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科学时代,哲学何为? ——读《哲学·科学·常识》

科学时代,哲学何为? ——读《哲学·科学·常识》 好书推荐     《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的代

科学时代,哲学何为? ——读《哲学·科学·常识》

《哲学·科学·常识》是陈嘉映的代表作之一,在回顾历史上人类求知历程的基础上,发出了对人之本、知识之本的追问。哲学、科学、常识,三者是怎样的关系?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哲学还能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哪些有价值的东西?

常识,是一种感官体验、现象经验、感性和理性相交织的关于世界的认识。古时的夜空由于没有灯光和雾霾,天上的星光看起来非常明亮,人们才可日复一日地观察这些发光的“天体”。中国古代的智者通过观察识别出300多个星座,总结出日食和月食以18年为周期的规律。但仍然有很多问题难以理解:星星是如何抵达那里的?星星有多少颗?它们为什么能穿越天空?地球处于宇宙的什么位置?正是在常识难以企及的地方,哲学和科学找到了各自立足的根基。哲学源于对常识的“反思”,当人反诸自身,以怀疑和内省检视既往的知识与成见,哲学的历史便开启了。哲学不提供任何常识和科学意义上的具体知识,只是跟随在人类全部活动及其结果之后,对其加以反复思考。黑格尔把哲学形象地比作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意图说明哲学是一种沉思的理性。而科学则源于对“眼见为实”的不满。借助逻辑和数学的力量,科学的触角能够触及常识难以抵达的领域,甚至将整个世界都建构为理性的广厦。

今天,我们往往习惯于把哲学、科学问题分开看,但在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上,哲学和科学曾经是分不开的。很多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比如,德谟克里特提出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论天》曾长期统治着科学直到伽利略的时代,近代哲学始祖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数学、物理学、语言学等领域卓有成就,等等。

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但如今,解释世界这一任务早被科学接了过去。这一进程始于科学革命时代,从日心说、进化论、相对论到量子物理、基因理论,宇宙图景一步步被勾勒,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一步步被揭示。“大地和天界的区别被取消了”“物质由微粒组成,微粒转而成为夸克和弦,成为只能由数学来把握的东西”“实验取代了经验,量的世界取代了质的世界”……科学高歌猛进,不仅提供对世界的整体理论解释,解决人类困惑、改变人类生活,而且凭借数学推衍,走向哲学、常识无法触及的远方。哲学似乎节节败退,退出了给世界提供整体解释的领域,由此越来越多的人由对科学的依赖转变为对科学的信仰。

然而,科学在增进我们对世界了解的同时,又为我们理解这个世界带来新的困惑。特别是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现代科技发展与应用所带来的一些弊端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和批判,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颠覆性技术的出现,更引发了人们对科学研究失范、科技应用失控,进而危及人类自身的担心和忧虑。在数学和实验思维建立的科学大厦里,没有人之善恶、悲喜的位置——科学真的是这个世界的全部答案吗?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在深入,还是在背离?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表达了这样一种担忧:在一个想象的未来新世界中,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完全满足,享受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带来的痛苦,然而在机械文明的社会中却无所谓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类已经人性消泯!

《哲学·科学·常识》这本书是陈嘉映站在人类认知发展前端的一次回望:回到我们探求真理的本意,究竟是要探索未知的领域,拓展人类认识的边界?还是要理解我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在纷繁的人世间消解困惑,更好地生活?作为结论,陈嘉映说,今天的哲学不再可能以建立普适理论为鹄的,哲学的任务是回到它的出发点,以理性态度从事经验反思和概念考察,以期克服常识的片段零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为连贯一致的理解。哲学的命运,最终不是被取代,而是变得更加为人们所需要。正如哲学家罗素所言:“思辨的心灵所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不管天文学对星球的运行轨道给出多么精确的测量,也不管科学对人本身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以及人们内心庄严崇高的道德律,永远令人肃然起敬。因为,它揭示着人的深度存在或极致的存在。

( 赵林)

本期责编:韩昀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