。我在GGU的培训师姐姐真的棒得很,有问必答,高效可靠,值得信赖!Mentor很强,总之是个大佬,经验很丰富,尤其擅长指导写文书,对选校也有一定的研究。这样就组合了一个团队,第一次meeting确定基本的时间线和扫盲,我大概知道了自己要干啥。

语言

null

申请出国,语言考试必不可少;对我这种英语不好的人,因为时间有限,就要赶紧准备起来。TOEFL我在之前有培训过,但是水平一直没有太大长进;从17年十月份开始刷题,12月勉强考出了100分的成绩,之后又考了一次提到105。GRE我从大三上开始上某东方的培训班,之后上刷题班;18年三月考出158+170的成绩,但是写作很差,只有3.0。不过,因为备考GRE的过程太痛苦,我决定不考了,虽然3.0勉强得很,但是也不是不能看。

大概我感觉准备这两个考试,主要靠两方面:一个是刷题;再一个是英语硬实力。刷题一直以来都是广为推崇的备考办法,主要的好处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积累提高熟练度;但是刷的题的质量对备考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方向偏了可能会事倍功半。英语硬实力是根本法,本身的知识水平提高了,考试也就变得相对简单些。

科研和GPA

null

UGVR合影

我在GGU的Mentor建议我去找个暑研,我想了想就找呗。自己联系和官方项目两种;像什么UCLA的那个暑研项目,十月份就开始申请了,我准备先投它试试水。之后就是第一次写简历和个人陈述,mentor改了几遍,提交了;现在来看,这个第一次申请官方项目准备的材料确实为后续申请的工作打了一个基础,积累了一点经验。之后十二月份收到拒信,不给面试,没写原因。但是事实上由于我一直觉得自己很菜,又是第一次申请,没报太大希望,内心也就很佛系。培训师姐姐说,没关系,咱之后申别的;我说好。于是后来就申请到了Stanford的UGVR项目,去Stanford做了暑期科研。

我觉得申请这种官方的暑期科研有主要的两个好处:一方面这个经历非常有价值,既可以学到很多新东西,又可以为之后的申请加分;再一个就是,就算申请失败了,这个整个准备的过程还是跟之后的申请像得很,甚至还有面试,相当于是小小的走了一遍模拟Grad申请的流程,这当中积累的经验还是很好的。

虽然这种科研的经历肯定在申请中是加分项,包括但不限于暑期科研,寒假科研,平时科研等等;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GPA还是要保证的,否则顾此失彼就糟糕得很了。我GPA不高,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勉强维持得了能看这样子。不过呢,GPA在最终申请的时候,重要性其实不算高,但是也还是要达到基本的要求,或者说要过线,也就是说要能看,就够了。然而GPA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在申请暑期科研之类的项目,尤其是当大家都还没有足够的科研经历的时候,一个好看的GPA可以帮助自己脱颖而出;不好看的可能会给你拖后腿。比如我申请UCLA的暑期科研,很可能就是GPA拖了后腿;但是,也不能完全说是我的问题,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五字班的GPA和国内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相比,确实相形见绌。这种情况可能也只能GPA不够,科研来凑了。

正式申请

null

之后正式开始Grad申请是在十月份。因为之前申请暑研,积累了一些材料,所以只需要在那些基础上删删改改就好了。经过几番修改,GGU Native Expert Team润色之后,简历和个人陈述终于准备好咯;网申就开始了。网申以及寄送成绩单的过程,我在GGU的培训师姐姐功不可没,帮我节省了海量时间,使我从容地度过了各个学校的DDL。大概12月之后,大部分项目的申请就都提交了,之后坐等消息。一月份开始收到了一些面试,二月份开始陆续收到offer;整个过程充满了一种不可名状的焦虑和难以言喻的紧张,而且难以排解,只能刷邮箱才能缓解得了这样子。但是offer来了之后,还需要经历艰难的选择;选择之后,去拒绝一个给你offer的人,也是很困难的事,总感觉都不好意思发拒信出去。

申请过程中的面试,应该说,是很有意思的。我申请的是博士项目,所以来面试的老师主要有两种:一类是和你兴趣相关方向的老师;一类是committee的老师。前者的话可能主要会围绕比较具体的内容展开面试,比如说你做的科研项目的一些细节,关于相关领域的兴趣和想法之类的;后者的面试更泛泛一些,但是大概还是围绕你申请材料中的内容展开,只不过所提的问题比较笼统,比如你觉得某项工作中最困难的点是什么之类的主观问题。总的说,我感觉前一类的面试聊得更愉快一些,而且甚至可能学到一些新东西;后一类的面试如果运气不好遇到完全不相关领域的老师,可能交流起来会遇到一些障碍。

GGU

除了mentor和培训师的帮助之外,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东西是GGU的很多讲座和申请培训课程。覆盖了很多方面,大体上可以分为申请前和申请后两大部分。申请前的讲座基本上我觉得有两个主要作用:第一个是扫盲,就是对于像我一开始啥也不清楚的人,可以快速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和注意事项,节约了很多时间;再一个就是这些讲座里面有很多案例,讲了很多申请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可能会犯的错误,很有参考价值。申请之后的讲座主要是关于签证申请等等的事务性指导以及关于职业规划的一些内容,参考价值可能略低于申请前的讲座,但是主要还是看谁来讲。

感想

最后我想说,一个人的命运,不仅仅看个人的奋斗,还有历史的行程在其中发挥作用;申请的结果其实有很强的偶然性,个人能力所能左右的因素是有限的。既然做出了选择,其结果也只能尽可能地去接受;就算忍看朋辈成新鬼,也还要怒向刀丛觅小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