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艺节 | 非遗入戏,舞剧《唐卡》《醒·狮》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51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剧目汇聚申城,它们极富代表性,足以呈现一个地域或一个剧种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51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剧目汇聚申城,它们极富代表性,足以呈现一个地域或一个剧种的最高艺术水平。5月24日至27日,两部独具特色的民族舞剧在沪上演,角逐“文华大奖”。一部是来自西部的舞剧《唐卡》,展现了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地区神秘的唐卡艺术,让观众大开眼界;一部是来自南方的舞剧《醒·狮》,融入广东醒狮、南拳等文化符号,极具岭南特色。一位观众说:“十二艺节就像是一场足不出沪的旅行,用不着跋山涉水,五湖四海的人文之美尽收眼底。”

对传统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

广东醒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艺术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舞剧都对地域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看过广州歌舞剧院舞剧《醒·狮》的观众都被其大开大合、刚柔相继的舞蹈语言所折服。年轻的编导钱鑫、王思思将南拳马步和广东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融入舞蹈语言,叫人目不暇接。广州歌舞剧院还特地请来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全国武术冠军,分别为剧组作醒狮及武术指导。所有演员从头开始练习狮舞和南拳,前后经历了长达3年的艰苦训练。值得一提的是,剧中所有狮头都由黎家狮手工扎制。黎家狮自清代道光年间开业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每个狮头都是非遗传承的工艺品。

相比充满动感的南粤醒狮,唐卡则是静止的视觉艺术。这种流传已久的藏族绘画艺术,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等珍贵矿物质颜料绘制而成,工艺复杂,色泽艳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青海省演艺集团歌舞团民族《唐卡》主创团队历时两年多,多次深入青海省黄南州吾屯村进行实地采风,希望让唐卡文化走出高原,走向世界。

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以舞剧《唐卡》中的“酥油灯舞”为原型的舞蹈节目《丝路绽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透过舞蹈演员们灵动的舞姿,静止的唐卡“活”了。古老的非遗,得到了创造性的继承和转化。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看完《唐卡》全剧,许多观众十分好奇舞台上神奇的机械装置。三块旋转大屏,借助光电效果,营造出了寺院、空中画室等场景,构建了多层次的舞台空间。舞美设计陈文龙告诉记者,这个庞大的机械装置,分三辆卡车,跋涉了4天,才从青海运到了上海。而后又经过了两天装台和调试,才呈现如此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

工匠精神和民族气节打动观众

无论是《唐卡》还是《醒·狮》都没有止步于罗列传统文化符号,而是更深一层,通过故事展现人文情怀,颂扬民族精神。《唐卡》总导演邢时苗介绍,《唐卡》展现了一对恋人的故事,在他们的“三生三世”中孜孜以求,以生命作画,让唐卡艺术留存下来,流传下去。

唐卡画师们虔诚的工匠精神,也打动了舞剧《唐卡》的创作者们。灯光设计师吴玮说:“有时候,一幅唐卡需要耗费画师数年的时间。他们的每一笔都非常慢,非常仔细,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笔端升华。我们也抱着这样虔诚的心态投入舞剧创作,竭尽所能将唐卡之美展现在观众面前。”

《唐卡》描绘了画师的“三生三世”,《醒·狮》则将故事背景放在了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时期。1841年5月,广州城北诸炮台被攻陷后,南粤儿女在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醒·狮》中有对时代变迁关照,也有对个体命运的深刻洞察。当外族铁蹄踏破家园山河,剧中人物“觉醒”了,明白唯有抗争才能保存民族尊严。

去年12月初,《醒·狮》曾来到上海演出,征服了许多观众,并一举摘得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5月26日,它将再度来到上海,在东方艺术中心连演两场。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醒·狮》之所以动人,正在于它把中华儿女的英雄事迹和广东特别富有特色的岭南醒狮文化完美结合在一起,让作品真正富有民族精神和文化力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